鹿(杜甫詩歌)

《鹿》是唐代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描寫的是高級領導者捕殺食用林鹿的現象,表達對鹿崇高善良的讚揚和對權威的不屑反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鹿
  • 年代:【唐】
  • 作者:杜甫
  • 體裁:【五律】
基本信息,原文,注釋,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原文

永與清溪別①,蒙將玉饌俱②。
無才逐仙隱③,不敢恨皰廚④。
亂世輕全物⑤,微聲及禍樞⑥。
衣冠兼盜賊⑦,饕餮用斯須⑧。(

注釋

鶴注編在大曆元年夔州作,以詩有“衣冠兼盜賊”,當指崔旰之亂也。《爾雅》:麆,大麇,旄毛,狗尾。《本草衍義》:麂,麞類,山深僻處頗多,其聲如擊破鈸。
(詠麂,嘆其不當鳴而鳴也。上四,代麂寫意,自悔不能見幾遠害,下乃慨世之貪味而殘生者。一二作痛心語,三作自責語,四作自解語。亂世,嘆其生不逢辰。微聲,推出致禍之本。衣冠乃食肉者,盜賊乃捕獸者。徇口腹之慾,而戕命於斯須,則衣冠亦等於盜賊矣。此罵世語,亦是醒世語。黃生曰:此物頗難入詠,前半寫得如許風致,妙在以清溪字陪對玉饌,以仙隱字陪對皰廚,遂覺煙火之氣都盡。後半慨世,不離詠物,而卻不徒詠物,此之謂大手筆。)
①【舊注】清溪山多麂。
②左思《吳都賦》:“矜其宴居,則珠服玉饌。”王筠詩:“玉饌駢羅,瓊漿泛溢。”③《神仙傳》:葛仙翁於女幾山學道數十年,登仙,化為白麂,二足時出山上。謝靈運詩:一老四五少,仙隱不可別。④《說苑》:“鹿生於山,命懸於庖廚。”
⑤亂世重殺物,而輕全物。全,乃全活之全。《莊子》:“不敢以全物與之。”⑥阮籍詩:“高榭隔微聲。”⑦《漢書注》:“衣冠有仕籍者。”⑧《左傳》:“縉雲氏有不才子,謂之饕餮。”註:“貪財為饕,貪食為餮。”
顧宸曰:自古文人才士,生逢亂世,出嬰禍患,何一不從聲名中得之,中郎之於董卓,中散之於司馬,及禍雖異,其以微聲致累則同也。此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隆中所以獨高千古,二語感慨甚大。

作者簡介

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天寶中期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拾遺、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三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他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