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斑鰏

鹿斑鰏

鹿斑鰏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紅海,東至台灣、南中國海,南迄澳洲。台灣以西部、南部之砂泥底質水域、河口區及澎湖沿海為主。

體卵圓形而側扁,腹部之輪廓較背部為凸;體長為體高的1.71-1.99倍。眼上緣具二鼻後棘。口極小,可向前上方伸出;上下頜僅一列細小齒;下頜輪廓幾垂直;吻尖突。眶間隔深凹入。頭部不具鱗,除了頰部具鱗;體完全被圓鱗;腹鰭具腋鱗,背鰭及臀鰭具鞘鱗;側線明顯,但僅延伸至背鰭軟條部中部之下方。體背灰色,體側銀白色。體背約具10條連續的暗色垂直橫帶。吻緣灰白。自眼前端至頦部具一黑紋。胸鰭基部下側具黑色。背鰭第二至第五硬棘上部具黑色緣;其餘各鰭色淡;尾鰭色淡到淡黃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鹿斑鰏
  • 拉丁學名:Secutor ruconius
  • 別稱:樹葉仔、金錢仔、銅窩盤、榕葉仔、花令仔
  • :動物界
  • 脊椎動物門
  • 硬骨魚綱
  • 鱸形目
  • 鰏科
  • :鰏屬
  • 分布區域:印度-西太平洋區
分類信息,形態特徵,習性,漁業利用,相關條目,

分類信息

中文名稱 鹿斑鰏
拉丁名稱Secutor ruconius
英文名稱 \
地方名稱 又名“鹿斑鰏”,“鹿斑仰口鰏”,“仰口鰏”
作者單位 \
中文門名 脊椎動物門
拉丁門名 Vertebrata
中文綱名 硬骨魚綱
拉丁綱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鱸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鰏科
拉丁科名 Leiognathidae
中文屬名 鰏屬
拉丁屬名 Leiognathus
分布類別 海水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背鰭Ⅷ-16;臀鰭Ⅲ-14;胸鰭16~18;瞠鰭I-5;尾鰭17。
體呈卵圓形,側扁而高,腹部隆起度大於背部;體長為體高1.8~2倍,為頭長3.2~3.6倍。
頭小,背部較凹,頭長為吻長2.8~3.8倍,為眼徑2.2~3倍。吻端不呈截形。眼大,稍大於眼間隔。脂眼瞼不發達。眼間隔凹。側篩骨上緣外角有一枚小棘。頭背部由額骨縱嵴所圍成的凹面略呈三角形,二縱嵴的後端與上枕嵴始部相接。 口小,傾斜,當兩頜向前伸出時形成一向上斜口管,下頜呈垂直狀,口裂開在眼中部或瞳孔上緣的水平線上。下頜微凹。牙細,上下頜一列,齶骨、犁骨和舌面均無牙。鰓孔大。鰓蓋膜與峽部相連,鰓蓋條5,鰓耙2~5+13~18,前鰓蓋下緣鋸齒明顯。 匙骨前緣上部和中部各有一顯著小棘。
標本體長49毫米;
頭部無鱗,胸部和身體均被小圓鱗,側線彎曲,末端不達尾基,一般終止背鰭基的中部或近後端的2/3處之下方。
背鰭一個,具8鰭棘,16鰭條,第三、四棘的前下緣有細鋸齒。臀鰭有3鰭棘,l4鰭條,第三棘前下緣亦有細鋸齒。背鰭和臀鰭前部鰭基有鱗鞘,兩鰭基底每側由間鰭骨構成一縱行棘狀突。胸鰭略等於頭長。腹鰭亞胸位,甚短小,短於胸鰭的1/2,略等於眼徑,基部有1枚大腋鱗,尖端未達臀鰭始部。尾鰭叉形。
背部銀青帶紅色,眼下緣至上頜後緣有一黑紋,左右2側之黑紋於喉部相遇,背部約
有l0條暗色橫帶,項部和背鰭基有一晴色縱紋,胸鰭基黑色。

習性

英文名:Silver belly; Pugnose soapy; Pugnose ponyfish; Pignose ponyfish; Deep pugnose ponyfish; Deep-bodied ponyfish; Deepbody ponyfish
生活習性 :近海暖水性底層魚類

漁業利用

一般漁法以底拖網、待袋網、小型圍網或流刺網捕獲。肉質細嫩,適合煮湯,但魚體較小,所以大多當延繩釣之魚餌或以下雜魚般餵食高經濟價值之養殖魚類。

相關條目

【來 源】:為鰏科動物鹿斑鰏的肉。
【功 效】:健脾益氣、消食化積。
【主 治】:用於脾氣虛弱、食積停滯、消化不良。
【性味歸經】:甘,溫。脾、胃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0一200克。
【動植物資源分布】:本種分布於東海、南海。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捕捉後去內臟洗淨入藥。
【拉丁名】:鹿斑鰏Leiognatnus ruconius (Hamilton-Bu-chanan)
【考 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