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醬口

“鹽醬口”這個詞語的具體出處以及最早出現的時間很難考證。但《西遊記》中多次出現這個詞,說明這個詞語在明末時期已經很流行,作者吳承恩才會將其寫入書中。

“鹽醬”意指“鹹”,諧音“閒”字,“鹽醬口”寓意“閒嘴”多嘴之意。轉而為對嘴而造成不吉利的意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鹽醬口
  • 讀音:yán jiàng kǒu
  • 釋義:不吉利的話有應驗
  • 出處:《書·說命下》
基本信息,拓展,鹽的詳細字義,醬的詳細字義,具體出處,

基本信息

拼音:yán jiàng kǒu
釋義:指說不吉利的話有應驗,與“烏鴉嘴”意義相近。

拓展

鹽的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鹵,監聲。本義:食鹽)
2. 同本義 [salt]
若作和羹,爾惟鹽梅。——《書·說命下》
魯鹽漆絲。——《史記·貨殖列傳》
3. 又如:鹽醬口(說不吉利的話,且得到應驗);鹽梟(私販食鹽的人);鹽斤(宋代官鹽以百斤、千斤為計算單位,故稱“鹽”為“鹽斤”);鹽捕分府(知府下面專管鹽務的同知);鹽鈔法(宋代實行的商人憑鹽鈔運銷食鹽的法規,即食鹽專賣法);鹽呆子(蔑稱鹽商);鹽官(今浙江海寧);鹽院(鹽政衙門。鹽政是管理地區鹽務的官員,清代由省的總督或巡撫兼任);鹽丁(在鹽田工作的人);鹽引(政府授予商人運銷官鹽的憑證);鹽車(運鹽的車)
4. 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NH 4 + )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 [sali-;lalin-;salini-;salino-]
5. 含有氫離子的鹽叫酸式鹽,如:碳酸氫銨(NH 4 HCO 3 );硫酸氫鈉(NaHSO 4 );磷酸二氫鉀(KH 2 PO 4 )
6. 含有氫氧根離子的鹽叫鹼式鹽,如:鹼式碳酸銅(Cu 2 [OH] 2 CO 3 )
7. 不含氫氧根離子和氫離子的鹽叫正鹽,如:氯化鈉(NaCl);碳酸鈉(Na 2 CO 3 )。此外還有復鹽(如明礬)等

醬的詳細字義

〈名〉
1. (會意。從肉,從酉。酒以和醬也。爿聲。古文從酉,爿聲。籀文從酉,從皿,爿聲。本義:用鹽醋等調料醃製而成的肉醬)
2. 用麥、面、豆等發酵製成的調味品 [thick paste made from fermented soya beans]
醬用百有二十瓮。——《周禮·膳夫》
不得其醬。——《論語》
濡雞醢醬,濡魚卵醬。——《禮記·內則》
3. 又如:黃醬;炸醬;甜醬;豆瓣醬;醬坊;醬豆(盛醬的食器);醬瓜(即越瓜);醬清(古代調味品。相當於今之醬油)
4. 將魚、肉、蔬、果搗爛製成的糊狀食品 [paste;jam]。如:果子醬;花生醬
〈動〉
1. 用醬或醬油醃製 [pickle in soya sauce]。如:把蘿蔔醬一醬;把豆腐醬了再吃;醬瓜兒(用醬醃製的瓜)
2. 攪;混雜 [mix]。如:醬泥(沾染了污泥)

具體出處

西遊記》第六十七回:“慌得那八九個老者,戰戰兢兢道:‘這和尚鹽醬口,說妖精,妖精就來了。’"
西遊記》第六十九回:正說間,只見那正南上,呼呼的吹得風響,播土揚塵,唬的那多官,齊聲抱怨道:“這和尚鹽醬口,講甚么妖精,妖精就來了!”慌得那國王丟了行者,即鑽入地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