鷚

,liù,ㄌㄧㄡˋ。 見“”。

鳥類的一屬,身體小,嘴細長,吃害蟲,常見的有“田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鷚
  • 拼音:liù
  • 注音:ㄌㄧㄡˋ
  • 部首:鳥
  • 總筆畫:22
  • 部外筆畫:11
  • 五筆:NWEO
  • 鄭碼:YTPR
  • 倉頡:SHHAF
  • 統一碼:U+9DDA
  • 四角碼:17227
  • 筆順編號:54154134333325111544
康熙字典,方言,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正韻》𠀤力救切,音溜。《爾雅·釋鳥》鷚,天。《郭注》大如雀,色似,江東名之曰天鷚,音綢繆。《疏》音綢繆者,詩豳風云:綢繆牖戸。取其音同,故讀從之。《正字通》鷚,俗呼告天鳥,其鳴如龠,形醜善鳴,聲高多韻。《張協·七命》丹穴之鷚。《左思·吳都賦》巖穴無豜縱,翳薈無𪊫鷚。
《正韻》雉子也。
《集韻》力求切,音留。
《廣韻》莫浮切《集韻》迷浮切,𠀤音謀。
《廣韻》武彪切《集韻》亡幽切,𠀤音繆。
《廣韻》《集韻》𠀤渠幽切,音虬。義𠀤同。
《集韻》羌幽切,音近丘。天鷚,鳥名。江東語。
《集韻》《類篇》𠀤憐蕭切,音聊。義同。

方言

客家話:[海陸豐腔] liu2;[客英字典] liu5;[台灣四縣腔] liu2;[客語拼音字彙] liu2。
粵語:lau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