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鳥

鷓鴣鳥

鷓鴣鳥, 鷓鴣,又名石雞、紅腿小竹雞,俗名:赤姑、花雞、懷南、越雉、鷓鴣、鷓鴣鳥、中國鷓鴣,在我國多分布於見於雲南西部及南部、貴州西南部、廣西、海南、廣東、福建、江西、浙江及安徽。為常見候鳥。棲於低地至海拔1600米的乾燥林地、草地及次生灌叢。喜群居生活。鷓鴣既是一種非常美麗的觀賞鳥,又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美食珍禽

鷓鴣鳥是集肉用、藥用、觀賞於一身的名貴野生珍禽,素有“賽飛龍”之美稱,是歷代帝王的營養膳食品。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品種介紹,分布地域,生活習性,經濟價值,養殖鷓鴣基礎知識,飼養前準備工作,飼養基本知識,育成期飼養管理,

形態特徵

雄鳥:中等體型(30厘米),不會誤認的黑色鶉類。枕、上背、下體及兩翼有醒目的白點,背和尾具白色橫斑。頭黑帶栗色眉紋,一寬闊的白色條帶由眼下至耳羽,頦及喉
白色。雌鳥似雄鳥,但下體皮黃色帶黑斑,上體多棕褐色。
虹膜-紅褐色;嘴-近黑;腳-黃色。

品種介紹

當前鷓鴣在世界的品種與分布大致如下:
  1. 法國和西班牙紅腿鷓鴣 分布於法國和西班牙。
  2. 岩鷓鴣 分布在義大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希臘、阿爾巴尼亞等地中海國家。
  3. 野鷓鴣 分布在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賽普勒斯、伊朗、尼泊爾、印度、俄羅斯、蒙古和中國的內蒙古、西藏。
  4. 巴勃雷鷓鴣 分布在阿爾及利亞
  5. 紅腿鷓鴣 分布在中國西南部。
  6. 阿拉伯紅腿鷓鴣 分布在沙烏地阿拉伯南部和葉門
  7. 菲爾比紅腿鷓鴣 分布在沙烏地阿拉伯的中部。

分布地域

鷓鴣產於我國雲南、貴州南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浙江及安徽黃山也有分布。

生活習性

鷓鴣的生態與形態在野生狀態下,鷓鴣棲息於灌木叢和疏樹的山地,這種鳥鳴叫時常立於山巔樹上、體長約30厘米,羽色大多為黑白相雜,背上、胸腹等部的眼狀白斑點極為顯著,足橙黃王紅褐色,主要食穀物增,豆類植物的種子以及昆蟲、蚯蚓等,分布於我國南部及沿海地區,以山區較多。
  1. 鷓鴣喜溫暖,怕寒冷,怕炎熱,喜光照,喜乾燥,怕潮濕,厭陰暗。適宜氣溫在20~24℃,相對濕度60 %。
  2. 鷓鴣喜歡群居,膽小,易受驚。遇到響聲或異物的出現,立即出現不安,跳躍飛動,反應靈敏。有較強的飛翔能力,飛翔快,但持續時間短。
  3. 鷓鴣生長快。尤其是12周齡前生長較快,剛出殼的雛鷓鴣,體重為14~16克,10周齡時,公鴣體重達500克,相當於初生重的33~38倍。
  4. 鷓鴣食性廣,是雜食性鳥類。不論雜草、籽實、水果、樹葉、昆蟲或人工配合的混合飼料,均能採食,且覓食能力強,活動範圍較廣
  5. 鷓鴣好鬥。由於鷓鴣馴化時間短,仍有野性。雌鷓鴣性稍溫馴,雄鷓鴣性好鬥。性成熟後的雄鷓鴣,在繁殖季節,常因爭奪母鷓鴣而發生激烈的啄斗,直到頭破血流。
  6. 鷓鴣有趨光性。在黑暗的環境中如發現有光,就會向光亮處飛竄。
  7. 美國科學家利用數碼攝像機記錄了北美洲的鷓鴣的成長過程,並運用計算機技術分析了鷓鴣的翅膀形狀和扇動情況。他們驚訝地發現,鳥類翅膀扇動的幅度都較小。不管是跑動、拍打翅膀或學習從幾乎垂直的斜面上起飛的雛鳥,還是能夠自由滑行和俯衝的成年鳥,鳥翅相對於地面的傾角基本相同,翅膀扇動幅度基本都保持在19度。

經濟價值

鷓鴣具有生長發育快,飼養周期短,繁殖力強的特點, 養殖鷓鴣投資少,見效,設備簡單,占地面積小,勞動強度低,老人小孩都可飼養,由於飼養條件不高,非常適合家庭養殖。
鷓鴣屬雜食性鳥類,抗病力強,飼養簡單。主食植物種子、花、草、菜、根等,規模養殖用普通飼料加青草、樹葉飼養。城鄉空房、倉庫均是圈養鷓鴣的好場所,每平方米養10隻,也可高密度多層籠養,一個50平方米的房間可養幾千隻。 出殼80天可達0.8~1.0市斤即可上市,耗料約2公斤,成本3.5元。本農莊經過長期的摸索實踐,飼養技術有重大突破,飼養180天可開產,每隻鷓鴣年產蛋量120枚,受精率、孵化率、育雛率可達85~90%。
鷓鴣鳥鷓鴣鳥
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一個勞力可養50組(每組1公3母),年出籠商品鴣約1萬隻,每隻10~15元,年產值達10~15萬元,利潤可達6~11萬元。由於鷓鴣抗病力強、養殖風險小,其效益是普通雞、鴨、豬、兔等傳統養殖業的5~10倍。
鷓鴣鮮美無比,價格又便宜,倍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還被作為人民大會堂招待外賓的美味佳肴。據國家有關部門調查表明,日本需求量極大,市場售價為6000日元/只。一些廠商已開始出口東南亞和日本,小小鷓鴣正進入國際市場。“一鴣頂十鴿,有鴣不吃鴿”的說法在香港很流行,每隻鷓鴣50港幣仍供不應求。預測今後香港每年從內地購入鷓鴣將達幾億隻之巨。據有關資料顯示,全國年需求量約2億隻,但目前全國產量只有5000萬隻,只有市場需求量的四分之一。

養殖鷓鴣基礎知識

A、鷓鴣的外型特徵:成鷓鴣的外型與肉鴿大小相似。體羽艷麗,頭頂灰白色,從前額、雙眼一直向下到頸部,接連喉下,有一條形成圍兜狀的黑色帶,體側有深黑色斑條。翼基部灰羽,翼尖則有兩條黑色條紋,體側雙翼象似有多條黑紋,嘴、腳均為紅色。
B、鷓鴣的生理習性:
  1. 溫度:產蛋期的鷓鴣對環境溫度比較敏感,鷓鴣喜溫暖怕寒冷,也怕酷暑高溫,溫度低於5℃或高於30℃,對產量和受精率都有較大影響,產蛋期舍內適宜的溫度為8~26℃,溫度符合要求時,鷓鴣食慾良好,產蛋量多。
  2. 濕度:舍內的濕度也會影響鷓鴣的產蛋量,有時會造成疾病的發生,舍內相對濕度以50~60%為宜,若濕度過大,可進行通風,濕度過小時,可噴霧灑水。
  3. 通風:產蛋鷓鴣的新陳代謝比較旺盛,加之又是密集式飼養,常產生大量的氨氣、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因而要經常通風換氣,夏季的通風量應為每小時3立方米,冬季為每小時1立方米為宜。
  4. 光照:合理的光照可促使鷓鴣早開產,並能提高產蛋量,但光照的強度不以忽高忽低,否則會使鷓鴣煩燥不安,導致產蛋量下降。由於鷓鴣對光照敏感度非常高,因此可用光照的長短控制鷓鴣的產蛋期與休產期,籠養鷓鴣產蛋期光照一般要達到14小時。
C、鷓鴣的食性:鷓鴣餵養方法與商品鳥餵養相同,保證全天供應飼料,配合飲料,以玉米、豆粕、麩子等為主。
D、鷓鴣的繁殖特性:鷓鴣長到28周齡,轉入種用飼養階段。約214~245日齡,母鷓鴣開產。但由於公鷓比母鷓性成熟遲3~4周,因此必須對公鷓鴣提前增加營養和增加光照。公母比例平養時1:3,籠養時1:4,產蛋後需要人工孵化、繁育。

飼養前準備工作

A、養鴣場舍的準備: 鷓鴣喜溫怕濕,喜安靜怕驚嚇,可平養、可網養、可籠網,因此,對有條件的養殖場,鷓鴣種應採取平養,商品鴣應采籠養,場舍應選擇在乾燥、通風好、光線足、交通便、無污染、無噪音的地方,朝向最好向南或朝東南向。對沒有條件的鴿場可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利用舊廠房、庫房改造。待養殖成功,有了經濟基礎再作發展。
B、養鴣籠具的準備: 鷓鴣籠目前市場上還沒有看到定型的鴣籠購買(也許沒有了解到),對於養鴣場來說只有自製,材料可用鍍鋅網、也可其它網具。自製鴣籠與鴿籠相似,僅是網眼比鴿籠小。鴣具有食槽、水杯、保溫爐、孵化設備等。
C、養鴣技術的準備 掌握鷓鴣孵化、雛期保溫保健和成鴣科學餵養方法是保證養殖成功的前提。但由於鷓鴣養殖是近幾年興起,在技術方面很難找到培訓,相關的技術書籍也較少,主要靠自己摸索。也可到本網網校“鷓鴣知識講座”和電子刊物“養鴣技術文薈”等欄目學習。
D、養鴣飼料的準備:鷓鴣目前市場沒有專業性飼料,主要靠養殖戶自配,大體飼料成份與家雞相似,僅是蛋白質成份比家雞高,在沒有配制飼料前,可購肉雞飼料餵養。自配飼料要集合當地的農作物資源配製。
E、養鴣引種的準備:引種前要全面、多方位了解鴣供種貨源,了解選擇種苗有關知識,要堅持到有種苗經營資格單位購買的原則、堅持比質比價比服務的原則、堅持就近購買的原則,把好種鴣的質量關、價格關、結構關。

飼養基本知識

A、育雛期鷓鴣飼養管理知識
  1. 溫濕度:①溫度 溫度是鷓鴣育雛期間最關鍵的環節,合適的溫度能夠提高成活率。1~2周齡室內溫度應控制在33℃,3~5周齡室內溫度28℃,6~7周齡為26℃,8周齡以後24℃。②濕度 濕度過大易真菌感染;濕度過小易得呼吸道疾病。一般1 周齡相對濕度為60%~70%,1周齡以後相對濕度為55%~60%。
  2. 通風: 在保證溫度的前提下,要進行適當的通風換氣,增加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有利雛鴣的新陳代謝正常進行。
  3. 密度:密度過大其活動場地受限制而相互打鬥,死亡量增大;密度過小浪費有效場地,使養殖成本提高。一般出殼至10日齡平均可放80隻/㎡左右,10~28 日齡平均可放50隻/㎡左右,4~10周齡可放30隻/㎡,10周后可入15隻/㎡左右。
  4. 光照:出殼後20小時至1周期間需全日光照,1周后為每天16小時。
  5. 飲水:鷓鴣在出殼24小時內將0.02%的土黴素加入36℃的涼開水中,讓雛鴣飲用。如果雛鴣是從外地引進的,可在飲水中加VB。
  6. 開食:鷓鴣飲水後即可開食。將飼料用少量的水拌成潮濕狀用手將顆粒搓細,少量的撒在紙上,讓雛鴣自由採食。頭3天以不斷料為好,3天后改用食槽,槽要放在燈光下,食槽要錯開,相距不要超過1米,飼餵時要少餵多餐,每次添料時以上次飼料吃乾淨為好。
  7. 消毒:要保持環境與衛生。水槽每天清洗2次,2天消毒1次(用0.01 %的高錳酸鉀溶液)。每天上、下午各清掃糞便1次,室內消毒要每周2次,夏季每天消毒3次。

育成期飼養管理

雛鷓鴣最遲於9周齡轉入育成舍,可實行平養、網養與籠養,為防治黑頭病、 球蟲病寄生蟲病,建議實行網養與籠養。鑒於鷓鴣有較強的飛翔能力,可在舍外設定飛翔欄。 飼養密度:4~6周齡每隻0.03平方米,或均養35隻/平方米,6~10周齡每隻0.06 平方米,或均養15隻/平方米。
光照為每晝夜14~16小時(低強度),採用0.5~1瓦/平方米。紅光效果好。每天餵料3~4次,飲水不可中斷,注意環境衛生,加強觀察護理。 對於肉用仔鴣,從一開始到上市固定光照20個小時,至16周齡時可達到成年體重的92%,公仔鴣達到0.6公斤,母仔鴣平均0.5公斤,即可上市。飼料轉化率約為2.04:1。 飼養獵用鷓鴣,應在16~20周齡時上市,在經濟上效益較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