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餶飿兒

鵪鶉餶飿兒

鵪鶉餶飿兒,一種美食,主料是麵粉、鵪鶉,輔料是鹽、香油、醬油各適量,水粉芡一碗。形狀美觀,味道鮮美,餶飿皮兒筋道,鵪鶉餡兒細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鵪鶉餶飿兒
  • 主料:麵粉、鵪鶉
  • 輔料:香油、醬油各適量,水粉芡一碗
  • 拼音:ān chún ɡǔ duo ér
簡介,歷史介紹,

簡介

ān chún ɡǔ duo ér
1.古代一種麵食,因其形似鵪鶉,故稱。
2.亦作"鵪鶉骨飿兒"。
做法:
1.和面,製成正方形的麵皮,如手掌大,如銅錢厚;
2.將鵪鶉剔骨,剁去頭、頸、尾、足、翅,去內臟,洗淨,切碎,打勻,放入鹽、香油、醬油,攪成餡料;
3.托起一張麵皮,將鵪鶉餡放於中間;
4.沿麵皮對角線,對摺成三角形;
5.在其中一角沾水粉芡,把另一角折上去,壓緊;
6.兩端拉齊,使餡料在中間鼓起,如元寶狀;
7.油炸或者清湯煮熟(圖略)。
包制時需要經過疊角、拉齊等諸多工序,餡料與麵皮之間會有較大空隙,下湯鍋煮的時候,空隙內的氣體受熱膨脹,使得餶飿迅速鼓起來,好似生了氣的樣子。因此宋朝人有一句歇後語:“餶飿兒做的——氣性大!”
若是油炸,吃時常用竹籤子串起,或蘸精鹽,或蘸湯料。

歷史介紹

這道主食盛行於兩宋三百年,兩宋都城之食店、分茶、酒肆、夜市里都有賣。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周回的五七十歩,都下賣鵪鶉餶飿兒。”灌圃耐得翁《都城記勝》:“夜間頂盤挑架者,如鵪鶉餶飿兒。”在《水滸傳》中,王婆隔壁是個餶飿鋪,想必也賣鵪鶉餶飿的。
除了分茶、酒肆等固定飲食場所,還有穿街過巷的流動小商販,也拿了油炸的鵪鶉餶飿來賣。如宋話本《簡貼和尚》中一個畫面:
那官人接茶吃罷,看著王二道:“少借這裡等個人。”王二道:“不妨。”等多時,只見一個男女托個盤兒,口中叫:“賣鵪鶉餶飿兒!”官人把手打招,叫:“買餶飿兒。”僧兒見叫,托盤兒入茶坊內,放在桌上,將條篾篁穿那餶飿兒,捏些鹽,放在官人面前,道:“官人吃餶飿兒。”
這個畫面,時間是北宋,地點是開封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