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圖

鴻門宴圖

《鴻門宴圖》是西漢佚名創作的壁畫,現存於洛陽古墓博物館。此壁畫出土於河南洛陽老城西北61號墓內,壁畫縱23厘米,橫頂邊140厘米,底邊193厘米。

此圖據郭沫若考證為《鴻門宴圖》,描繪了公元206年,劉邦軍使兵守函谷關,及項羽定河北,率諸候兵西至關,不可入,攻破之。羽進至鴻門將擊劉邦,劉邦謝項羽於鴻門,羽留宴,范增默使項莊舞劍,意在殺劉邦,項伯亦起舞,以身掩護劉邦。此畫構圖緊湊,主題明確,特別是表現這一緊張而富有戲劇性的“鴻門宴”情節,把每人的精神狀態都加以刻畫,確是一幅傳神佳作。作者運用粗獷隨意的線條,注意表現人物大的動勢和神情,又用強烈的大色塊,與《二桃殺三士圖》有異曲同工之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鴻門宴圖
  • 規格:縱23厘米,橫頂140厘米
  • 創作年代:西漢
  • 現收藏地:洛陽古墓博物館
  • 畫作類型:壁畫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形象,技法,名家點評,

畫作內容

鴻門宴圖
該畫內容為楚漢相爭時的歷史事件“鴻門宴”。該圖以神獸為中心,最右一人身著紫色短衣,下穿赭石色長褲,左手執長叉,右手撫頭頂,作向前傾斜狀,瞪目看前一人烤肉。第二人盤膝坐於爐前烤肉,其上方繪有起伏的綠色和紫色的山巒,山巒之上懸掛著牛肉和牛頭。火爐左邊繪二入席地而坐,相向對飲,態度安詳。右側著紫衣肥壯者,右手舉角形杯作敬酒狀者是項羽;左側著赭衣色者較文雅,面向右而軀體後縮者為劉邦。這是野宴的核心部分。靠近劉邦、面左拱手而立者,即是有意掩護劉邦的項伯。其左繪一怪獸,似貓而大於人,郭沫若釋作路寢門上所畫之虎。第七人“相貌如婦人女子”,拱手而立,面有憂色,頭戴黑色巾幘,著紫長衣,腰掛寶劍,此人當是張良。第八人年紀較老,怒視右方,著赭衣白褲,雙手擁戟,與張良並肩而立,此人是范增。最後一人面貌獰猛,張口露齒,身著紫長衣,左手叉腰間,右手握劍作跨步起舞姿態者,定是項莊。

創作背景

1957年下半年,在河南洛陽老城西北發現的西漢墓室,約為漢元帝劉奭至成帝劉騖間:墓室分前後兩室和兩丁字形耳室,前室西牆橫樑上方長方形畫面共十人,據郭沫若考樣為《二桃殺三十圖》,後室西牆梯形畫面繪八人,考為《鴻門宴圖》;從畫風考察,壁畫中的《鴻門宴圖》與《二桃殺三士圖》為同一作者的手筆。
“鴻門宴”的歷史故事,系說公元前206年,劉邦軍既定關中,使兵守函谷關,及項羽定河北,率諸侯兵西至關,不可入,攻破之,羽進至鴻門將擊劉邦,劉邦謝項羽於鴻門,羽留宴,范增默使項莊舞劍,意在殺劉邦。項伯亦起舞,以身掩護劉邦:繼而樊噲帶劍擁盾入軍門,劉邦始得脫身。

藝術鑑賞

形象

畫面描寫八個人物,左右各四人。劉邦與項羽二人席地而坐,相向對飲,態度安詳:右側為項羽,體態肥壯,身穿藍衣,左手下垂,似握一匕,右手舉羊角形杯作敬酒狀;左側為劉邦,穿著赭色衣似較文雅,左手下垂執一黑色的弓形狀,右手舉手胸前,面向右而後縮,這是野宴的核心部分:立於劉邦之側者為項伯,面向左,日睨視,兩腳分跨作勢,意在掩護劉邦,右側二人在準備餐事。一人坐於爐前烤牛肉,一人站立而向左傾斜,手持杖,目睨著火爐,背部懸鉤上掛有牛頭和牛肉,虎形畫像左邊有二人拱手並肩而立,著紫衣,腰佩劍,眼向下,似有憂色,面目清秀者為張良.年紀較老,怒視右方,無冠,著赭衣白褲,雙手擁戟,與張良並肩而立,此人為范增。范增之左,面前獰猛,執劍欲刺者為項莊,范增使其以舞劍為名準備刺殺劉邦。氣氛緊張熱烈,生動地體現了每個人物心理狀態、都各有不同的性格刻畫,極盡傳神之趣。

技法

此畫布局緊湊,構圖富於節奏,主題鮮明,特別是將這一緊張而富有戲劇性的“鴻門宴”情節刻畫得如此精緻,把每個人的精神狀態都一一加以刻畫。全圖人物左右呼應,神情交流。筆法豪放簡樸,氣韻生動:畫面先以質樸粗擴的線條勾畫人物形象的輪廓,再以紅、紫、赭綠、藍幾種顏色點染,人物性格鮮明,姿態各異,色調熱烈,在有限的畫面,不僅將“鴻門宴”扣人心弦的緊張氣氛,而且還把每個人的心理狀態都活現出來了:人物之間的關係的處理,亦頗能展示戲劇性的矛盾衝突。此圖以山巒為畫面背景,又繪烤肉者二人作為陪襯,既烘託了野宴的氣氛,又使畫面顯得勻稱,此畫距今已兩千多年,是一幅難得的西漢人物故事圖。

名家點評

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譚天:這幅畫用粗獷的墨線勾勒人物,用紫、紅、櫧、綠、藍幾種顏色加以塗染。畫法樸拙,頗能傳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