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都茭白

鳳都茭白

茭白是我國特有的水生蔬菜,屬禾本科,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際有白色匍匐莖,春天萌發產生新株。世界上把茭白作為蔬菜栽培的只有我國和越南。古人稱茭白為“菰”。在唐代以前,茭白被當作糧食作物栽培,它的種子叫菰米或雕胡,是“六穀”(稌、黍、稷、粱、麥、菰)之一。後來人們發現,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毫無病象,莖部不斷膨大,逐漸形成紡錘形的肉質莖,這就是我們現在食用的茭白。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鳳都茭白
  • 拉丁學名:無
  • :植物界
  • :禾本科
  • :水生蔬菜
  • 分布區域:禾本科
介紹,分類,

介紹

這樣,人們就利用黑粉菌阻止茭白開花結果,繁殖這種有病在身的畸型植株作為蔬菜。現在,人們反而把那些健康的、會抽穗結果的茭白看作是退化、野生種了。初夏或秋季抽生花莖,頂生大圓錐花序,雌雄同株,雌花在上,雄花在下。結狹圓柱形穎果,這就是“菰米”。茭白性喜溫濕的氣候,適於粘壤土生長。古代的茭白為秋季一熟茭,到明朝時選育出了夏秋兩熟茭。茭白在我國從東北至華南都有栽培,以太湖流域最多,著名品種均出於無錫、蘇州和杭州一帶。它味道鮮美,有一定營養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茭白具有“解煩熱,調腸胃”的藥效,還有解毒利尿之功能。茭白的營養豐富。每100克茭白含粗蛋白21.75-23.35克,脂肪0.63-0.66克,維生素c685-720毫克,還原糖9.16-9.44克,氨其酸11.26-12.69克。茭白含賴氨酸等17種胺基酸。其中,蘇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等為人體所必需的胺基酸。1000多年前,茭白、蓴菜、鱸魚被列為江南三大名菜。
鳳都鎮茭白依託傳統在其獨特的氣候土壤條件下生長,以其嫩、白、脆、淨、味美為特點,並富含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等22種營養成分,品種有雙季茭和單季茭。雙季茭在每年的古歷四月初和九月初開始採收;單季茭分為早熟、中熟、晚熟,均為新技術改良新品系。如果採用大棚栽培的早熟茭可趕在五一節日期間上市,因此鳳都茭白在市場上享有較高的信譽。

分類

鳳都茭白按熟性和生態類型,栽培茭白可分以下種類:
(一)一熟茭
1.田茭 栽培於淺水田中。春季移栽,當年秋季收秋茭。
2.塘茭 栽培於池塘、水溝邊。春季移栽,當年收秋茭。
(二)二熟茭
1.夏秋兼用型 春季移栽當年秋季收秋茭,翌年夏季收夏茭。秋茭、夏茭的產量相差不大。一般為每畝每季1200-1500公斤。
2.夏茭為主型 春季(或夏末)移栽,當年秋季收穫秋茭,翌年夏季收夏茭。秋茭產量較低,一般每畝400-600公斤;夏茭產量較高,一般每畝2000公斤左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