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溪

鳳溪

鳳溪,又稱鳳溪河,成都市溫江區柳城一條古河流,相傳是城西彩鳳歸隱處,有數千年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溪畔雕飾有大量魚鳧神鳥圖騰。今天的鳳溪發源於溫江戰備渠,於城南匯入橫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鳳溪
  • 別稱:鳳溪河
  • 流經地區:溫江城區柳城街道
  • 發源地:戰備渠
  • 主要支流:雲溪
  • 河長:11千米
  • 河流面積:1~3米
形成變遷,幹流情況,雙鳳橋歷史遺蹟,主要支流,

形成變遷

原為自然河流,今從戰備渠起水,穿城而過。

幹流情況

全長11公里左右,因為柳城是四千多年前魚鳧王國都,鳳溪溪畔雕飾有大量魚鳧神鳥圖騰。

雙鳳橋歷史遺蹟

又名泰安橋,跨鳳溪河,位於溫江縣城西門,原址即今通向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的橋(路面已看不到橋的痕跡,成為鳳溪大道的隱橋),原建築年代不詳。據乾隆版《溫江縣誌》載:“雙鳳橋,(縣城)西一里,兩水分流,一橋跨江,曾為彩鳳所棲,亦古景也。今將泰安移名雙鳳。”據此,該橋被稱作“雙鳳橋”應是清乾隆年間的事。此橋原為土橋,乾隆五年(1740年)重修,長7丈(約23.3米),寬1丈(3.3米),磚卷五洞(孔)。清代有好幾位縣令、文人曾為此橋賦詩,民間也有《雙鳳朝陽的由來》。雙鳳橋文化底蘊深厚。在這裡題詩頗多。
清康熙年間溫江縣令王瑚《題雙鳳橋》詩,
“清水中分映玉壺,
荒區可也號名區。
停驂勝地情無已,
試問騎橋鳳有乎。”
詩的前兩句是說雙鳳橋在鳳溪河、雲溪河分流之上,清清的河水把橋拱倒映在河面,像玉壺一樣,使荒涼的西城邊也成為名勝之地。
清乾隆年間溫江縣令馮中存《題雙鳳橋》詩,
“勝地久傳衢道前,
一橋中臥兩江邊。
赤虹照影雙雙舞,
烏鵲橫空對對連。
竹實或疑堪共飽,
梧枝想是可同眠。
而今彩鳳飛何處?
留得芳名載簡編。”
詩中盛讚雙鳳橋虹橋臥波和橋兩頭所栽梧桐樹上棲息烏鵲和鳳凰美麗景象。在馮中存題詩後不久,溫江文人鄒宣臣又和其詩,題為《和題雙鳳橋》,
“來往紛紛郭道前,
橋橫贔屓亘江邊。
舒毛舞鳳翎方展,
俯首長虹尾尚連。
兩水分流真可掬,
一潭圓澈足忘眠。
朝陽自若名猶在,
何日再逢映簡編。”
詩中除了也描寫鳳凰、長虹外,還說橋面拱起像傳說中的贔屓。

主要支流

雲溪為其主要支流,今已經不復存在,故址在柳城雲溪路附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