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林街道

鳳林街道

鳳林街道地處山東省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地帶,總面積25.3平方公里,轄8個居民委員會,6個村民委員會,常住人口51857人(2010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鳳林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山東省威海市
  • 面積:25.3平方公里
  • 人口:51857人(2010年) 
基本概況,沿革,經濟發展,社會事業,黨建工作,環境整治,所轄村代碼,

基本概況

1945年8月設鳳林區。
1958年9月,鳳林公社機關由鳳林遷至蒿泊。
1981年更名為蒿泊公社。
1984年3月,撤銷蒿泊公社,設立蒿泊鎮。
1992年12月24日,魯政函民字[1992]60號文批准撤鎮,設立蒿泊街道。
1993年1月18日,威政發[1993]3號文批准,蒿泊街道由環翠區劃歸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鳳林街道面積12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新都1個居委會,蒿泊、宋家窪、冢里、鳳林、楊家台5個行政村。辦事處地理位置優越,生產生活設施優良,火車站、汽車站、新港碼頭近在咫尺,疏港路、威石路為轄區主幹路,青島路、海濱路、成大路途經本區。轄區經濟以二、三產業為主,區內企業主要涉及建築、輪胎、汽修、化工、運輸、服裝、食品、電子、醫藥保健、機械製造等行業。至2010年底,全處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0個,實現限額以上工業總產值126.09億元,限額以上高新技術產值60.1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260萬美元,完成稅收3086萬元,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4720元。

沿革

蒿泊之名,源於一古代傳說:洪武十三年,文登縣苘山一帶洪水泛濫,有楊氏兄弟三人離家逃荒至此,老大選定一片蒿萊的泊地定居,即以蒿泊命為村名。1945年8月設鳳林區。1958年9月,鳳林公社機關由鳳林遷至蒿泊。1981年更名為蒿泊公社。 1982年,面積70平方千米,人口31700人,有38個自然村,劃為39個生產大隊(其中2個漁業大隊),160個生產隊(其中10個漁業生產隊)。1984年3月,撤銷蒿泊公社,設立蒿泊鎮。1992年12月24日,魯政函民字[1992]60號文批准撤鎮,設立蒿泊街道。1993年1月18日,威政發[1993]3號文批准,蒿泊街道由環翠區劃歸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2000年6月30日,威政字[2000]24號文批准,撤銷蒿泊街道,設立皇冠、鳳林、西苑3個街道。2005年,鳳林街道面積12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新都1個居委會,蒿泊、宋家窪、冢里、鳳林、楊家台5個行政村。

經濟發展

自2007年開始,大面積推廣無花果栽植,至2010年底,全處累計栽植無花果685畝,結果面積達150畝。楊家台無花果採摘園成為全區樣板示範園,貫穿楊家台、鳳林、福里3個社區的疏港路沿線無花果旅遊採摘觀光帶初具規模。2008年,實行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先後建設了以“抱虎山莊”為依託、占地150餘畝的宋家窪綜合性生態產業基地;福里社區藏香豬養殖基地;五家疃規範化蘑菇大棚種植基地等。引導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壯大發展,成立西山口土地合作社、五家疃村大棚農民專業合作社2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幫助農民抱團邁上致富路。辦事處位於開發區南端,出口加工區地處其中,自2002年起,利用區位優勢,以發展外向型經濟為重點,積極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加工貿易。2002年3月,鳳林社區建設了總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的鳳林工業園,工業園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各項設施齊備。截至2010年底,已有20多家內外資企業長期入駐園區,年收入300餘萬元。宋家窪、楊家台、南曲阜等社區也相繼建設起了規模不一的工業園區,吸引企業入駐。辦事處工業經濟經過十年來的發展,湧現出了一大批工業骨幹企業,如華東數控、三角輪胎、海馬地毯、日月光電子等,企業的規模、效益在全市同行業中名列前茅。
鳳林街道

社會事業

2010年,全處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489人,參保率達到98%。2007年開始,為符合條件人員辦理大齡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截至2009年底,辦理大齡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人數477人。關註失地農民保障問題,從2005年開始,楊家台社區、南曲阜社區兩個社區為符合條件的851名居民先後辦理了一次性失地保險。2009年開始辦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867人,參保率達到100%。2010年10月,福里社區、宋家窪社區、西曲阜社區、東山口村將土地徵用補償款全部用於為符合條件的2560名居民辦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集體補助,提高了居民的保障標準,辦事處轄區居民實現了養老、醫療保險全覆蓋。2010年底,辦事處共有殘疾軍人、老復員軍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烈屬等各類優撫對象68名。其中殘疾撫恤標準按照傷殘等級和傷殘類別分26個檔次,最低2730元、最高28690元,至2010年底共為22人次發放傷殘撫恤金90萬元,為22名傷殘軍人換髮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在鄉老復員補助標準由1440元提高3980元,至2010年底共為216人次發放定期補助85.9萬元。烈屬標準人員撫恤由每年2460元提高到5360元,至2010年,共為9人次發放撫恤金12萬元,帶病回鄉退伍1人補助標準由每年240元提高到2280元,共累計發放帶病回鄉定期撫恤補助1.5萬元。
鳳林街道

黨建工作

辦事處黨委轄村居黨組織14個,建立村居監督委員會14個,兩新黨組織20個。其中2個社區黨委,1個企業黨委,1個企業黨總支,30個村居黨支部,全處共有黨員1128人。自2010年開始黨務公開工作全面鋪開,辦事處投入3萬多元建設投入3萬多元,高標準地製作了黨務公開欄,分設 “推進黨務公開”、“擴大黨內民主”、“密切黨群關係”、“促進科學發展”四大版塊,將辦事處黨委班子成員及分工、辦事處所轄黨組織情況、辦事處工作思路與要點、辦事處便民服務中心辦理的審批事項作為長期公開的內容,黨委出台的工作制度、辦事處本月工作完成情況、下月工作計畫作為定期公開的內容,惠民政策公示、重要事項公示及為民眾辦實事情況作為即時公開的內容,分期分類進行公示。6個村、6個社區、2個城市社區居委會業分別政務公開、財務公開工作列入村居公示範圍。首創法律顧問及包村幹部列席村居兩委幹部會議制度,使村居各項工作步入法制化規範化階段。2010年處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東省信訪工作先進單位”稱號、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信訪穩定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鳳林街道

環境整治

城中村改造 2007年以來,辦事處回響市委市政府號召,圍繞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和諧拆遷,推進城中村改造進程。截至2010年底,全處累計拆遷6個村居、2246戶、25.15萬平方米房屋,鳳林社區創造了936戶居民3天時間100%簽訂拆遷協定、8天時間一次性整體拆除房屋、無一拒遷戶、無一上訪戶的“鳳林拆遷速度”。至2011年10月,辦事處圓滿完成轄區6個城中村改造社區兩套房回遷任務,比原計畫提前3個月,總計回遷居民3783戶,28.37萬平方米。在拆遷建設過程中,堅持和諧拆遷建設,轄區社會秩序穩定,信訪總量持續保持全區最低,辦事處全面整治農村“髒、亂、差”現象,拿出20萬元專項資金採取以獎代補的形式支持西部各村進行環境衛生整治。同時,強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2009年改造農村危舊房屋36戶。2009年3月,啟動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確定西莊、北七夼、西山口3個村創建區級示範村,2010年,確定五家疃、東山口、台下3個村創建區級示範村。兩年來,6個整治村全部達到區級示範村驗收標準,總計種植無花果5.7萬株,種植雪松、黃金柳、龍柏、百日紅、櫻花、玉蘭花等13種綠化樹木和觀賞樹木1.1萬餘棵,新建花園9處、花壇200個,清理三大堆726處,清理河道2條,新上垃圾箱84個,硬化道路9600平方米,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鳳林街道

所轄村代碼

371002009(1居12村):~001新都花園居委會 ~201鳳林村 ~202宋家窪村 ~203冢里村 ~204楊家台村 ~205南曲阜村 ~206西曲阜村 ~207東山口村 ~208西山口村 ~209北七夼村 ~210五家疃村 ~211台下村 ~212西莊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