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台縣路橋公司

鳳台縣路橋公司成立於一九八九年十月,為獨立核算企業化管理的全民事業,公司位於鳳台淮河大橋東100米,由縣交通局總工、高級工程師王聚才任總經理、法人代表。

經過十年的艱苦創業,公司已由當初的50元資金,幾間破舊草房發展成擁用各種現代化施工機械、車輛240多台(部),房屋1萬多平方米,固定資產3千多萬元,流動資金600萬元的國家二級公路施工企業。十年來,公司共完成總投資一億伍仟多萬元,修建道路一千多公里,為實現全縣縣鄉通油路,村村基本通砂石路的目標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取得物質文明的同時,精神文明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成為全縣唯一連續多年被省工商局命名為“重契約、守信用”企業,被淮南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標兵”,連續多年被評為省、市、縣先進單位。總經理王聚才同志被評為全國勞模、全國優秀轉業退伍軍人、科技創業先進人物、全國“十大扶貧狀元”、“扶貧貢獻獎”,省“五一”勞動獎章、模範軍轉幹部、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市優秀共產黨員、首屆精神文明“十佳”人物。

回首路橋公司走過十年的光輝歷程,其事跡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鳳台縣路橋公司
  • 成立時間:一九八九年十月
  • 經營範圍:現代化施工機械
  • 初始資金:50元資金
艱苦創業,堅持改革,提高質量,再立新功,

艱苦創業

公司成立之初一窮H白,只有5間破草匪龍拳疊房,一台舊酒水車,一台壓路機,4名職工,銀行帳戶上只有50元資金,條件之差不言而喻,是全局條件最差的一個爛攤子,局裡當時幾次派人她連妹來都沒有一個願意來。而高級工程師王聚才同志主動要求不坐清閒的辦公室,自薦到交通局工程隊去(後更名為路橋公司)。但面對工程隊一無資金、二無設備、三無人員。四無施工項目的困難狀況,王聚才沒有退縮,沒有啟動資金,他就從家裡拿出墊烏您譽多年積蓄一萬元,又從輪渡所借了兩萬元,購買了必要的施工設備和工具。沒有施工項目,他就一次又一次地跑淮南,去新集,好說歹說,軟磨硬纏,新集礦終於將造價247萬元的2.4公里礦前油路施工任務交給了工程隊,並且預付了10萬元資金。爭取到工程項目後,又面!臨缺少技術人員和工人的困難,他就—一登門去請一些有技術的離退休老同志。請他們出來幫助工作,但不少人感到工程隊底子薄,效益差,不願乾,通過多次做工作,終於紛紛答應出來。隨後又招聘了一批農民工。1989年3月這支施工隊伍就投入到緊張的施工中,材料全部都從石料廠賒來的。由於經費緊張,大家都睡地鋪,吃食堂。施工機械不足,就靠一把鐵鍬兩隻手,苦幹實幹加巧幹,靠著艱苦奮鬥的精神,經過5個多月的日夜奮戰,終於打響了頭炮,在稻田中修成了一條高質量,高標準的柏油路。當年就盈利60萬元。這條道路的建成為全省重點工程新集礦的早日開發與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礦前公路的建成,是工程隊的一次攻堅戰,也為工程隊贏得了信譽,積累了資金,使剛成立的工程隊有了立足之地。1989年海禁諒11月,又接到了修築鳳台淮河大橋東引道1.5公里一級油路的 工程任務,要求1990年 4月底前竣工,保證大橋“五·一”順利通車。由於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為保證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速度,公司購買了紙糠龍壓路機、裝載機、推土機等機械,又從大山鎮幾個村招聘了一批民工,施工期間,天不作美,雨雪連續不斷,但工程一天都沒停,結果提前十天完成了任務,並被評為優質工程,這項工程又贏利對多萬元。
通過89、90兩年幾項工程的施工,公司積累了一百多萬元的資金,給公司的發展打下了一事實上的物質基礎。通過幾年的滾動發展,隨著施工任務的逐年增加,公司的施工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也逐年增加。其中1992年一年就完成油路 100公里、砂石路60公里,在所施工的工程中,有施工環境差、工期要求緊、質量要求高的鳳台淮河大橋東引道工程,有全縣第一條城關到崗湖火車站的縣鄉油路工程,有新集礦、花家湖礦。張集礦等一批急、難、險的工程。經過公司全體職工及社會的艱苦共同努力,全縣實現了縣鄉通油路。村村基本通砂石路的目標,大大改善了鳳台公路的落後面貌,有力地推動了鳳台的經濟發展,也使鳳台縣的建設水平由原來的全省倒數上升到現在的前幾名。

堅持改革

企業要發展,改革是關鍵。要從改革中要速度,從改革中要效益,從改革中求發展。首先,在幹部使用上實行聘任制,先後聘任了三名副經理、五名科長、二名廠長、四名主
任。給他們定職責、定任務,實行責、權利相統一,並經常考核,能者上,庸者下,不搞一刀切,,從而較好地發揮了各自的專長,促進 了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是在用工制度上 實行契約制。公司現在只有十五名正式職工,無法擔任起越來越重的施工任務。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就因地制宜,通過培訓、擇優錄用一批農民契約工,根據施工任務的輕重,隨時可增可減;同時,還聘用了多名離退休的老工程技術人員,讓他們擔任各施工點的負責人。這樣既能使公司始終保持一支幹煉務實的施工隊伍,又能保證工程項目得以及時完成,又減少了正式招工所帶來的各種繁雜的手續和弊端,便於輕裝上陣。第三、在工資制度上實行浮動制,打破鐵飯碗,實行經濟效益直接與工資掛鈎,上不封頂,下不保底,根據每個人貢獻大小,拉開工資和獎金檔次,每月一考評,獎懲兌現,充分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第四巴炒精,在工作上實行責任制,實行科學分工,任務分組、責任到人,層層有指標、一級抓一級,既提高了工作效益,又保證了工程質量。

提高質量

質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在市場經濟年代,對工程質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在市場經濟年代,對工程質量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而公司擔負的任務大都是基礎較差、難度較大的礦區和縣鄉公路。工期要求緊、資金到位又難,為了保質膠喇保量地完成每項工程任務,在開工前,修路架橋出身的王總就先講修築技術、規程,反覆強調:“必須嚴格操作規程,誰負責工程項目的質量出了問題,就追究誰的責任。”除在每個施工現場配備質量檢驗員外,還實行現場質量監督和管理,經常召開質量評比會,實行重獎嚴懲的辦法,還經常組織技術人員深入施工一線監測和現場考評,獎優罰劣,當場兌現。王總也經常告誡職工,如果我們修建的道路質量出了問題,就如同工廠生產劣次產品一樣,害人又害已。由於公司質量抓得緊,幾年來,所修建的道路和橋涵沒有一項工程是不合格的,其中優良率都在 40%以上,合格率達
100%,同樣受到建設單位的稱讚。為了確保工程質量,近幾年,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購買了自卸車、裝載機、挖掘機、平地機、拌和機、拌和站等比較現代化的施工機械,同時還購了大量的檢驗,測試設備,建立了實驗室,培養了一批監理人員和檢測人員,這樣不僅使勞動強度大大降低,也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再立新功

公司雖然取得了好的經濟效益,但沒有忘記國家和人民,積極支持社會公益事業,在王總的帶動下,連續多年,公司都在教師節去學校看望教師,無償支援教育事業資金達幾十萬元。每到一個鄉村進行工程施工都義務幫助當地學校修路、修操場,為希望工程捐款,為受災民眾解難從不落後,用於社會公益事業資金就達200多萬元,人民民眾稱讚路橋公司是“幫貧濟困,樂助好施”的社會主義好企業,王總的“扶貧狀元”“扶貧貢獻”獎名副其實。
在王總的親自帶領下,在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與上級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決心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加快發展,積極投身和參與市場競爭,認真總結經驗,加快兩個文明建設步伐,為改變全縣的公路建設面貌“永當開路先鋒”,為推動鳳台的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堅持改革

企業要發展,改革是關鍵。要從改革中要速度,從改革中要效益,從改革中求發展。首先,在幹部使用上實行聘任制,先後聘任了三名副經理、五名科長、二名廠長、四名主
任。給他們定職責、定任務,實行責、權利相統一,並經常考核,能者上,庸者下,不搞一刀切,,從而較好地發揮了各自的專長,促進 了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是在用工制度上 實行契約制。公司現在只有十五名正式職工,無法擔任起越來越重的施工任務。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就因地制宜,通過培訓、擇優錄用一批農民契約工,根據施工任務的輕重,隨時可增可減;同時,還聘用了多名離退休的老工程技術人員,讓他們擔任各施工點的負責人。這樣既能使公司始終保持一支幹煉務實的施工隊伍,又能保證工程項目得以及時完成,又減少了正式招工所帶來的各種繁雜的手續和弊端,便於輕裝上陣。第三、在工資制度上實行浮動制,打破鐵飯碗,實行經濟效益直接與工資掛鈎,上不封頂,下不保底,根據每個人貢獻大小,拉開工資和獎金檔次,每月一考評,獎懲兌現,充分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第四,在工作上實行責任制,實行科學分工,任務分組、責任到人,層層有指標、一級抓一級,既提高了工作效益,又保證了工程質量。

提高質量

質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在市場經濟年代,對工程質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在市場經濟年代,對工程質量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而公司擔負的任務大都是基礎較差、難度較大的礦區和縣鄉公路。工期要求緊、資金到位又難,為了保質保量地完成每項工程任務,在開工前,修路架橋出身的王總就先講修築技術、規程,反覆強調:“必須嚴格操作規程,誰負責工程項目的質量出了問題,就追究誰的責任。”除在每個施工現場配備質量檢驗員外,還實行現場質量監督和管理,經常召開質量評比會,實行重獎嚴懲的辦法,還經常組織技術人員深入施工一線監測和現場考評,獎優罰劣,當場兌現。王總也經常告誡職工,如果我們修建的道路質量出了問題,就如同工廠生產劣次產品一樣,害人又害已。由於公司質量抓得緊,幾年來,所修建的道路和橋涵沒有一項工程是不合格的,其中優良率都在 40%以上,合格率達
100%,同樣受到建設單位的稱讚。為了確保工程質量,近幾年,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購買了自卸車、裝載機、挖掘機、平地機、拌和機、拌和站等比較現代化的施工機械,同時還購了大量的檢驗,測試設備,建立了實驗室,培養了一批監理人員和檢測人員,這樣不僅使勞動強度大大降低,也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再立新功

公司雖然取得了好的經濟效益,但沒有忘記國家和人民,積極支持社會公益事業,在王總的帶動下,連續多年,公司都在教師節去學校看望教師,無償支援教育事業資金達幾十萬元。每到一個鄉村進行工程施工都義務幫助當地學校修路、修操場,為希望工程捐款,為受災民眾解難從不落後,用於社會公益事業資金就達200多萬元,人民民眾稱讚路橋公司是“幫貧濟困,樂助好施”的社會主義好企業,王總的“扶貧狀元”“扶貧貢獻”獎名副其實。
在王總的親自帶領下,在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與上級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決心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加快發展,積極投身和參與市場競爭,認真總結經驗,加快兩個文明建設步伐,為改變全縣的公路建設面貌“永當開路先鋒”,為推動鳳台的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