鱠炙

鱠炙

鱠炙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kuài zhì ,是指細切的肉和烤熟的肉;比喻美好的詩文為人稱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鱠炙
  • 拼音:kuài zhì 
  • 注音:ㄎㄨㄞˋ ㄓㄧˋ
  • 出處:《太平御覽》
(1).細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佳肴。《太平御覽》卷九四○引 漢 楊孚 《異物志》:“南方魚多不肥美,惟魿魚為上,大者長二尺,作鱠炙,尤香而美。” 唐 姚合 《過張邯鄲莊》詩:“苟餐非其所,鱠炙為蒺藜。” 唐 陸龜蒙 《村夜》詩之二:“纖洪動絲竹,水陸供鱠炙。”
(2).比喻美好的詩文為人稱讚。 宋 吳坰 《五總志》:“時人鱠炙,以為切對。”參見“ 膾炙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