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鮎

鰻鮎

鰻鮎尾形如鰻,第2背鰭與臀鰭均與尾鰭相連。無脂鰭。須4對。為暖水性中下層小型魚類,棲息於近海岸岩石海底,以沙蠶、蠕蟲、小蝦、小蟹等為食。背鰭棘、胸鰭棘和鰭棘外包皮膜的毒腺組織構成,含有鰻鮎神經毒和鰻鮎溶血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鰻鮎
  • 拉丁學名:Plotosus anguillaris (Bloch,1797)
  • 別稱:線紋鰻鮎
  • 二名法:Plotosus lineatus
  • :動物界
  •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Osteichthyes:硬骨魚綱 
  • :鮎形目
  • : Plotosidae:鰻鮎科
  • : Plotosus:鰻鮎屬
  • 分布區域:非洲東岸、紅海、東至薩摩亞,北至韓國、日本
形態特徵,習性,分布區域,毒性,症狀,急救處置,垂釣,

形態特徵

體延長,前部平扁,後部側扁。頭平扁。吻鈍圓。口大,次下位,略橫直。上下唇厚,有細小乳突。上、下頜齒呈錐狀,形成齒帶;犁骨齒2--3行。眼小,圓形,側上位,位於頭的前半部。眼間隔略隆起。前後鼻孔相隔較遠,前鼻孔呈短管狀。鼻須後伸可及眼前緣,頜須後伸超過眼後緣;頦須2對,幾等長,後伸可達眼後緣。鰓孔大,鰓蓋膜不與鰓峽相連。  第一背鰭骨質硬刺前緣粗糙,後緣具弱鋸齒,起點位於胸鰭基略後之垂直上方;第二背鰭起點位於腹鰭起點略後之垂直上方,後端與尾鰭相連。臀鰭基長,後端與尾鰭連線。胸鰭硬刺前緣粗糙,後緣具弱鋸齒,與背鰭硬刺等長,後伸不及腹鰭。腹鰭起點略前於第二背鰭起點的垂直下方,距胸鰭基後端大於距臀鰭起點。肛門距臀鰭起點較距腹鰭基後端為近。
活體背褐黑色,腹部白色。體側中央及上半部有2條淺黃色縱帶:第二背鰭、臀鰭和尾鰭邊緣為黑色。
鰻鮎鰻鮎

鰻鮎鰻鮎

習性

為暖水性中下層小型魚類,棲息於近海岸岩石海底,以沙蠶、蠕蟲、小蝦、小蟹等為食。
產卵期為4—5月,產卵於岩石縫中。一般體長為250 mm左右,產量少。

分布區域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部、紅海,東至薩摩亞,北至韓國、日本,南至澳洲均有發現。中國產於南海東海。肉供食用,亦可養於水族缸供觀賞。
鰻鮎鰻鮎

毒性

鰻鮎之毒器由背鰭棘、胸鰭棘和鰭棘外包皮膜的毒腺組織構成,含有鰻鮎神經毒和鰻鮎溶血毒。毒性頗強,被刺後劇痛,創口變白,繼而青紫,而後紅腫,半小時後受傷肢體腫脹,有時疼痛可持續48小時以上。1周后腫脹消退;重者可能1個月內受傷肢體不能正常活動,約5個月方能恢復。更嚴重者甚至引起肢體麻痹和壞疽。
事故常發生於撈摸魚蝦或檢取漁貨時誤觸,即使被已死魚體的鰭棘刺傷仍會中毒。故在處理鰻鮎時,務須小心,即使死魚仍須注意其毒棘之所在。

症狀

劇烈的紅腫刺痛、高熱,嚴重時血壓降低,呼吸困難。

急救處置

1.立即使用清潔的海水清洗。
2.嚴重時應綁傷口以上部分,但切記十分鐘便要鬆綁一次。
3.同時用熱水浸泡30~60分鐘。
4.保持傷口的清潔,避免因感染而造成傷勢更嚴重。

垂釣

鰻鮎棲息於港灣泥沙質海區。主要分布於南海和東海。
體 形 一般體長20~40cm
釣 場 港灣、漁港碼頭附近、河口附近、淺灘
釣 法 船釣底、海竿拋底、手線拋底等釣法。
餌 料 小活蝦、鮮蝦肉、沙蠶、貝類肉、魚肉丁等。
釣 期 全年皆可,7~11月為最佳釣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