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氏傍人

鮑氏傍人

鮑氏傍人(Paranthropus boisei)是早期的人族及最大的傍人

基本介紹

概述,歷史發現,形態,化石科目,科學研究,

概述

鮑氏傍人(Paranthropus boisei)是早期的人族及最大的傍人。他生存於260-120萬年前上新世更新世的東非。他最初被命名鮑氏東非人,及後被更名為鮑氏南方古猿,而最終被分類為鮑氏猿人

歷史發現

1、瑪麗·利基於1959年在坦尚尼亞奧杜瓦伊峽谷發現一個保存完好的頭顱骨,編號OH 5,化名Nutcracker Man,估計是屬於175萬年前,有南方古猿的特徵。瑪麗及其丈夫路易士·利基將這個標本命名為鮑氏東非人,以紀念其資助者查爾斯·鮑伊斯。
2、理查·李基認為鮑氏傍人是首個人族使用石器工具。理查亦於1969年在近特坎納湖的庫比福勒化石遺存發現了另一個鮑氏傍人的頭顱骨。
3、鮑氏傍人的顱腔很小,頭顱骨結構適合咀嚼,並有很多現今大猩猩的特徵,後方的臼齒相對較大,是現今人類的兩倍。
4、有些學者指鮑氏傍人的頭顱骨及牙齒形態顯示他們是吃粗糙的倀物,例如堅果及種子等。

形態

鮑氏傍人的顱腔很小,約有500-550立方厘米,僅大於阿法南方古猿非洲南方古猿。他的頭顱骨結構適合咀嚼,並有很多現今大猩猩的特徵,例如:位於頭頂的矢狀嵴。鮑氏傍人生活在大草原地區。雄性重68公斤,站立時高1.3米;雌性重45公斤,站立時高1.05米。後方的臼齒相對較大,是現今人類的兩倍。
鮑氏傍人
有些學者指鮑氏傍人的頭顱骨及牙齒形態顯示他們是吃粗糙的倀物,例如堅果及種子。
鮑氏傍人的頭顱骨及顎骨模型。於1993年,在衣索比亞發現了鮑氏傍人的化石。這個化石是部份的頭顱骨,編號KGA10-525,可以追溯至140萬年前。這是已知最大及在衣索比亞唯一發現的鮑氏傍人頭顱骨標本。最古老的鮑氏傍人標本是在奧莫河谷發現(編號L. 74a-21),估計屬於230萬年前;最近代的標本則是在奧杜瓦伊峽谷發現的(編號OH 3及OH 38),屬於120萬年前。

化石科目

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動物綱 Mammalia
目:靈長目 Primates
科:人科 Hominidae
屬:傍人屬 Paranthropus
種:鮑氏傍人 P. boisei

科學研究

1、美國猶他大學的地球化學家圖勒·E·塞林主持的一項研究發現,120萬年至260萬年前生活在東非地區的鮑氏傍人主要以草為食,而不是此前通常認為的堅果。
鮑氏傍人
2、傍人屬於人族下的傍人屬,靠雙足行走,可能由南方古猿演化而來。鮑氏傍人在1959年7月發現於坦尚尼亞的奧杜瓦伊峽谷,後來以研究項目的資助者鮑伊斯的名字命名。
3、鮑氏傍人有現代人類兩至三倍大的臼齒,下齶強而有力,顱骨結構適於咀嚼,一直以來有許多學者認為他們主要食用堅果,從而贏得了“胡桃鉗人”或“堅果破殼器”的綽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