鮎錨頭魚蚤

雌體長4—10毫米。身體一般較細長,頭胸部的背角不分枝,僅為一左右伸展的“一”字形橫棒,背角向兩端逐漸尖削,且向下稍彎成弧形;本種缺腹角,但在第1、2對胸足之間有一對半月形的胸角。胸部的前半截細長,至第3對胸足之後身體變粗,其寬度較前半截大一倍以上。生殖節前突起較不突出,亦不分為兩葉。腹部稍粗,有分節的痕跡。尾叉細小。卵囊較為長大,占身體全長的1/4—1/3。5對胸足的位置占身體全長的比例分別為:5—6%,7—9%,33—40%,63—68%和89—9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鮎錨頭魚蚤
  • 外文名:Lernaea parasiluriYü
  • 中文拼音:NiánMáoTóuYúZǎo
  • 分類等級:種
基本信息,文獻,生物學描述,

基本信息

分類系統:
Animalia:動物界 - Arthropoda:節肢動物門 - Crustacea:甲殼綱 - Copepoda:橈足亞綱 - Cyclopoida:劍水蚤目 - Lernaeidae:錨頭魚蚤科 -Lernaea:
學名:
Lernaea parasiluri
中文名:
鮎錨頭魚蚤
中文拼音:
NiánMáoTóuYúZǎo
分類等級:
概述:

原始屬名

模式標本產地

模式標本保存地

國家保護級別
不祥
CITES公約級別
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文獻

  • 宋大祥,匡溥人. 1980. 《中國動物圖譜》甲殼動物 第四冊.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0.

生物學描述

寄生在鮎(Silurus asotus)鰓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