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廣州故居

魯迅廣州故居

魯迅(1881-1936),姓周名樟壽,字豫才,後改豫山、豫庭、樹人。魯迅是他的筆名。浙江紹興人。魯迅在廣州工作的這一段時間,是他一生中的重要時期,是他從革命民主主義者向共產主義者轉變的重要階段。

魯迅廣州故居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白雲路西段的白雲樓西側的26 號(現7號)二樓,在這裡,魯迅寫下了在廣州期間的大部分著作。1927年4月 6日,李大釗被害,魯迅憂心如焚,他沉重地感覺到:革命的果實有可能被葬送。1927年4月10日,當廣州熱烈慶祝北伐軍攻占上海和南京的時候,魯迅寫下《慶祝滬寧克服的那一邊》,希望給革命的人們增加一點危機意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魯迅廣州故居
  • 地址:白雲路白雲樓西側第一道門2號
  • 始建時間:1924年
  • 名稱:白雲樓
故居簡介,故居事件,現今故居情況,

故居簡介

魯迅廣州故居白雲樓,位於白雲路白雲樓西側第一道門2號(原26號)。該樓建於1924年,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三層樓房,面向東南,前長約93米、後長約74米、深約28米。西南和北面牆壁上原懸掛木刻“白雲樓”橫匾,後改為水泥,今已不存。

故居事件

民國十六年(1927)1月18日,魯迅從廈門抵達廣州後,到中山大學任教。1927年2月10日,魯迅正式擔任中山大學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職務。2月18日,魯迅應香港進步青年的邀請赴港發表題為《無聲的中國》的演講,把鬥爭鋒芒直指帝國主義者和國內反動統治者對中國人民採取的愚民政策。魯迅為了活躍廣州的進步文化生活,與孫伏園在芳草街44號2樓租用幾間房,設立“北新書屋”,向南方青年輸送進步思想文化讀物,受到進步青年的歡迎。3月下旬的一個晚上,魯迅在中共廣東區委學委副書記、中山大學學生會主席畢磊陪同下,和中共廣東區委書記陳延年在區委2樓會客室會面。他們作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談,使魯迅進一步了解“革命策源地”的“紅中夾白”的局勢,思考如何號召更多的青年去迎接新的戰鬥。隨後魯迅在中山大學創辦的刊物《政治訓育》上發表《黃花節的雜感》一文,指出“革命尚未成功”,提醒人們要防止反動勢力破壞革命事業的繼續進行。在3月29日紀念黃花節那天,他去廣州嶺南大學講演,再次強調“革命尚未成功”,要警惕攀折革命之花和摘食革命之果的人。就在這天下午,為了避免那些“學者”和“鼠群”的騷擾,他從中山大學鐘樓遷進白雲路白雲樓居住。1927年廣州當局繼蔣介石在上海製造“四一二”事變後,於4月15日在廣州也進行了大屠殺。魯迅的好學生畢磊也被捕,魯迅極力營救未遂,後憤然辭去在中山大學的一切職務,蟄居白雲樓寫作,寫下《怎樣寫(夜記之一)》、《可惡罪》、《小雜感》、《扣絲雜感》、《談“激烈”》、《略談香港》等著作,揭露敵人,教育人民去識別反動派的真面目。魯迅在廣州度過8個月零9天,為了迎接新的戰鬥,於9月27日和許廣平登上“山東”號輪船離開廣州赴上海。
當年,魯迅租賃了白雲樓西段第一道門二樓的1廳3房,他與好友許壽裳各住一房,許壽裳的女兒許廣平和女工合住一房。會客廳在入門處,陳設簡樸,椅子是竹製的;魯迅的房子、窗戶正對馬路。樓下西側是走廊,面對東濠涌,螺旋式樓梯,可通二、三樓。

現今故居情況

新中國成立後,白雲樓為郵電部門職工宿舍,1970年加建1層為4層,建築面積6700平方米,現在魯迅住過的房間仍大體保留原貌。1979年12月,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鐘樓現為魯迅紀念館,位於文明路。該館占地面積4375平方米。1957年設立,1959年10月1日開館。鐘樓始建於1905年,磚木結構,正門是拱形圓柱廊,樓下四周是柱廊走道;樓的前半部為二層,後半部為一層,其平面似“山”字形,樓頂四面裝置時鐘。1927年1月18日,魯迅從廈門大學到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時在此居住,至3月29日遷居白雲路白雲樓。紀念館復原了魯迅的臥室兼工作室和中山大學校務會議室;建立了展示魯迅生平事跡及其在文化戰線上所作貢獻的陳列室;藏有魯迅手稿等文物、照片、資料近萬件;設有《魯迅全集》電腦檢索系統。
(東山區政協供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