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西牛

魯西牛

魯西牛亦稱“山東牛”,是中國黃牛的優良地方品種。原產山東西南地區,主要產于山東省西南部的菏澤和濟寧兩地區,北自黃河,南至黃河故道,東至運河兩岸的三角地帶。魯西牛是中國中原四大牛種之一,以優質育肥性能著稱。毛色多黃褐、赤褐。體型大,前軀發達,垂皮大,肌肉豐滿,四肢開闊,蹄圓質堅。成年公牛體重500KG以上,母牛350KG以上。挽力大而能持久。性溫馴,易肥育,肉質良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魯西牛
  • 別稱:山東牛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Mammalia
  • 亞綱:真獸亞綱
  • :偶蹄目(Artiodactyla)
  • 亞目:反芻亞目
  • :牛科(Bovidae)
  • 亞科:牛亞科Bovinae
  • :牛族Bovini
  • :家牛(B. taurus)
  • :黃牛
  • 亞種:魯西牛
  • 分布區域:山東省西南部的菏澤和濟寧兩地區。
簡要介紹,外形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生長繁殖,役用性能,產肉性能,養殖管理,市場前景,相關資料,

簡要介紹

魯西牛是我國中原黃牛四大品種之一。產區地處平原,地勢平坦,面積大而土質粘重,耕作費力,加之當地交通閉塞,其他役畜飼養甚少,耕作和運輸基本都依靠役牛承擔,且本地農具和車輛都極笨重,促進了民眾飼養大型牛的積極性。
魯西牛性情溫馴,體軀結構勻稱,細緻緊湊,前身比較寬深,背腰平直,骨骼較細,肌肉發達,毛細而光澤,皮薄,毛色分為檫紅、黃、淡黃三種。魯西牛1周歲公母牛平體重238公斤,兩周歲平均體重328公斤。據調查統計,18月齡魯西牛平均屠宰率56.9%,淨肉率45.2%。產肉性能良好,肌纖維細,脂肪分布均勻,呈明顯的大理石狀花紋,深受歡迎。以優質育肥性能著,飼養歷史悠久。

外形特徵

該牛體軀高大,身稍短,骨骼細,肌肉發達,背腰寬平,側望為長方形。被毛淡黃或棕紅色,眼圈、口輪和腹下,四肢內側為粉色。毛細、皮薄有彈性,角多為“龍門角”或“八字角”。
魯西牛魯西牛
魯西牛體軀結構勻稱,細緻緊湊,具有較好的役肉兼用體型。公牛多平角或龍門角;母牛角形多樣,以龍門角較多。垂皮較發達。公牛肩峰高而寬厚。胸深而寬,而後軀發育較差,尻部肌肉不夠豐滿,體軀呈明顯前高后低的前勝體型。
母牛鬐甲較低平,後軀發育較好,背腰較短而平直,尻部稍傾斜,關節乾燥,筋腱明顯,前肢多呈正肢勢,或少有外向,後肢彎曲度小,飛節間距離小,蹄質緻密但硬度較差,不適於山地使役。尾細而長,尾毛有彎曲,常扭生一起呈紡錘狀。被毛從淺黃到棕紅色都有,而以黃色為最多,約占70%以上,一般牛前軀毛色較後軀為深,公牛較母牛深。
魯西牛成年公牛體高、體長、胸圍和體重分別為:146.3±6.9厘米,160.9±6.9厘米,206.4±13.2厘米,644.4±108.5公斤,成年母牛分別為:123.6±5.6厘米,138.2±8.9厘米,168.0±10.2厘米,365.7±62.2公斤。多數牛有完全或不完全的“三粉”特徵(指眼圈、口輪、腹下與四肢內側色淡),鼻鏡與皮膚多為淡肉紅色,部分牛鼻鏡有黑點或黑斑。角色蠟黃或琥珀色,角形多為平角和龍門角。多數牛尾帚毛色與體毛一致,少數牛在尾帚長毛中混生白毛或黑毛。
魯西牛魯西牛
不同類型魯西牛的外貌主要特點為:高轅牛個體高大,體軀較短,四肢長,側視呈近正方形,角形多為龍門角和倒八字角,毛色較淺,黃色較多,“三粉”特徵明顯;行走步幅大,速度快,適於輓車運輸,但持久力略差。

分布範圍

主要產于山東省西南部的菏澤、濟寧內,即北至黃河,南至黃河故道,東至運河兩岸的三角地帶。分布於菏澤地區的鄆城、鄄城、菏澤、巨野、梁山和濟寧地區的嘉祥、金鄉、濟寧、汶上等縣、市。聊城、泰安以及山東的東北部也有分布。其中以菏澤地區的鄆城、鄄城、菏澤、巨野、梁山和濟寧地區的嘉祥、金鄉、濟寧、汶上等縣為中心產區。

生活環境

主要生活在地勢平坦的中原地區,不適於生活在山區。

生活習性

魯西牛是在產區細緻管理和全年舍飼條件下所育成的地方良種。它雖然表現有耐粗飼的特點(單餵麥秸也能維持生命),但一般說來要求細緻的飼養管理條件,故對魯西牛的飼養管理極為精細,草料要求鍘碎磨細,冬季多餵“花草”,甚至有用豆沫子、高粱粥餵牛的習慣。魯西牛對高溫適應能力較強,而對低溫適應能力則較差。一般在30℃~35℃高溫下,基本能正常使役。魯西牛在冬季-5℃~-10℃以下的條件下,要求有嚴密保暖的廄舍,否則嚴冬易發生死牛現象。魯西牛的抗病力較強。另外,魯西牛有較強的抗焦蟲病能力。
魯西牛魯西牛

生長繁殖

魯西牛繁殖能力較強。母牛性成熟早,有的牛8月齡即能受配懷胎,一般10-12月齡開始發情,發情周期平均為22(16~35)天,發情持續期2~3天,發情開始後21~30小時配種,受胎率較高,母牛初配年齡多在1.5~2周歲,終生可產犢7~8頭,最高可達15頭,妊娠期285(270~310)天,產後第一次發情平均為35(22~79)天。公牛性成熟較母牛稍晚,一般一歲左右可產生成熟精子,2~2.5歲開始配種,利用年限5~7年,如利用得當,10歲後仍有較好配種能力;性機能最旺盛年齡在5歲以前;射精量一般5~10ml,精子耐凍性隨個體而有較大差異。
魯西牛魯西牛

役用性能

魯西牛性情溫馴,易管理,便於發揮最大的工作能力一般中等個體和中等膘情的公牛和閹牛,日耕砂質土地5~6畝,母牛3~1畝。

產肉性能

魯西牛產肉性能良好。皮薄骨細,產肉率較高,肌纖維細,脂肪分布均勻,呈明顯的大理石狀花紋。據試驗,在以青草為主、摻入少量麥秸、每天補餵混合飼料2kg(豆餅40%、麥麩60%)的條件下,對1~1.5歲牛進行肥育,平均日增重610g。據屠宰測定的結果,18月齡的閹牛平均屠宰率57.2%,淨肉率49.0%,骨肉比1:6.0,脂肉比1:4.23,眼肌面積89.1平方厘米。成年牛平均屠宰率58.1%,淨肉率為50.7%,骨肉比1:6.9,脂肉比1:37,眼肥面積94.2平方厘米。 肌纖維細,肉質良好,脂肪分布均勻,大理石狀花紋明顯。

養殖管理

對於魯西牛的養殖要做好基礎的管理,一要補充精鹽,夏季高溫,保持牛群有充足的清潔的飲水,同時每隻牛補充5-9克食鹽,調節牛隻體內酸鹼平衡,防止牛隻吃塑膠袋、絲襪等含鹽物品。二要細心看管牛群。要在清早、放牧、夜間仔細觀察牛群動態,要“一聽三觀”即聽呼吸是否有咳嗽,觀牛隻精神狀態是否正常、是否有體外寄生蟲、牛採食和糞尿是否異常,如有異常及時進行就診,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三要高地放牧,忌在低洼潮濕地帶放牧,放牧應選擇地勢較高背風向陽,牧草生產旺盛地帶。如果圈養餵牛需要配合種植牧草來飼養,如如hn-mc黑麥草、hn-mc高丹草、hn-mc雜交狼尾草等,每畝耕地種草可載牛5頭。牛圈要保持乾燥、衛生、通風。牛舍、運動場要每日一清掃,每周一消毒。消毒劑要交替使用。對於魯西牛的育肥,養殖戶需要在育肥前要驅除體內的寄生蟲,在發生傳染病的地區要及時注射疫苗,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確保牛健康。

市場前景

魯西牛原產山東西部地區。成年公牛體重400-650kg,母牛350-450kg,育肥牛屠宰率達50%-55%。肉質細嫩良好,受到外商好評。
魯西牛個體較矮,體軀粗而長,四肢粗短,胸廣深,肌肉豐滿,側視成長方形。公牛多平角或倒八字角,母牛多不正角;行速慢但挽力大,持久力好,宜於農田耕作;屠宰率高。中間型體態與外貌介於高轅牛和抓地虎之間。
魯西牛性情溫馴,易管理,便於發揮最大的工作能力。遠銷香港與其他國家,很受歡迎。魯西牛還有耐粗飼,但還存在體成熟較晚、日增重不高、後軀欠豐滿等缺陷。
魯西牛是我國著名的役肉兼用品種,以體大力強、外貌一致、品種特徵明顯、肉質良好而著稱,但尚存在體成熟較晚、日增重不高、後軀欠豐滿等缺陷。今後應加強選育,以本品種選育為主,使其以役用為主、役肉兼用逐步轉向為肉役兼用或乳用,以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
山東西部地區積極扶持當地農民依託優良的品種資源和豐富的飼草飼料資源,將傳統魯西黃牛產業做大做強,全力促進魯西黃牛產業由粗放型飼養向科學化、產業化發展,支持農民建設魯西黃牛養殖基地,組建魯西黃牛加工出口企業,建立魯西黃牛飼養基地,形成魯西黃牛交易市場,魯西牛遠銷北京、天津、河南、內蒙古、雲南等全國10餘個省市。為提高魯西牛的檔次,該地區與中國農業大學國家生物技術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等科研單位的"聯姻",積極承擔了國家"863"計畫課題"優質魯西黃牛新品系選育技術研究",利用魯西黃牛肉質好、適應性強、耐粗飼等優良性能,儘快培育出肉用性能達到國內名牌肉牛標準的魯西黃牛肉用新品系,同時以魯西黃牛為受體,開展"體細胞克隆牛與轉基因體細胞克隆牛生產技術體系"項目,繁育克隆奶牛,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相關資料

鄆城縣隸屬山東省菏澤市,東臨濟寧市的梁山縣和嘉祥縣,南與巨野縣、牡丹區相連,西與鄄城縣為鄰,北隔黃河與河南省范縣、台前縣相望。全縣共轄鄆城、武安、黃安、郭屯、隨官屯、丁里長、張營、楊莊集、程屯、潘渡、侯咽集、玉皇廟12個鎮,雙橋、唐廟、南趙樓、黃堆集、黃集、李集、張魯集、水堡、陳坡9個鄉以及1個經省政府批准的經濟技術開發區。
鄆城地處黃河中下游,全縣屬黃河沖積平原,耕地面積157萬畝,95%為優質耕地。整個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平均海拔43米,過去有“自西向東漸傾斜,東走十里低三尺”之說。境內主要河流除黃河外,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條,地下水量約1.28億立方米。全年無霜期約200天左右,平均年日照約2497小時,常年平均氣溫13.5攝食度,具有顯著的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徵。
歷史上鄆城的名稱和歸屬變化較大,考證其原因,一是鄆城地處平原,又是中原地區,朝代變化,兵連禍結,往往首當其衝。二是地理環境所致,鄆城北臨黃河,歷史上黃河多次決口,水災頻繁,縣城地址常常變換。據記載:唐貞觀八年,鄆州治(今張營)地下濕,徙治須昌縣(今東平);又《金史。地理志》載:“金大定六年五月,徙治盤溝村(今城址),以避河決”。印證歷史,鄆城始建於春秋,歷經朝代變換,多為縣制,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當之無愧的千年古縣。
黃河自鄄城縣流入鄆城西北邊境,經李集、黃集流入梁山縣,流經鄆城28公里,奔騰的黃河水哺育了鄆城人民,黃河的泛濫又是鄆城縣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建國前黃河多次決口,自1855年(清鹹豐五年)河南蘭封銅瓦廂決口至清末的57年間,黃河就有38年發生決溢,平均三年二決,民國時期,堤防失修,河決仍頻,鄆城人民深受其害。新中國建立後,黨和人民政府採取一系列治黃措施,根除了決口之患,並建立蘇閣引黃閘,黃河已由害河變為利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