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人慾徙越

出自《韓非子·說林上》,作者韓非子生於周赧王十五,卒於秦王政十四(約前280年-前233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也是韓國貴族),漢族戰國末期韓國(今河南省新鄭)人。

出自和作者,出自,作者,原文,注釋,譯文,說明,要點導引,

出自和作者

出自

作者

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散文家,主要是哲學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後世稱“韓子”、“韓非”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韓非子》,《五蠹》,《孤憤》等。

原文

魯人慾徙越
魯人身善織履②,妻善織縞③,而欲徙于越④。或謂之曰:“子必窮矣 。”魯人曰:“何也?”曰:”“屨為履之也⑤,而越人跣行⑥;縞為冠之也,而越人被發⑦。以子之所長,游於不用之國,欲使無窮,其可得乎?”

注釋

1.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2.屨(jù):句。古時用麻葛等製成的草鞋。
3. 縞:白色的絹。
4. 越:春秋時期越國,在今浙江。
5. 履:鞋,此處作穿鞋解。
6. 跣(xiǎn):赤腳。
7. 被(pī):同“披”。

譯文

魯國有個人自身善於做鞋,他的妻子善於織縞,然而(他們)卻想要遷徙到越國。於是有人對他說:“你一定會受窮的。”魯國人就問:“為什麼?”那人說:“鞋子是用來穿的,但越國人赤腳走路;縞是用來做帽子戴的,但越國人披頭散髮的。你們雖然有專長,但遷徙到毫無自己用武之地的國度,想要不受窮,這可能嗎?”

說明

①凡做一事,制定行動計畫,必須先做調查研究,從實際出發,萬不可純憑主觀,莽撞從事。
②做生意特別要了解各種顧客的需要。
③凡事應從實際出發,忽視客觀情況,盲目行動不會有好結果。
④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考慮客觀的要求,只憑主觀臆斷,盲目行動,結果必定是失敗的。—《現代文品讀,文言詩文讀寫》

要點導引

這則寓言以魯人身懷絕技卻要去無用武之地的越地的故事,表明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考慮客觀的要求,只憑主觀臆斷,結果必定是失敗的。
這則寓言構思巧妙,以“善織屨”,與“跣行”相對,以“善織縞”與“被發”相對。這樣“欲使無窮,其可得乎”的結論便水到渠成了,使讀者在啞然失笑之餘,對其所述之力心悅誠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