魟(鱝形目魟科動物)

魟(鱝形目魟科動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鰩目的軟骨魚,與鯊魚近緣,均屬軟骨魚綱,亦稱鯊綱,鰩目包含300~350種。又稱魔鬼魚,是於在中生代的侏羅紀(約1.8億年~1.4億年前)出現的鯊的同類,它們具有藏身在海底沙地的習性。魟 hong ㄏㄨㄥˊ 〔魟魚〕身體扁平,略呈圓形或菱形,軟骨無鱗,胸鰭發達,如蝶展翅,尾呈鞭狀,有毒刺。生活在海底。種類很多,常見的有尖嘴魟赤魟、燕魟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魟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軟骨魚綱
  • 亞綱:板鰓亞綱
  • :鱝形目
  • :魟科
  • :魟屬
  • 分布區域:廣布於所有大洋,深海;淡水也有
  • 生長環境:水溫:24-27℃ pH值:6.5-7.2
  • 讀音:hóng
  • 釋義:是該目中有刺物種的總稱
基本資料,生活習性,生存狀況,

基本資料

魟與鯊不同之處為體扁平,盤形,5對鰓孔和口通常位於身體下側;與鯊不同之處還有胸鰭巨大,翼狀,生於身體及頭的側面,鰓孔上方。許多魟的游泳和呼吸方式與鯊不同,以胸鰭為運動器官藉以推進身體;用位於頭背面的噴水孔吸水(而非經口)進行呼吸。魟的尾部一般細長,許多種類的尾有一至多個尖銳而有鋸齒的毒刺,蜇人可致疼痛。
魟
魟主要為海生。許多種類棲于海底,遊動緩慢。魔魟(蝠鱝)以浮游生物及小動物為食;其他則以各種小魚及無脊椎動物為食,有時會破壞有重要商業價值的貝類養殖場。除鰩類外,多數或全部魟均產幼魚。體內受精,雄體腹鰭邊緣特化為交尾器官——交接器,用以將精液注入雌魚體內。

生活習性

魟魚的生活空間應較為寬廣,以一般珍珠魟為例,至少需5尺以上魚缸
飼養才合適。魟魚首重水質,尤其NO2,需特別注意,一般問題發生時間約在養魟後的二至三天開始,每天需勤於檢測,PH值約在六至七,水溫約在24至29度間,水質需保持清澈,過濾設備應采上部過濾為佳,若采底部過濾,會因魟魚的翻攪底砂而失去過濾效果。底砂應以細沙為佳。
食物以泥鰍、蝦子、朱文錦為主,仔魚則以麵包蟲、赤蟲、小蝦為主。特別需注意的是,餵食蝦子之前,需先把蝦箭拔除,以防刺穿腸胃壁,造成不幸。選購魟魚尤其不可貪買,因目前魟魚絕大多數都是仰賴進口,所以很容易因路程上的體力不支或中毒而死,因此建議先看魚,10-15天后再購買,如此比較保險。有外傷的也不要購買。魟魚是古代魚的一種,其再生能力很好,因此,一般外傷若無受到感染,很快就能癒合,不需添加任何藥劑,只需保持水質正常即可。

生存狀況

魟魚類的背鰭變化而產生一種尖銳的毒刺,人被刺時,有時會因此而死。毒刺每年會更新。魟魚一般生活在水深約淺於100米的海域。魟魚是以形如翅膀形狀的胸鰭以波浪狀的擺動方式來遊動,就如同在水中飛翔一樣,非常美麗。魟魚為了避免在多沙的海床下吸入過多的沙粒,在身體的上方,靠近眼睛的部分有一個具有如單向閥功能的孔口,魟魚可從這個孔口吸入海水,再從身體下方的鰓孔排出,可以過濾海水,避免吸入過多的沙粒。
某些生活在遠洋的魟魚,如:Manta Ray(蝠魟),其呼吸方式則與其他海洋魚類相同。魟魚特有的單向閥孔口使他們能夠在沙床下生活,並以貝類甲殼類及小魚生物為食。魟魚與鯊魚的血緣關係相近,都具有軟骨骨架的身體,鰓為細長條切口狀。
魟多半是吃底棲小型無脊椎或是濾食浮遊動物,所以它們的牙齒變成平板鋪石狀,而不像鯊牙的三角形銳牙這么可怕。所以魟魚性情溫和也沒有攻擊性,在海里如果看到魟,一點也不用驚慌,可以慢慢靠近仔細地觀察。
尾巴特別細長的黃土魟,尾巴上的毒棘清晰可見。
當然魟也有它尋求自衛的方法,在它們的尾柄上通常有1~3根毒刺,必須要特別小心。一旦不小心被它掃起來刺到,會引起紅腫發燒,甚至喪命,所以漁民一旦捕獲它們常先把它的尾巴剁掉。
潛水人員在沙泥底活動時也要小心不要踩到隱身躲在沙地上的魟,或是故意去逗弄和激怒它們。中國沿海因為大量捕捉,所以在海里已經甚少看到鯊或魟。
現存物種種類魟魚黑白魟
魟魚
產地:巴西、申古河流域
盤體可達50cm
水質:pH 5.5~7.2
水溫:24~32℃
黑色的盤,體上點綴著白色圓點(通常成3、2、1排列),是其最大的特徵。
永不退流行的黑白雙色系,造就黑白魟成為市場上超高人氣的魚種黑白魟身上白色圓點的大小、形狀、排列、顏色,及表面的粗糙度,會因採集地不同而有所差異。
當飼養過程中水質出現變化(水溫、PH劇烈震盪、亞硝酸太高...等)魟魚
常會出現白點拖長的現象,也就是俗稱的“跑點”。
這是水質劣化的警訊,應立即加強水質管理
蝦、泥鰍、小魚....等餌料接受度高。
在淡水魟魚中屬於飼養難度不高的品種。
魟魚黑帝王魟
英文俗名:earl ray
pH值屬於弱酸性,約為6.2~7.0,水溫維持在22~28度。
屬名後面出現“sp”表示這魚雖和這個族群魚種類似,但是還沒辦法確定它的學名,或許是個尚待鑑定的個體。
近4年來,新發表魚種,對其品系仍有許多爭議,最初出現在日本雜誌上,曾引起一番的討論。此魚的基底色為淺黃色,而斑紋為黑色的圓形斑點,部分斑紋會呈不規則,部分斑點上會呈現8字紋。曾被稱為88魟,曾創下魟魚史上的高價位…….....誰叫中國人愛“8” 這個字。
一直以來都被認為珍珠魟類的變異個體,但依其進口數量來看,可能是一獨立族群,尚待確認。
飼養上,應與珍珠魟類似,未普及所以資料有限,最大體盤直徑40cm。
魟魚新帝王魟
英文俗名:FLOWER RAY
又稱:金帝王魟;黃金帝王魟;巴西帝王魟;梅花帝王魟。
由於黑黃相間的紋路,黑白相間的尾部(尾刺後
魟魚
)以及白色的腹部,而被歸為帝王魟。
早期,因從巴西進口,故稱巴西帝王,與秘魯進口的帝王魟(Potamotrygon menchacai)做區分。經查證,主要產地為委內瑞拉,轉口巴西再出口,進口數量不多。
近2年,市場上改以金帝王魟或黃金帝王魟稱之由於每年進口均為20cm左右幼體,故價格上並不算高(比同size的帝王魟便宜)。
但是,德國的訊息,此魚報價比一般帝王還高,與台灣完全相反,豈不怪哉?
飼養上具有較高難度,未見成體。
魟魚帝王老虎魟
學名:Potamotrygon menchacai
英名:Tiger ray
水溫:24~29℃
pH值:5.8~6.5
體盤長:50~60㎝
產地:以南美秘魯一帶為主魟魚
又稱為帝王魟或老虎魟。在澹水魟魚中算是體形較大的種類。圓形體盤的正前端,有略向前突的尖形模樣,與其他種類相比體盤較扁平。體表由不規則的條狀及圓圈狀之黑色或黃色花紋組合而成,勾畫成一幅迷幻的圖騰,十分美麗,突出的體色表現也使其成為廣受歡迎且知名度極高的品種,而其黃、黑條紋的色彩搭配,猶如老虎 身上黃黑相間的皮毛,老虎魟(Tiger ray)之名由此而來。此種算是較文靜的魟魚種類,飼養上不會太困難。
魟魚豹魟
(豹魟、龜甲滿天星、綠豆魟…等)
產地:秘魯、亞馬遜流域
盤體50cm以上
水質:pH 5.5~7.2 >溫度24~32℃
大型的南美魟魚,體健容易飼養,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胃王。
豹魟變異種繁多,在紋路、點、棘刺等表現上有相當大的變化,所以很難具體描述其特徵,比較容易識別的有:
  1. 體色多為黑、咖啡色系;
  2. 圓點較小且多而密,分布均勻;
  3. 體幅邊緣成整圈的淺色細邊。
魟魚金點魟
又稱:假黑白魟
據AQUALOG的鑑別目錄“澹水魟(Freshwater Rays)”上簡稱代號~P12,和黑白魟極為類似。
主要產地:在巴西,只是河域不同,容易飼養的入門魚種
魟魚(圖6)
最大個體可達60cm。
金點魟和黑白魟最大的差異:
  1. 金點魟的體色較偏褐色;
  2. 而點多為金黃色,點比黑白多且亂;
  3. 體盤的正負兩面外圍有碎金點環繞,腹部有明顯斑點;
  4. 皮膚表皮有明顯疣狀禿起物,為粗糙面,黑白則為絨質表皮。
魟魚巨型龜甲魟
pH:6.5~7.2之間
水溫:22~25℃
特徵:背部呈現出蜂窩狀的紋路魟魚
產地:巴拉圭境內的河系和巴拉那河的下
游地區。這是澹水魟魚之中最大型的品種,通常都在1公尺以上,最大者可超過1.5公尺。其全身呈灰褐色,並布滿暗褐色的大龜甲形狀,尾部短而胖,只要餵食蝦,小魚即可,因此飼養並不困難。
而它們很容易經由以下共同性的特徵而辨別出來:比較小的眼睛;尾長明顯的比體盤的直徑還短。
魟魚米白龜甲魟
pH:7.0上下
水溫:26℃左右
產地:巴西及哥倫比亞
體累:最大45公分左右
其基本的體色是明顯的白色的底色,成體身上的斑點顏色也比較澹,而體盤邊緣的圓點較小,且有二、三列之多。
魚體的背部很粗糙,魚體尾柄前半段的小型突刺比一般魟魚較大而明顯,是它們的特徵之一。
魟魚珍珠魟
學名:Potamotrygon motoro
英名:Ocellate river stingray;Motoro Stingray
水溫:24~26℃;pH值:5.0~6.0
體盤長:50㎝
產地: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境內亞馬遜河、奧利諾、科河及烏拉圭、巴拉圭河水域
與多數的澹水魟一樣,此類魟魚在自然環境中多生活在澹水河域中的底層。觀賞價值高且價位合理的珍珠魟類,在魟魚中算是較普及且愛好者接受度很高的一種。雖然同樣名為珍珠魟,但由於產地的變異性、個體間的雜交及花紋的多樣化,使得以Potamotrygon motoro為名的珍珠魟類個體,每隻的花紋及顏色皆有著不同的表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