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燈節

魚燈節

漁燈節

從傳統的元宵節中分化出來的一個專屬漁民的節日,

是漁家文化的典型代表,

已成為漁民宣傳推介漁家文化的一種有效載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魚燈節
  • 歷史來源蓬萊沿海漁家文化的典型代表
  • 鮮明的:豐富的文化內涵
  • 歷史:距今已有500多年
歷史來源,節日簡介,地理環境,分布轄區,發展歷程,

歷史來源

漁燈節是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蓬萊沿海漁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流傳於轄區內十幾個漁村。除了傳統的祭祀活動,在廟前搭台唱戲及鑼鼓、秧歌、舞龍等亦是漁民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鮮明的,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駐足。漁燈節從傳統的元宵節中分化而來,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現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漁燈節是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沿海漁民特有的傳統民俗節目,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流傳於轄區內有山後初家、蘆洋、八角等十幾個漁村。
漁燈節漁燈節

節日簡介


漁燈節是從傳統的元宵節中分化出來的一個專屬漁民的節日。每年正月十三或十四午後,沿海漁民以一家一戶為單位,自發地從各自家裡抬著祭品,打著彩旗,一路放著鞭炮,先到龍王廟或海神娘娘廟送燈,祭神,祈求魚蝦滿艙,平安發財;再到漁船上祭船、祭海;最後,到海邊放燈,祈求海神娘娘用燈指引漁船平安返航。除了這些傳統的祭祀活動,現在的漁燈節日還增添了在廟前搭台唱戲及鑼鼓、秧歌、舞龍等種種民眾自娛自樂活動。
漁燈節是漁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漁燈節不僅是漁民的一種祭祀活動形式,而且是漁民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鮮明的漁家特色,豐富的文化內涵,是其他傳統民俗文化不能涵蓋的。改革開放以來,漁民們大力弘揚漁家文化,漁燈節不斷繁榮發展,已成為漁民宣傳推介漁家文化的一種有效載體。形式上出現了多元化,除了漁民的自發參與,還有政府的扶持和企業的支持。漁家特色更加鮮明,文化內涵更加豐富,其規模、影響和聲勢更大。
漁燈節漁燈節

地理環境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地處膠東半島東端,位於北緯37°32′、東經121°14′;四季分明,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2.5℃;地形為低山丘陵區,山丘起伏和緩,溝壑縱橫交錯,地勢平坦,地質結構穩定;北依黃海,有45公里長的海岸線。
漁燈節漁燈節

分布轄區

內山後初旺、蘆洋、八角、山後陳家、山後顧家、山後李家、峰台、下劉家、五十里堡、沙窩孫家、河北等十幾個漁村。
漁燈節漁燈節

發展歷程


改革開放後,“漁燈節”這一傳統民間習俗又重新活躍起來,形式上出現了多元化,除了漁民的自發參與,還有政府的扶持和企業的支持。漁家特色更加鮮明,文化內涵更加豐富,其規模、影響和聲勢更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