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鏞

魏鏞

魏 鏞(1936— 2004年) 留學美國,博士。號震宗,湖北黃岡人。1960年前後獲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士學位,後留美,先後獲俄勒岡大學國際關係學碩士、政治學博士學位。後曾任美國內華達大學政治學助教、講師,曼菲斯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教授及政治系研究部主任、亞洲研究委員會主席,密執安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神學中心訪問學者,布魯金斯研究所訪問學者,台灣政治大學客座副教授。

1975年當選為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國家研究員,為該所非美國籍亞裔學者第一人。曾當選為“美國傑出教育家”,兩度列入“美國科學名人錄”。1977年獲“艾森豪獎”。1975年回國,任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中心副主任,兼政治研究所及台灣大學教授。

1976年任台灣當局“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事國民黨第十一至十三屆中央委員。魏鏞教授於2004年3月3日因病逝世,享年68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 鏞
  • 別名:字震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北武昌(今武漢)
  • 出生日期:1936年5月5日
  • 逝世日期:2004月3日
  • 職業:台灣政治家,學者,教授
  • 畢業院校:國立政治大學法學系
  • 主要成就:前瞻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中美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兼任教授
    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主任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等
  • 代表作品:《公共政策》,《社會科學之性質及發展趨勢》等
人物生平,大事年表,畢生成就,榮譽事跡,代表著作,研究報告,

人物生平

魏 鏞(1936— 2004年) ,字震宇,湖北黃岡人,1937年生於武漢。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法學士);美國奧瑞岡大學國際關係學碩士、政治學博士;現任世新大學教授,前瞻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國立交通大學教授,美國內華達大學政治系講師、助教授;美國曼菲斯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同校正教授兼政治系研究部主席及亞洲研究委員會主席;密西根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哥倫比亞大學社會科學中心訪問學者;布魯金斯研究訪問學者;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國家客座副教授。
1975年,獲選為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國家研究員,為非美國籍及亞洲血統學者之首次獲得該項榮譽;同年獲選為國際關係學會(i.s.a.)比較及科技研究理事會理事;1972年膺選美國傑出教育家,其傳記於1968年起列入「美國科學名人錄」(行為及社會科學部份);1999年至2000年獲邀擔任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傑出客座研究員」(distinguished visiting fellow)。
魏氏曾於1970手至1971年,應母校國立政治大學邀請及行政院國科會獎助,返政大任國家客座副教授一年。1975年,應邀回國服務,擔任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並任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及台灣大學政治系兼任教授;1976年9月至1988年7月,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1988年8月,出任國民黨訓練機構革命實踐研究院副主任;同年12月升任該院主任。1990年8月,出任交通大學教授兼共同科主任,1992年當選立法委員並擔任外交及僑政委員會召集委員。1995年重返交通大學執教,併兼前瞻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台灣大學政治系兼任教授。1997年當選為中美文化經濟文化協會理事長,2004年卸任。2002年自交通大學退休,轉赴世新大學執教。
魏鏞
魏氏曾任中國政治學會理事長及國際政治學會理事會理事,是國內少數國際知名的政治學學者;渠在擔任行政首長,推動行政現代化工作之餘,繼續從其學術專業領域內研究並在大學兼任教職。魏氏在政治行為,公共政策、政黨政治、國際政治、菁英理論及兩岸關係的研究成果,不僅在國內外學術界受到肯定,對行為科學及中華民國政府台灣地區的公共政策研究及實際政治運作亦產生了具體影響。
魏氏自1971年開始,即在著名國際政治學、國際關係及國際法著名期刊發表論文,並廣蒙引述及討論。自1975年起,魏氏因先後提出「多體制國家」與「雙重承認」理論,而引起國內外廣泛討論,對中華民國政府之外交政策及大陸政策之形成起了啟發性的作用。近年來魏氏更提出「聯鎖社群」之新觀念,並主張國際法應將「政治實體」視為新的國際法人,亦受到海峽兩岸及國際學術界之重視。
魏氏中文主要著作有「公共政策」、「社會科學之性質及發展趨勢」、「行為科學研法與美國之中國研究」、「科學、人才、與現代化」等多冊;有關中國政治,中國政治文化,分裂國家承認問題之外文專書及外文論文著作先後在美、法、韓、德、日之著名學術出版社及期刊中出版。
魏氏在擔任立法委員期間,曾多次當選該院外交及僑政委員會召集委員,並曾率團訪問美、日、法、俄等國,爭取各該國對我國立場之了解與支持。此外魏氏在立法院期間,對推動社福教育及全民健保法案,均甚著績效,獲得廣泛肯定。
在渠橫跨學術界、黨政界、國會及行政界之多元豐富生涯中,魏氏曾獲多項國內外榮譽;1972年,當選美國傑出教育家;1977年,蒙美國艾森豪基金會遴選為該基金會當年之中華民國之獲獎人;1987年,獲頒行政院服務獎章;1991年,獲得北美華人協會傑出成就獎;1993及1994年,連續兩度獲得光華獎章,1999年,獲得行政院研考一等獎章。
魏氏在平日教學研究工作之餘,常應國外著名智庫如美國外交政策國家委員會、美國大西洋理事會、美國傳統基金會、美國企業研究所,及胡佛研究所之請,宣讀論文或發表演講。魏氏在1997年於漢城國際政治學會年會上提出之解決分裂國家問題之「聯鎖社群」(linkage community),及1998年在美國政治學會年會上發表論文中所提出「心理治療性的政治」(therapeutic politics)的新概念來詮釋台灣地區民主化過程中所出現的民粹威權主義現象,均獲廣泛迴響。
魏氏於研究教學之餘,喜習字繪畫;曾舉辦過多次書畫展,渠之書法及所繪蝦子及駿馬,均頗獲好評。

大事年表

1936年5月5日 生於湖北省武昌(今武漢市)
魏鏞
1942年 進入四川省江北縣人和場石廟國小就讀
1945年 對日抗戰勝利,返漢口市進入廿中心國民學校就讀。
1948年 由湖北再赴四川,進入重慶中正中學就讀。
1952年 自台灣省立板橋中學國中部畢業
1955年 自台灣省立建國中學高中部畢業,以僅次於乙組榜首之高分考上第一志願政大外交學系就讀。
1958年 代表中華民國參加日本國際學生會議,高等檢定考試外交官新聞官及格。
1959年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畢業,考取政大外交研究所。
1961年 特種考試外交官領事官及格,外交部條約司科員。
1962年~1967年 美國奧瑞岡大學政治學系研究及教學助教
1963年 美國奧瑞岡大學國際關係學碩士
1964年 與奧瑞岡大學同學孫寧女士結婚
1966年~1968年 美國內華達大學政治系講師、助教授
1967年 美國奧瑞岡大學政治學博士
1968年 傳記入選「美國科學名人錄」,長女瑗出生。
1968年~1969年 美國田納西州曼菲斯州立大學政治系助教授
1969年 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獎助擔任美國密西根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1969年~1974年 美國曼菲斯州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
1970年~1971年 應國家科學委員會之聘返國擔任國立政治大學客座副教授,講授「政治行為」及「政治發展」。
1971年 完成《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序言寫作
1972年 當選美國傑出教育家,次女琳出生。
1974年 美國曼菲斯州立大學政治系教授兼研究部主席,於asian forum期刊中刊出有關中國政治體系之分裂與統一過程之論文,首次提出「多體系國家」之觀念。
1974年~1975年 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國家研究員
1975年 4月5日總統 蔣公(即蔣介石)逝世,5月越南陷共,決定應經國先生之囑返國服務,8月家眷先行返台,9月本人歸國。
1975年~1976年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
1976年~1988年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
1976年~2004年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兼任教授
1976年 膺選為美國艾森豪獎金中華民國獲獎人,偕夫人赴美考察三個月,同年起擔任艾森豪獎金中華民國協會董事。
1977年 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訪問學者
1979年~2004年 當選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第十一至十六屆)
1980年10月 應韓國國土統一院之邀赴漢城發表論文,再度具體闡明「多體系國家」之觀念,主張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前提,容許分裂國家不同部份均取得國際法人地位。此理論迅速引起國內外廣泛注意。行政院孫運璿院長在院會指示外交部會同新聞局、研考會就我國之國際法人地位加以研究。
1981年 奉行政院指示,協調喬治城大學及馬里蘭大學法學院舉行「多體系國家與國際法」之研討會,會議結論簽呈孫運璿院長後分送有關政府首長及機關參考
1981年~2004年 英國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正會員
1985年 中華民國奧瑞岡大學同學會會長
1987年 獲頒行政院服務獎章
1988年~1999年 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副主任,繼多體系國家理論之後,繼續提出「雙重承認」之理論與建議,引起廣泛討論。
1989年 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主任
1989年~1993年 中國政治學會理事長
1989年4月 率團赴法國巴黎爭取中國政治學會進入國際政治學會(ipsa)之團體會員
1989年 國際政治學會理事會理事
1989年~2002年 國立交通大學政治學教授
1989年~1991年 國立交通大學共同科主任
1991年 獲得北美華人協會傑出成就獎
1991年~2004年 創立前瞻基金會,並擔任董事長兼前瞻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1993及1994年 連續兩度獲得光華獎章
1993年~1996年 第二屆立法委員、立法院外交委員會召集委員、立法院國民黨黨團外交委員會委員長、立法院內規研修小組委員、立法院風紀股長會委員。
1996年 在「多體系國家」理論的基礎上,提出新概念「聯鎖社群」分析兩岸交流日益密切之情況
1997年~2004年 中美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
1998年 在美國政治學會年會上發表論文,提出「心理治療性的政治」分析台灣民粹威權政治的現象
1999年~2000年 獲邀擔任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傑出客座研究員」(distinguished visiting fellow)
2000年 獲得行政院研考一等獎章
2002年~2003年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擔任講座
2002年~2004年 世新大學教授
2005年3月3日 病逝台大醫院

畢生成就

一、政策學術影響
「多體系國家」(multi-system nations)理論為魏鏞教授在1970年代後期所推出之原創性社會科學理論。經過廿餘年之演變,此理論不僅成為學術界討論分裂國家問題常被提及之理論,而且尚成為台灣兩岸界定雙方關係之理論基礎,茲將此項理論發展及套用情形列述如下:
魏鏞
1974年,於asian forum期刊中刊出有關中國政治體系之分裂與統一過程之論文,首次提出「多體系國家」之觀念。
1975年,獲得美國人文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humanities)獎助,集合十六位美國政治學、人類學、社會學,及國際關係著名學者,在國際關係學會(isa)之內舉辦舉行有關「政治分割,移民,少數民族,及非國家民族」之研討會,從多科際之角度深入探討分裂國家之問題,其結論獲得國際學術界廣受重視。
1976年,在isa年會發表「台海兩岸關係評估及展望」之英文論文。
1977年,發表「分裂國家之國際法人地位」論文,提出分開統一與承認問題之概念,主張讓分裂國家每一部份均取得國際法人地位。
1979年,中美斷交,魏鏞奉派為我國代表,與美方代表談判。1980年10月,應韓國國土統一院之邀赴漢城發表論文,再度具體闡明「多體系國家」之觀念,主張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前提,容許分裂國家不同部份均取得國際法人地位。此理論迅速引起國內外廣泛注意。行政院孫運璿院長在院會指示外交部會同新聞局、研考會就我國之國際法人地位加以研究。
1981年6月,魏鏞奉行政院指示,協調喬治城大學及馬里蘭大學法學院舉行「多體系國家與國際法」之研討會,會議結論簽呈孫院長後分送有關政府首長及機關參考。其後孫院長生病離職,推動動力暫緩;惟魏鏞仍在國際學術期刊及學會發表一系列相關之論文。
1988年,魏鏞繼多體系理論之後,繼續提出「雙重承認」之理論與建議,引起廣泛討論;隨後參與「國家統一綱領」之擬議,此項綱領肯定一個中國原則,並指出「在互惠中不否定對方為政治實體」,基本上接納了「多體系國家」之觀念。
1993年3月16日,行政院連戰院長在立法院答覆立委質詢時公開表示:可以接受「雙重承認」作為政府之政策;而外交部部長錢復在1993年4月7日於立法院外交委員會答覆立委質詢時也表示同意「一個中國,兩個國際法人」之看法。至此中華民國政府可謂已正式公開接受了「多體系國家」之概念。
1994年7月,行政院陸委會,發布「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其中明確指明「中華民國政府同時也主張在兩岸分治的歷史和政治觀念下,雙方應充分體認各自享有統治權以及在國際間為並存之兩個國際法人的事實」,「多體系國家」成為中華民國對外政策之理論基礎,乃告完全確立。
在國際社會方面,美國、韓國、德國,等多國學者均曾引述及支持多體系國家之理論,魏鏞有關多體系國家之論文,並被美國著名國際法教科書指定為參考讀物。
在中國大陸方面,官方雖未曾公開反應,但大陸學者私下表示,「一國兩制」之研擬,曾經參考魏鏞「多體系國家」之概念。而大陸之留美學人鄭海麟博士更公開對多體系國家加以讚揚,認為「『多體系國家』與『一國兩制』兩個概念,都是最有智慧的中國人提出的極富原創性的觀念。」,與大陸關係密切之「中國評論」亦刊出魏鏞所著有關多體系國家與一國兩制比較之論文,可見此觀念在中國大陸未來仍有發展及運用之空間。
2000年9月,美國著名律師公會出版之「國際法學家(international lawyer)」季刊,經過嚴格之審查,刊出魏氏有關多體系國家之承認問題之論文,至此,「多體系國家」理論及成為國際法學界重要文獻及律師界參考之對象。
影響性:「多體系國家」理論及相關之「聯鎖社群」暨「民族內國協」之觀念:
(1)對分裂國家各項問題之研討,已在國內及國際學術界產生廣泛之影響。
(2) 對我國大陸政策,尤其是「國統綱領」及「兩岸關係白皮書」之制定,有重大而直接之影響。
(3) 韓國學者(包括前韓國大總統輔助官在內)金學俊公開為文承認「多體系國家」概念對兩韓互動模式,有相當程度之影響。
(4)對中國大陸「一國兩制」概念之形成,有間接影響。
(5) 對我國政府及外交官,說明我國之國際法人地位,有正面之效益。
改革性
(1) 突破分裂國家「統一」與「承認」問題之糾葛,容許一個國家之內兩個制度之並存,創造和平共存及和平統一之空間。
(2) 為分裂國家不被承認部份爭取國際法下之權利,保障了不被承認部份人民之權益。(請參考「國際法學家(international lawyer)」論文)
創造性
(1) 在「分裂國家」等既有概念之外,創造了「多體系國家」,「聯鎖社群」,「民族內國協」,「中華共同體」諸新觀念,在國際學術界突顯了魏氏學術創新之實力。
(2) 在國際法學界,提出了「政治實體」的新觀念,提供了未來國際法學界思考及創新的空間。
二、政治科學貢獻
魏氏在國際社會科學界,尤其是國際政學界,為不斷推陳出新,創造新觀念及新思維之學人,其貢獻已廣受肯定,茲分列敘述如下:
(1) 魏鏞於1971年,即在著名之美國東北政治學會期刊polity(ssci期刊)上發表有wallace vote之論文。
(2) 同年,膺王雲五、劉季洪,及羅志淵先生之命,撰寫「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之長序,其後並抽印成單行本,迄今為社會科學導論之基本教材及參考書。
(3) 魏鏞受極嚴謹之經驗性社會科學及數量化分析之訓練,其有關政治文化,現代化,人才引用,民主化諸論文,均有其特出之見解,故能於一九七二年開始即發表於ssci期刊之政治學及國際關係刊物(disciplinary journals)如polity, journal of politics,而非僅發表於區域性刊物(area studies)。
(4) 魏鏞在擔任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時,曾經努力使該中心所發行之issues and studies期刊進入著名之國際政治學會(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ipsa)所出版之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abstracts期刊。
影響性
魏鏞之著作,廣為國內外學者所參考引述,且因其在實際政治中扮演之角色,對相關政策性問題之擬議,也產生具體影響。
改革性
魏氏有關現代化,民主化,人才引用,及兩岸關係之著作,已對現實政治之改革,產生了具體之影響。
創造性:
魏氏有關現代化「分配性模式」(allocative model),政治文化「中程理論」分析模式,人才引用中之「植根模式」及「乳牛模式」,以及民主政治之「心理治療模式」,均發人所未發,而有特殊之創見。
三、行政實務運用
魏氏在其學術研究生涯,最特殊之經驗乃在渠能將其行為科學,社會科學,及政策科學之特殊見解及訓練,在渠擔任行政院研考會主委十二年間,運用到制度之建立及發揮之上,茲分述如下:
一、 運用政策科學,社會科學,及行為科學之觀念,建立以客觀知識為基礎之政策研究體系,並將政策研究推廣到非經濟之社會政治層面。
二、 建立中長程及非經濟性規劃體系,運用數量化分析模式及行為分析法,創造「非經濟性規劃」之觀念,並化為「行政計畫」之制度,全面推廣落實。
三、 運用系統分析及行為分析之模式,建立為民服務之理論基礎,並進而化為具體之推動及評估模式,落實為民服務工作。
四、 建立轉型期式社會民意結構之理論模式;並以此為基礎,引進民意調查技術,建立行政院施政反應調查制度,成為政府測度施政績效之依據。
五、 引進通訊理論及電腦資訊處理技術,創造「行政資訊」觀念,逐步建立行政院六大資訊體系,大量減少人力,提升行政績效。
六、 引進美、日政府出版品管理制度,參考我國國情,建立政府出版品管理制度。
影響性
(1) 無論行政研究,非經濟性規劃,行政資訊體系,為民服務體系,及政府出版品體系之建立,均對政府決策之合理化及政府效率之提高產生莫大影響。
(2) 我國政治近年來變動甚鉅,而政府運作如常,魏氏致力樹立之健全有效之研考制度實有莫大之貢獻,亦為無名之英雄。
改革性
(1) 所有上述各項革新之推動,均經甚大的困難,突破各項瓶頸而達成。若非魏氏擔任主委十二年恐不易達成。
(2) 我國近二十餘年之經濟發展,行政部門之貢獻不可抹煞,而行政院研考會不僅培養眾多人才,而且還對大陸委員會及國營事業提供人才,此為公認之事。
創造性
(1) 行政院研考會所作之創造性努力,多年來已為國際間所認識。南韓及美國,及中南美洲均曾派人來參訪,並表示吾人所作努力,許多地方均占領先地位。
(2) 中國大陸建立人事制度,創立國家行政學院,推動機構改革,均曾藉助台灣經驗。
(3) 行政資訊體系之建立,間接促進了我國資訊工業之發展。
(4) 非經濟性計畫制度之建立,對節省經費及發揮社會、政治、文化,及行政部門建設之績效,有突破性之貢獻。

榮譽事跡

1955年,中國語文學會語文優等獎
1964年,奧瑞岡大學研究生藏書比賽第一名
1972年,美國傑出教育家(outstanding educator of america)
1972年起,美國政治學榮譽學會pi sigma alpha會員
1974年至1975年,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國家研究員(全美選出十名)
1977年,美國艾森豪基金會中華民國獲獎人
1982年起,國際戰略研究會iiss正會員
1982年至1984年,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
1985年,北美華人學術聯誼會傑出成就獎
1987年,行政院服務獎章
1989年至1993年,中國政治學會理事長
1989-1992年,國際政治學會理事會理事( council member,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90年起,前瞻基金會董事長
1990年起,元智大學諮議委員,同校管理學院諮議委員
1990年至1992年,教育部科技顧問室(人文社會科學組顧問)
1992年至2000年,行政院陸委會諮詢委員,光華獎章(兩度獲得)
1993年至1994年,第一屆建國中學傑出校友獎
1994年,中華戰略學會常務理事兼政治研究組召集人
1995年起,香港政策研究中心國際顧問
1996年起,中華戰略學會研究貢獻獎
1997年,中美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
1997年起,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傑出客座研究員(distinguished visiting fellow,同年獲得者包括美國前法務部長meese、前國會議長金格瑞契、加州前州長威爾遜,及大學校長共六人)。
1999年至2000年,美國傳統基金會傑出客座研究員
1999年,行政院一等研考專業獎章
2000年,美國大西洋理事會資深客座研究員(visiting senior fellow, atlantic council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0年,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傑出訪問學者( distinguished visitor)
2000年,美國奧瑞岡大學傑出講座(jeremiah distinguished speaker, university of oregon)
2000年,高等考試、特種考試、甲等考試典試委員

代表著作

一、專書
1. 《公共政策導論:理論與實踐:中華民國政府行政運作之剖析 》(台北:五南文化,民國九十三年八月一日)。
2. 《魏鏞教授的最後三堂課》(台北:天下文化,民國九十三年三月廿九日)。
3. 《民意與政策之互動:台灣地區民眾之施政反應與投票行為之研究發現(民國六十八年至七十五年)》(台北:前瞻政策研究中心,民國九十二年3月)。
4. 《美國政府對華政策之可能演變及政策因應分析》,魏鏞編著(台北:前瞻政策研究中心,民國九十一年11月)。
5. 《突破—創造大格局的未來》(台北: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四年)。
6. 《公共政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印刷,民國八十年三月初版,八十一年一月再版)。
7. 《蛻變—激湯下的情懷》(台北:卓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九年)。
8. 《情勢預測與政策規劃》,魏鏞編著,(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國七十八年)。
9. 《政策規劃的理論與實務》,魏鏞編著,(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國七十八年)。
10. 《政策評估的理論與實務》,魏鏞編著,(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國七十二年)。
11. 《科學‧人才與現代化》(台北:學生書局,民國六十九年)。
12. 《政策科學與研考工作:理論、方法與實務論文集》(編者)(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國六十七年)。
13. 《社會科學之性質及發展趨勢》,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一冊總論專文;後收入商務印書館人人文庫出版單行本(民國六十年初版,民國八十二年二版)。
14. communist china: a system-functional reader (editor-author), (columbus, ohio: 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 1972)。
二、專章
1. 「台灣海峽兩岸互動模式之發展:歷史回溯,比較分析,與制度建構」,於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國立政治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主辦,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協辦「中國大陸研究的方法與成果」學術研討會上宣讀,民國九十二年4月1至2日。該篇論文收錄於何思因、陳德升、耿曙主編,《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與成果》(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九十二年12月),頁343~405。 [ pdf 738kb 電腦存檔]
2. 「文化價值,制度運作,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的歷史制度與心理文化取向之分析與詮釋」,於淡江大學主辦,「東方文化與國際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民國九十一年五月四、五日於台北縣淡水鎮,後收錄於魏萼,李奇茂,張炳煌主編,《新儒‧新新儒:東方文化與國際社會的融合》(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91年10月)。
3. 「東亞國家之發展模式:台灣經驗之評估」,第三屆「亞洲展望」研討會上宣讀論文(台北市:中華民國八十年九月二十日至二十一日),後收錄於李明編,《中日兩國與亞太政經發展》(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81年),頁43。
4. 「前瞻性的規劃、制度化的發展—我國未來國家建設綜合分析與展望」,《迎接挑戰,開創新政》,(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七年)。
5. 〈中華民國人才引用的成就—國家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七十四年五月廿五日)。
6. 「教育、人才與現代化—為民國八十年代而規劃」,《開創新局》,(台北:財團法人明德基金會,民國七十三年),一至廿頁。
7. 〈開創國家建設的新境界—為民國八十年代而規劃〉(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七十三年七月)。
8. 〈發展資訊體系,強化決策功能—我國行政資訊體系之建立與展望〉,(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七十一年十一月三日)。
9. 〈中文電腦與行政資訊—行政院研考會發展決策支援系統之過程與展望〉,(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七十一年七月十九日)。
10.〈向上發展,向下紮根—七十年代行政革新的重點與方向〉(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七十年十月廿一日)。
11.〈開創行政革新的新境界—邁向國家建設的新階段〉(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六十九年十二月卅一日)。
12.〈行政計畫與國家建設—為八十年代自由安全的社會而設計〉(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六十九年四月)。
13.「中國政治文化之研究:最近之發見及研究之新境界」,《第三屆中美大陸問題研討會論文集》,(木柵: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六十三年)。
三、期刊論文
1.「邁向民族內共同體:台海兩岸互動模式之建構,發展,與檢驗」,中國大陸研究,第四十五卷第五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九十一年九、十月),頁1至55。
2.「從中國歷史分合看兩岸整合前景—兼論『民族內共同體』可行性」,歷史月刊,一七六期,民國九十一年九月五日,頁82至91。
3.「兩岸關係分析與互動架構的展望」,中國評論,三十三期,民國八十九年九月,頁49至53。
4.「南北韓協定與『多體系國家』:談歷史、人物與政策的互動關係」,歷史月刊,一五二期,民國八十九年九月五日,頁60至66。
5.「在學術、政策與政治之間—從事研考工作十二年的回顧與展望」,近代中國雙月刊,第一三一期,(台北:民國八十八年六月二十五日),頁210至223。
6. 「在學術,政策,與政治之間—從事研考工作十二年的回顧與展望」,研考雙月刊,二十三卷一期,(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國八十八年二月),頁97至101。
7.「多一些政策、少一點情結—巨觀台北,華盛頓,北京三角關係」,卓越雜誌,一六八期,民國八十七年八月。
8.「轉型中的台灣政黨政治—兼論政黨與民主政治發展的關係」,研考雙月刊,二十一卷一期(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國八十六年二月)。
9.「兩岸行政現代化析述」,研考報導,三十期,十六至二十四頁,(台北:八十四年一月)。
10.「中華民國官書管理制度的建立與發展」,中國圖書館學會會訊,第一卷第六期第九十一號,一至四頁。(台北: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
11.「從歷史經驗探討兩岸統一的途徑」,中時周刊,(台北:中時周刊社,民國八十一年一月)。
12.「非經濟性規劃的觀念與作為」,中華戰略學刊,(台北:中華戰略學刊社,民國七十六年六月三十日)。
13.「邁向廿一世紀的國際關係—理論、現實與未來的展望」,外交部通訊,(台北:外交部,民國七十六年一月十五日)。
14.「社會科學與地方建設」,研考月刊,八卷十二期,(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七十三年十二月)。
15.「為國家社會打開一個新的局面」,卓越雜誌,第二期,(台北:七十三年十月),卅四至卅八頁。
16.「究破延攬海外人才的瓶頸」,天下雜誌,第廿五號,(台北:七十二年六月),廿八至卅一頁。
17.「中華民國行政資訊體系之建立與展望」,資訊與電腦,三卷七期,(台北:七十二年一月),八至十四頁。
18.「關於貪瀆現象發生原因及防治途徑之探討」,研考通訊,四卷四期(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六十九年四月一日),三至十四頁。
19.「民主政治與民意形成」,民意月刊,第卅期,(台北:六十八年八月卅一日),十五至廿一頁。
20.「我國中文電腦發展之現況與展望」,研考通訊,三卷九期(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六十八年九月一日)。
21.「中華民國在台澎基地之建設—非西方國家邁向現代化成功之典範」,研考通訊,二卷二期(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六十七年二月一日)。
22.「中共的所謂『四個現代化』」:觀察角度與評估方法的探討」,政治學報,第七期,(台北:中國政治學會,民國六十七年十二月)。
23. 「民意形成與選舉行為:關於研究方向與理論模式的幾點意見」,政治學報,第六期,(台北:中國政治學會,民國六十六年十二月)。
24.「論我國大專院校中社會科學之教學與研究」,人與社會,第三卷第五期(台北:人與社會月刊社,民國六十四年十二月)。
25.「行為研究與美國之中國研究」,政治學報,二期(台北:中國政治學會,民國六十二年九月)。
26.「孫中山先生國家建設之理論」,中華學報,一卷二期,(台北:‘中華學報社,民國六十三年七月)。
27.「政治學中行為主義的爭論」,歐美研究,第一卷第一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美人文社會科學合作委員會,民國六十年三月)。
28.「有清一代政治領袖背景之研究:論人才引用與政治危機」,東方雜誌,第三卷第十二期(台北:東方雜誌月刊社,民國五十九年六月)。

研究報告

1. 國科會專題計畫:「社區,國家,全球化,與國族認同:透過對台灣與香港的比較分析與民意調查來測驗相關理論模式」,計畫編號:nsc 90-2414 -h-128 –012-sss,研究期間:民國91年8月1日至92年12月31日。
2. 國科會專題計畫:「分裂國家在國際法下之地位問題:有關“政治實體”之國際法人地位的探討」,計畫編號:nsc 90-2414 -h-128 –010,研究期間:民國90年8月1日至91年12月31日。
3.「立法院在兩岸關係中角色與功能之研究」研究報告,立法院法制局委託研究,民國91年。
4.「美國政府對華政策之可能演變及政策因應分析」研究報告,外交部北美司委託研究,民國91年。
5.「兩岸關係互動及整合模式之比較分析」研究報告,行政院陸委會委託研究,民國91年。
6. 國科會專題計畫:「檢驗聯鎖社群理論模式:以中國為重心之有關分裂國家之整合之過程比較研究」,計畫編號:nsc 89-2414 -h-009 –001,研究期間:民國89年8月1日至90年12月31日。
7. 「中華民國行政資訊體系之建立與發展」研究報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民國90年。
8.「如何推動中華民國加入國際組織之策略:著重美國智庫之研究」研究報告,外交部委託研究,民國90年。
9.「中華民國研究發展與管制考核體系之建立與發展」研究報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民國89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