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出遊

魏文侯出遊

《魏文侯出遊》是一篇文言文,出自《晏子春秋·雜上》,成語“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出自此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魏文侯出遊
  • 作品出處:《晏子春秋·雜上》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晏子
原文,翻譯,典故,成語,詞 目,發 音,釋 義,出 處,示 例,近義詞,英 文,用 法,使用頻率,啟示,疑問,解答,相關成語,

原文

魏文侯 出遊,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曰:“胡為反裘而負芻?”對曰:“臣愛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盡而毛無所恃耶?”明年,東陽上計錢布十倍,大夫畢賀。文侯曰:“此非所以賀我也。譬無異夫路人反裘而負芻也,將愛其毛,不知其里盡,毛無所恃也。今吾田不加廣,士民不加眾,而錢十倍,必取之士大夫也。吾聞之下不安者,上不可居也,此非所以賀我也。”(選自《新序·雜事》)

翻譯

有一次魏文侯出遊,見路上一個人反穿著一件皮裘(古人穿皮裘以毛朝外為正),背著柴行走。文侯問他:“你為什麼要反穿著皮裘背柴呢?”那人回答說:“因為我太愛惜皮裘上的毛了,怕它被磨掉了。”文侯說:“你難道不知道皮裘的里子要是被磨壞了,皮裘上的毛就會失去依託了嗎?”
第二年,魏國東陽地區上貢了平時十倍的錢糧,大臣們都向文侯祝賀。文侯卻憂心忡忡,說:“這不是一件好事啊。就像那個反穿皮裘背柴的人,因為愛皮裘的毛,忘了皮裘的里子更重要。現在東陽的耕地沒有增加,老百姓的人口沒聽說增多,可是錢糧卻增加十倍,這一定是當地官員盤剝得來的。我聽了心裡忐忑不安,擔心這樣下去,國家不能安定,你們為什麼要向我祝賀呢?”

典故

有一年,魏國的東陽地方向國家交售的錢糧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為此,滿朝廷的大臣一齊向魏文侯表示祝賀。 魏文侯對這件事並不樂觀。他在思考:東陽這個地方土地沒有增加、人口也還是原來那么多,怎么一下子比往年多交10倍的錢糧布帛呢?即使是豐收了,可是向國家上交也是有比例的呀。他分析這必定是各級官員向下面老百姓加重徵收得來的。這件事使他想起了一年前他遇到的一件事。
一年前,魏文侯外出巡遊。一天,他在路上見到一個人將羊皮統子反穿在身上,皮統子的毛向內皮朝外,那人還在背上背著一簍餵牲口的草。
魏文侯感到很奇怪,便上前問那人道:“你為什麼要反穿著羊皮衣,把皮板露在外面來背東西呢?”
那人回答說:“我很愛惜這件皮衣,我怕把毛露在外面搞壞了,特別是背東西時,我怕毛被磨掉了。”
魏文侯聽了,很認真地對那人說:“你知道嗎?其實皮板更重要,如果皮板磨破了,毛就沒有依附的地方了,那你想舍皮保毛不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嗎?”
那人依然執迷不悟地背著草走了。
如今,官吏們大肆徵收老百姓的錢糧布帛而不顧老百姓的死活,這跟那個反穿皮衣的人的行為不是一樣的嗎?
於是,魏文侯將朝廷大臣們召集起來,對他們講了那個反穿皮衣的人的故事,並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老百姓不得安寧,國君的地位也難以鞏固。希望你們記住這個道理,不要被一點小利蒙蔽了眼光,看不到實質。”
眾大臣深受啟發。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道理,基礎是根本,是事物賴以存在的依據,如果本末顛倒,那將是得不償失的。

成語

反裘負薪:〖解釋〗古人穿皮衣以毛朝外為正,反裘指毛朝里。反穿皮衣背著柴。反穿皮襖背柴。形容貧窮勞苦。也比喻為人愚昧,不知本末。同“反裘負芻”。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非鞅》:“無異於愚人,反裘而負薪,愛其毛。不知其皮盡也。”
〖示例〗故囊漏貯中,識者不吝;~,存毛實難。 ★《宋書·范泰傳》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詞 目

發 音

fǎn qiú fù chú

釋 義

反裘:反穿皮衣;
負:背。
芻:柴草。
胡:通“曷”,什麼。
若:你,你們。
恃:依靠,憑藉,文中意為“附著”。
盡:完、沒有。
說“臣”“臣”上文“臣愛其毛”中的“臣”,相當於“我”,是“負芻”者的自稱,句意為我愛惜它的毛。
反穿皮衣背柴:形容貧窮勞苦。也比喻為人愚昧,不知本末。
愛:愛惜

出 處

晏子春秋·雜上》:“晏子之晉,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負芻,息於塗側者,以為君子也。”

示 例

魏文侯出遊,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曰:‘胡為反裘而負芻?’對曰:‘臣愛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盡而毛無所恃耶?’”

近義詞

英 文

wear coat inside out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使用頻率

較少使用

啟示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規律,大家不能背道而馳,應遵循自然規律,不能捨本逐末,否則最終只能起到相反的結果。

疑問

魏文侯說:“此非所以賀我也”這句話的原因是什麼?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本文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什麼?

解答

下不安者,上不可居,此非所以賀我也。
老百姓如果不能安寧,當皇帝的也不能得到安穩。你這不是在向我祝賀啊!!

相關成語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