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堤記

魏公堤記,作者周洪謨,字堯弼,號脊齋,又號南皋子,明代四川長寧人,正統十年(1445)乙丑科進士。

魏公堤,位於今樂山市區西南青衣江岸。明成化間嘉定州州官魏瀚主持修建。魏瀚,字孔淵,甲戌(1454)進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魏公堤記
  • 作者周洪謨 
  • 創作年代:明代 
  • 出處:《樂山歷代文集》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注釋,作者介紹,

作品原文

成化九年(1473)夏,嘉定知州、餘姚魏公孔淵作堤於州治西南百武,以御水害。越明年夏,將成,州之父老謀以紀公之績於不朽,介致仕貴州按察副使胡公灝具書,遣尹生東郊來屬予記其事。予方起復,既違敘而次瀘,未暇作。今春既迄工,胡公復書以申前請。
按《史記》:蜀守李冰鑿離堆辟沫水之害,《說文》雲沬水出蜀西南徼外,與青衣水合,《方輿勝覽》雲,大渡河一名沫水,源出雟州,入龍游縣界。所謂青衣水,即今嘉州水之出雅州嚴道縣者也。所謂沫水,即今大渡河之出雟州者也。二水會於州之西南十里許茶山之麓,其源皆出徼外荒谷絕澗,險阻彌甚,故其水比常流為益駛。加以夏秋淫霖日積,則千谷萬澗暴漲者洶洶來會,有懷山襄陵之勢。於是州城堧垣為所齧,日削月圮。前守段鑒作木櫃,為保障計,數年之後,尋廢如故。判官張原用八縣民力,自茶山下游鑿渠引水以殺其勢,徒瘁民力,卒無成功。比歲以來,其患益劇。百姓雖屢奏於朝,而藩臬以勞民費財為慮,未易輕舉。至公履任之初,耶以為己任,乃下銅山之木,琢瀕江之石,肇工自璧津樓至西橋而止,鑿深八九尺,置以木櫃,實以石櫃之外,復捍以楗,其密如櫛,然後於其上鰲巨石以為之堤。堤廣一丈有奇,高四仞,長三百九十八丈。堤上樹之柳,其外復為楗以護之,既縝且確。凡木石灰鐵之用,蓋數十萬計,其人恆千餘,指悉在官工役及八縣之訟獄者,日給米鹽魚菜,暨酒肉犒勞諸費,悉公多方區畫。而委巷之間,不復役一夫,斂一毫,是以民不告勞,樂於趨事,而逾年之,成此大功,誠可嘉也已。
雖然公之跡可嘉者,若怯宿蠹,裁冗費,修學校,厚倫理,字孤寡,雪冤滯,均徭役,毅然公廉自持而誠心以愛物,又能表章先賢陳跡,如璧津樓、曠怡、競秀、清音、浮杯、漱清、涪翁諸亭,皆為一新,豈止於作堤而已。然則均是沫水也,冰鑿之以辟害,公堤之以御患,其致一耳。予故仿太史公之書冰績者,敘公之績,俾建垣表而匾之曰“魏公堤”,庶識邦人無窮之思,且俾繼守茲土者嗣葺之,使勿壞。公名瀚,字孔淵,舉甲戌(1454)進士,為監察御史,出判崇慶而進今秩雲。

注釋

題下原註:“堤即今排沙基址,並俗名江擦,周圍即宋呂公堤”。

作者介紹

周洪謨,字堯弼,號脊齋,又號南皋子,明代四川長寧人。正統九年(1444)舉人,十年(1445)乙丑科進士。授編修,累遷禮部尚書致仕。有《群經辨疑呆》《智齋讀書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