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兆宗

魏兆宗(1893~1982年)號德明,祖居涵江安仁霞皋村。民國31年(1942年)遷居延寧街。後定居青年街(今涵西街道辦事處青年居委會)。生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兆宗
  • 出生日期:1893年
  • 逝世日期:1982年
  • :德明
個人信息,主要榮譽,

個人信息

兆宗幼讀私塾,因家貧輟學。13歲時在前街瑞安中藥房當學徒,對丹、膏、丸、散的製作較為熟悉;工余苦讀醫書,自學成醫。青年時代首次研製鵝管裝眼藥條和蘭色瘧疾丸成功,療效甚佳,產品暢銷涵江、城廂、黃石、笏石等地。
民國14年,製成牧童牌杏仁粉,用木匣裝璜,產品供不應求。翌年,改制結義牌去皮橄欖(薄荷橄欖)和七珍楊梅(陳皮楊梅)等蜜餞,匣裝上市。民國17年,製成五星牌雪花膏化妝品,價廉物美,可與上海的產品競爭,暢銷莆、仙及福清等地。民國22年,又製成嫦娥牌發脂,銷路以仙遊縣為主,莆田、福清兩縣次之。翌年,研製龍虎牌除木虱藥粉成功,年銷量2萬包左右。這些小工業品,在抗日戰爭爆發後,因原料來源斷絕,先後停產。
30年代起,兆宗認定荔枝、龍眼、枇杷是莆田三大名果,又都有醫療功效。他及時收購鮮果,選擇優良品種,加工技術精益求精,製成桂元精膏、桂元三學士、陳年枇杷膏等精品,商標定名為日月牌。除暢銷省內各地外,還銷至江浙一帶,尤為僑胞所歡迎。在生產經營中,一家人共同操作,形成家庭小手工業工場。在抗日戰爭期間,產品經常滯銷,生產日漸蕭條。

主要榮譽

民國32年,兆宗在橫街開設門市部,兼營茶葉加工焙制生意,擴大營業,再現生機。
1952年,兆宗添置7架木榨機,擴大果膏生產,資產價值1萬多元,直至1956年行業公私合營。
兆宗熱心資助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晚年在家義務行醫。曾任政協莆田縣第三、四、五屆委員會委員。
1982年逝世,終年89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