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節

魁星節

魁星節,是七夕別稱,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魁星是中國神話傳說中主宰文章興衰的神,在儒士學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農曆七月初七,俗又稱“魁星生日”。“魁星”系北斗一星宿名,長期以來魁星被古人附會成天庭主管文運之神。自隋唐至清科舉興盛,從朝廷到地方廣建供讀書人讀書的學堂,魁星被人們尊稱為文運之神。中國民間謂“魁星主文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魁星節
  • 別稱:七夕節
  • 節日時間:七月七日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起源,習俗,

起源

七夕節,是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活動在七月七日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因“乞巧”是七姐誕中的一項較為流行的習俗,故又稱為乞巧節。在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現有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習俗的記載。“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
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在古代學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傳說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拜祭,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魁原指北斗,長期以來魁星被古人附會成天庭主管文運之神。自隋唐至清科舉興盛,從朝廷到地方廣建供讀書人讀書的學堂,魁星被人們尊稱為文運之神。自從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習俗

在這一天,中國民間有拜七姐(織女)、祈福、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供奉“磨喝樂”、拜魁星 、染指甲、配藥方、洗髮、曬書·曬衣、賀牛生日、吃巧果等習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