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春牛

鬧春牛

中國歲時風俗,立春日或春節開年,造土牛以勸農耕,州縣及農民鞭打土牛,象徵春耕開始,以示豐兆,策勵農耕。在周代立春日天子率群臣東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勸農耕,士民都出城圍觀。 《周禮·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後來一直保留下來,但改在春天,盛於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以至成為民俗語文化的重要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鬧春牛
  • 節日時間:立春日或春節開年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節日活動:跳春牛舞
西周時期,文化擴散,春牛舞,春牛舞的傳說,春牛舞的記載,舞春牛的寓意,春牛舞的特色,春牛舞的唱詞,侗族正月里鬧春牛,鬧春牛評價,

西周時期

興起於中國西周時期,高承《事物紀原》:“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到了漢代,鞭春牛風俗已相當流行。立春日清晨,京城百官身著青衣、戴青帽、立青幡,送土牛於城門外,官員執鞭擊土牛,以示勸農的迎春,這種儀式,已經固定下來,並傳到了各郡縣。鞭春牛之後,老百姓哄搶碎牛的散土,認為“土牛之肉宜蠶,兼辟瘟疫”。 春牛在迎春儀式中為主角。舊時曆書和中國民間木版年畫上,常印有春牛圖案,大體都是按古時“打春牛”的情景描繪,寓意迎春天,農事始,五穀豐。年年春打六九頭,煙火爆竹放未休。 五彩旌旗喧鑼鼓,圍看府尹鞭春牛。 唐代詩人元稹《生春》詩:“鞭牛縣門外,爭土蓋春蠶。”先“鞭”而後“爭”,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風俗語的兩部曲。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周禮·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
宋代
宋代鞭春牛更加普遍,《東京夢華錄》:“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春牛入禁中鞭春;開封、祥符兩縣,置春牛於府前,至日絕早,府僚打春,如方州儀。”《武林舊事》:“立春前一日,臨安府造進大春牛,設之福寧殿庭;及駕臨幸,內官皆用五色絲彩杖鞭牛。……預造小春牛數十,飾彩幡雪柳,分送殿閣”。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後,鞭春牛之風日益活躍,由宮廷、官署而遍及鄉里,使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以至成為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小兒著鞭鞭土牛,學翁打春先打頭”楊萬里《觀小兒戲打春牛》一詩生動地記述了宋代鞭春牛活動。 宋代鞭春牛時四門均都打開,各出土牛,牛身飾彩,鼓樂相迎,由人妝扮成主管草木生長的句芒神,鞭打春牛。地方官行香主禮。一方面宣告包括農事在內的一年勞作的開始,一方面祈禱當年的豐收。宮中也舉行由皇帝主禮的“鞭春”儀式。市民們則紛紛上前搶奪春牛等物,以兆利市。時人認為,“得牛肉者,其家宜蠶,亦治病。”街市上多有泥制的小春牛出賣。為了滿足百姓喜歡春牛的美好願望,彌補了市民未搶到土牛的遺憾,府前左右還專門仿效製作的小春牛出賣。這些小春牛花裝欄坐,上列百戲人物,非常漂亮。人們爭相購買,或將其帶回家中當作藝術品欣賞,同時以求吉祥如意。《歲時廣記》載:“立春之節,開封府前左右百姓,賣小春牛,大者如貓許,漆塗板而牛立其上;又加以泥為樂工,為柳等物。其市在府南門外,近西至御街。貴家多駕安車就看,買去相贈送。”於是春牛不僅是迎春儀式上的主角,也成了新春之際的吉祥物。而在不搞鞭春儀式的廣大鄉村,人們盛行在牆上貼上春牛圖,以觀四時節序。
鬧春牛

文化擴散

鞭春牛活動最初主要在中原地區進行,是以漢族為主的迎春習俗。唐代以後逐漸向全國各地擴散,而且直接影響並傳入到了北方的契丹、女真等少數民族之中。遼穆宗應歷九年(969年)正月己丑,也就是1040年前立春這一天,便備好酒,“命殿前都點檢夷臘葛代行土牛禮”(《歲時廣記》)。契丹人並於立春這一天舉行“立春儀”:皇帝入殿,拜先帝畫像、進酒,臣僚再拜。然後皇帝代“幡勝”(冠上的巾飾),並以等第贈臣僚幡勝,“於牛前上香,三奠酒”,由司儀“報春至,鞭土牛三匝”,還有“撒谷豆”、“擊土牛、食春盤”等儀式。同樣,金朝也繼承了鞭春牛這一迎春的習俗。《金史·海陵紀》明確記載:“立春,觀擊土牛”。而在金人的詩歌中記載鞭春牛的習俗更是屢見不鮮。“爭牛擊鼓欲驚雷”(岳春甫:《立春》)、“土牛已著勸牛鞭”(朱弁:《善長命作歲除日立春》)是金代在立春時節鞭春牛風俗的真實寫照。 春牛的風俗,也傳到了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受漢地風俗的影響,元代宮廷中亦有了迎春牛、鞭春牛等活動。每年立春前,太史院先要奏報立春具體日期,並且移文宛平縣或大興縣,準備春牛、句芒神等。立春前三天,太史院、司農司請中書省宰輔等官員一同在大都齊政樓南迎接太歲神牛。立春當天清晨,“司農、守土正官率赤縣屬官具公服拜長官,以彩杖擊牛三匝而退。土官大使送句芒神入祀。”(《析津志輯佚·歲紀》)中書省戶部向皇帝、太子、后妃、諸王、宰輔及各種中央官衙進送春牛。 到了明代,迎春禮儀更加廣泛。《明會典》中明確規定了《有司鞭春儀》,除用土牛迎接春天的到來,通過驗占散病逐疫、祈求豐收、祈求吉利財旺以外,鞭春牛的習俗更加引起人們的重視。認為鞭春牛之土一可以塗灶卻蟲蟻,二可以宜桑宜畜,三可以得春為吉。明周希曜《寶安春色篇》:『掀天爆聲徹夜鬧,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擁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盤桓。』袁宏道有《迎春歌》,證明迎春儀式已經演化為一種盛大的歌舞活動。明代鞭春牛,還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畫,更畫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萬象更新』。 康熙《濟南府志·歲時》:“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於東郊。作五辛盤,俗名春盤,飲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戶扮為漁樵耕諸戲劇,結彩為春樓,而市衢小兒,著彩衣,戴鬼面,往來跳舞,亦古人鄉儺之遺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擊土牛者三,謂之鞭春,以示勸農之意焉。為小春牛,遍送縉紳家,及門鳴鼓樂以獻,謂之送春。”鞭春牛的意義,不限於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人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浙江境內迎春牛的特點是,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即叩頭,拜完,百姓一搖籃而上,將春牛弄碎,然後將搶得的春牛泥帶回家撒在牛欄內。由此看出,鞭春牛還是種繁殖巫術,即經過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欄內可以促進牛的繁殖。 春牛舞的概述 春牛舞,是粵西山區農村民間的一種演唱舞蹈。具有歷史悠久,鄉土氣息濃郁,民眾喜聞樂見的特點。

春牛舞

每年春節或開耕時節,山區農村便盛行這種春牛舞。“春牛”一般由兩個演員扮舞,一人舞牛頭,一人舞牛尾,牛頭用木頭或竹篾扎制,外形比真的牛頭大一倍,彎彎的猶角,大大的眼睛,黑的皮毛,牛鼻被穿著,和真的一樣。牛身用布做,遮住裡邊的演員,牛身和牛尾由一人操舞。 表演前,“牛”躺在一邊,在一陣歡快的鑼鼓聲中,由一位老農打扮的角色把牛牽起,繞場走幾周,並對“牛”說幾句打諢話,引觀眾發笑,然後邊舞邊唱:打起鑼鼓響悠悠,人家舞獅我舞牛,人家舞獅得快樂,我地舞牛慶豐收。一段鑼鼓之後,接著又唱下去。表演時,牛的舞蹈動作很簡單,只是隨著牽牛人的唱頌,搖頭擺尾,作欣喜之狀,接受人們的稱讚。牽牛人的動作則比較多,一邊唱一邊撫摸著春牛,從牛頭摸到牛尾,每摸一處,都有唱詞,如摸摸牛頭摸牛耳,農家耕作全靠你;摸摸牛頭摸牛眼,薯粟豆麥糧增產;摸摸牛頭摸牛尾,耕夫步步緊相隨。摸摸牛頭摸牛身,風調雨順好耕耘,摸摸牛頭摸牛腳,晤愁吃來晤愁著。牛兒是個農家寶,農民愛牛樂呵呵;相依為命勤耕作,共同走向金光道。唱詞內容樸實,曲調深沉,感情真摯,教育大家要愛護耕牛,勤耕勤種。在春牛舞了一陣之後,又有幾名秧歌隊上場,邊扭邊唱,敲鑼打鼓,十分熱鬧。 表演者還一邊唱,一邊做騎牛、駛牛、犁田,耙地等動作,有的手扶犁耙等農具,有的徒手,要十分逼真,稍有破綻,觀眾就要唱歌來譏諷:手拿金花金黃黃,犁田大伯晤在行,丁丁園園犁緊轉,樣般中間晤開行。表演者即順便接過話頭,逗趣作答:鑼鼓打來鬧洋洋,老兄講得也在行。是你不知我心意,留出中間做魚塘。使得氣氛更加熱烈。有的地方還有一生一旦,打扮成新郎。新娘,手持洋傘,肩挑花籃,邊舞邊唱相際 唱一陣,扭一陣,又敲一陣鑼鼓。唱到興高采烈時,有幾個人走入場中邊拍掌邊跳,和演員一齊起舞,大家互逗互樂。 春牛舞唱詞內容樸實,感情真摯,教育大家要愛護耕牛,勤耕勤種;曲調深沉纏綿。由於在民間長期傳唱的結果,已經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曲調。俗稱“春牛調”:主要包括四種,全省各地都差不多。粵北的樂昌、南雄。連縣、連山,粵東的新豐、龍門,粵西的陽春、信宜、高州等縣,基本都是這個曲調。

春牛舞的傳說

春牛舞,也叫“唱春牛”,如今,“春牛”在連州已流行500多個年頭了。其起源有多種傳說。其中之一是:遠古時,人間沒有牛,農民靠人力拉犁耕地。天神體恤民情,放仙牛下凡人間,從此人間便用牛代替了人力犁田。人們為了感謝牛的幫助,就在每年開春之前,舉行活動,唱牛贊牛。並通過這一形式傳授生產知識,祈求農業豐收。 春牛舞表演時人物一般七至九人,分別扮成生旦、丑角。婆旦等角色。表演時小生提著紙紮的小牛,丑角扶著小木犁,小旦分別擔著花籃(飯籃)、小水桶,婆旦拿著大葵扇,在鑼鼓聲中載歌載舞,舞步以“十字步”和“矮步”為主。春牛舞的曲調流暢開朗,鑼鼓與舞蹈和諧、奔放,唱詞既抒情也敘事,朗朗上口,易唱易懂。春牛舞的樂器主要有嗩吶、芒冬鼓、小跋、高邊鑼、硬鑼,最具特色的是硬鑼,打擊時發出“嘟嘟”之音,清脆悅耳,所以春牛舞也俗稱“嘟嘟”。 “春牛”的唱詞除讚頌耕牛,還唱節令、農時,表現勞作過程,每段開頭都有襯句:“春牛個子——” 1949年後,連州文工團幾度對“春牛”進行改編創新。春牛歌舞劇《山村春早》、《春花吐艷》曾參加了韶關地區的文藝匯演並獲獎。
鬧春牛

春牛舞的記載

源於明代,盛行於晚清,流傳於信宜西北地區。春節、元宵期間表演,表達問候和祝福。在中國很早形成,《呂氏春秋·古樂將》便有記載。在信宜民間也是最早的舞蹈之一。據清光緒《信宜縣誌》記載:“迎春,裝戲劇鼓樂,迎上牛於春牛亭,士女縱觀為樂。”起初的牛是用泥塑造的,叫“土牛”。因過於笨重,只可擺在戲台中央供人們觀看而不能舞動。後來,人們根據《大字通書》的春牛圖仿製模型,先以樹枝和竹篾紮好軀架、四肢尾巴和頭角,然後粘糊紙張或布料,再略加裝飾點綴而成,這種鄉土氣息濃郁的春牛舞,人們滿懷深情地讚頌和他們一起辛勤勞作的耕牛,充分表現人對這“農家寶貝”的愛憐,對未來生活的祈求和期望。表演時,演員和觀眾同聲歡呼,互相逗樂,氣氛濃烈融洽,充滿著農家特殊的歡樂情趣。這種歌舞活動,在信宜的原新圖地區,尤以茶山、洪冠、硃砂、旺沙、貴子、平塘、合水等鄉鎮較為普遍,解放前後曾盛極一時,後來一場“文革”,這些節目作為封資修被掃除。八十年代才得以恢復,隨著時代進步,這種民間舞蹈現已較少見。

舞春牛的寓意

主要寄託蕉鄉人民的新年祝福,預示新的一年風調雨順、豐衣足食、六畜興旺是“舞春牛”的主要目的。舞牛人敲鑼打鼓在村中表演,鑽進布底的兩人,一人在前撐牛頭,一人在後彎腰拱背甩尾巴,後面跟著的是一個手拿犁架的漢子。此外,還有敲鑼打鼓的,領唱春牛歌的,他們走到哪裡,哪裡就有歌聲笑聲。舞罷上村又到下村,從初一鬧到元宵節。舞春牛的人們為農家帶來了節日的歡樂,同時,也寄託著對農家豐收、祥和的祝願。
這種風俗現已拓展到了城鎮街道中,並得到了傳承和發揚。每到春節,從初一鬧到元宵節直至更長時間,舞罷上村又到下村,舞完上街到下街。“舞春牛”的人們為各家帶來了節日的歡樂,同時,也寄託著對各家各戶豐收、祥和的祝願。蕉鄉藝人通過“舞春牛”這種通俗易懂的客家文化,給蕉鄉人民增添了春節的喜慶氣氛和歡樂。

春牛舞的特色

春牛舞是壯族民間節日娛樂性傳統舞蹈之一。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居住在桂西一帶的壯家人便開展“舞春牛”的娛樂活動,以慶春節。 “春牛”用竹篾編織而成。先用竹片製成牛頭和牛角的形架,而後外糊綿紙,再用彩色繪出眼睛、鼻子和嘴,牛身則用黃布或灰色布縫製而成。 舞春牛時,兩人鑽入布制的牛身內,一人握住牛頭,左右上下擺動,後面一人拱背搖動 牛尾。每人的腳上穿著繪好的牛腳套鞋,另有一人身穿壯族服裝,頭包手帕,肩背木耙,跟 在“春牛”後面,做耙田動作。還有若干人隨後,有的打鑼鼓,有的提燈籠,還有唱“春牛 ”的歌手。歌手唱,眾人和,歌聲一停,鑼鼓聲即起。伴隨著鑼鼓聲,“春牛” 舞動,兩頭“春牛”時而互相挑戰,時而角斗,時而在地上打滾。背耙的農夫,穿插其間,手 舞足蹈,增加歡樂氣氛。“舞春牛”串村走寨,挨家逐戶的表演。每到一寨,先在土地廟前 舞牛。而後寨子中的每家每戶用鞭炮和鑼鼓迎接。歌手唱起四季歌,祝賀來年風調雨順,人 壽年豐。歌手們還根據各家各戶的具體情況,隨編隨唱,恭賀大家新春大吉,萬事如意。歌 聲一寨傳一寨,“春牛”舞完一村又一村,直至元宵方罷。 流行於南寧市郊區及邕寧縣的春牛舞很有特色。舊時從農曆正月初二至二月初二(個別村至三月初七),是當地傳統的“會客節”,由各村安排日期,請春牛隊表演。其形式有獨腳春牛、兩腳春牛和四腳春牛3種。獨腳春牛表演 時由八音、鑼鼓開路,1男青年用竹篙將竹扎紙糊的牛高高舉起,邊走邊舞;隨後是幾名或 十幾名化妝的茶公、茶娘。表演時,先在鞭炮聲中舞動春牛,接著由茶公、茶娘手持花籃、 彩扇邊歌邊舞。演唱內容有農事歌、恭喜歌及讚頌好人好事、抨擊壞人壞事的歌。兩腳春牛 是 在1塊大布的一端綴上1對黃牛角,表演時由1人持牛角置身布下舞動,其整個活動方式與獨 腳春牛相同,但茶公,茶娘僅3男2女,且為單純的歌舞,動作比較簡單。四腳春牛形若舞獅 ,由兩人套上牛頭牛身道具表演耕作過程。春牛隊往各家各戶賀年畢,到村頭空曠場地表演 春牛戲,由茶公、茶娘扮演各種角色,有相對固定的套路。
鬧春牛

春牛舞的唱詞

春牛舞的唱詞,在廣西多使用的是壯族語言。壯語大致可以分成兩大方言,即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南北兩大方言雖有差異,但共性是主要的。壯語辭彙十分豐富,據1982年統計,廣西用少數民族語言命名的地名達7萬餘條,其中絕大部分是古代壯族先民用壯語命名的,可見壯族語言文字有著很深的文化內涵。1949年以後,壯語從漢語借用了不少辭彙,這就進一步豐富了壯語的辭彙和壯語的表達方式。 春牛舞的唱詞在廣東多用粵語或客家話語言。 春牛舞的唱詞,講夠抑揚頓挫,與日常生活的對話有明顯區別,多了吆喝,多了節奏節拍。春牛舞唱詞內容樸實,感情真摯,教育人們要愛護耕牛,勤耕勤種;曲調深沉纏綿,由於在民間長期傳唱的結果,已經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曲調。

侗族正月里鬧春牛

在立春之日舉行鬧春牛活動是侗族地區的傳統,鬧春牛活動既是慶祝頭年的豐收,又通過拜節的形式祈求來年的風調雨順,成為侗家新春文化活動的主要形式。鬧春牛在通道侗族自治縣村村寨寨都有,只是規模不同,內容一樣,形式一樣。侗族民眾舉行,有詼諧風趣的鬧春牛活動,有惟妙惟肖的侗族哆耶表演,有多姿多彩的踩高蹺、打陀螺、傳彩球等活動。其中,鬧春牛最具特色,春牛由竹篾和彩布編制而成,扎一個牛頭和一個牛尾,牛頭、牛角糊上綿紙,畫上牛眼,牛身用一塊黑布或灰布連線起來,由身手靈巧的健壯小伙舞動,一人耍頭一人耍尾。後隨著扶犁耙手執牛鞭的,敲鑼打鼓的,青年男子打扮婦女背竹簍和挑擔背籮的農夫農婦,撐傘梳辮抹紅臉扮女子,身背布娃娃或草娃娃的男子,外加歌手兩人,一支由10—20名青年男女,組成了浩浩蕩蕩的鬧春牛隊伍。但絕不似舞獅那樣騰空穿跳,而是穩健、大方、詼諧,平易近人。他們邊走邊捕撈魚蝦,有扛鋤頭的,有操犁耙的,有提鴨籠、鳥籠的,有背魚簍的,跟著春牛載歌載舞,模仿著勞動的場景,表演春耕的動作。最引人感興趣的是那一夥背魚簍 操撈,男扮女裝的青年男子們,他們是扮演在豐年裡撈蝌蚪的人,但他們的魚簍是倒背的,的低朝上,口朝下,因為他們要是不把魚簍倒背的話,那么逗趣的人就會往魚簍里投石頭。逗趣的婦女們特意用鍋灰抹到他們臉上,對方也毫不客氣地把黑灰抹到她們臉上,雙方爭雄扭成一團,惹得圍觀者開懷大笑。詼諧有趣的表演,喜慶的鑼鼓敲聲,領唱著春牛歌,他們走到哪裡,哪裡就有歌聲笑聲。鬧春牛的鑼鼓聲走向各家各戶,每到一家堂屋,主人必擺香茶,放鞭炮迎接,以祈求六畜興旺,也是對“神牛”的 敬奉。 熱鬧的場面,增添了春節的喜慶氣氛,鬧春牛的人們為農家帶來了節日的歡樂。侗族世代流傳的鬧春牛活動,是因為牛是侗族人們辛勤的幫手,所以家家戶戶,高高興興地放鞭炮迎接,祝福春天的到來,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每當你來到侗鄉,您會品嘗到噴香的侗家的米酒,看到樸實大方的民俗活動,您會領略到現代的侗鄉正邁向新世紀,把古老而傳統的侗族文化展示給世人共賞。濃郁質樸的侗族鬧春牛活動,滲透著侗家人的民風民俗,高揚出侗家人豪放、熱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頌揚。

鬧春牛評價

“鬧春牛”是侗族地區最具嬉戲性、幽默性的娛樂項目之一,集生產勞動各個環節的動作以及村民們在勞動中的娛樂活動為一體。既有做各種農活的模擬動作,如犁田耙田,扯秧、插秧、耨秧、打穀、挑禾把等,又有婦女們身背小孩撈蝦、捕魚、潑水嬉戲、山歌對唱、木葉伴歌等嬉鬧場面。所有婦女的扮演者都由男人裝飾扮成,動作詼諧、滑稽,令人捧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