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鵪鶉

鬥鵪鶉

鬥鵪鶉亦稱“冬興”、“鵪鶉圈”。舊時民間娛樂活動,發源於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流行於全國各地,每年初冬舉行。舊時,過了春節之後,農民閒暇時會以鬥鵪鶉作為消遣。 人們養鵪鶉,以養雄鵪鶉為主,目的是為斗架,通常只有捕鵪鶉的人家才養雌鵪鶉(雌鵪鶉為了捕捉、引誘野鵪鶉)。 鵪鶉按年齡與身上的羽毛,可以區分為四種:處子、早秋、探花、白堂。四種之中,又只有白堂會斗。春節過後的雄鵪鶉,羽毛最為豐滿。因此,在鬥鵪鶉的場合中,所看到的只只都是白堂。 凡是養鵪鶉的,都懂得一些鬥鵪鶉與訓練的常識。剛剛捕到的野鵪鶉是不會斗的,也不肯斗。過肥或過瘦的也不會斗,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常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鬥鵪鶉
  • 時間:春節之後閒暇
  • 種類:處子、早秋、探花、白堂
  • 含義:舊時民間娛樂活動
  • 又稱:“冬興”、“鵪鶉圈”
簡介,規則說明,馴化和決鬥,捕捉,等級劃分,相關知識,做菜,歇後語,

簡介

源於唐玄宗時代,西涼入進獻鵪鶉,能隨金鼓節奏爭鬥,宮中多飼養鵪鶉取樂。原是民間遊戲,後成為官宦富豪、紈絝子弟消閒取樂和賭博的活動。因秋末端冬初鬥鵪鶉,即稱“冬興”。斗時,先貼標頭分籌碼,然後捉對相鬥,每斗一次稱一圈,故又稱“鵪鶉圈”。 已被錄入棗莊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鬥鵪鶉
鵪鶉屬於一種鳥類,常見於我國東北和中部平原的東部。淮北平原,鵪鶉又是五十歲以上的老者把玩的鳥類。所以,我們這裡把玩鵪鶉的習慣稱為“把鵪鶉”。

規則說明

把鵪鶉特別的講究。家養的是絕對不能把的,因為它已經失去了它的原始的野性。雌性鵪鶉是絕對沒有人把的,因為它不善斗。我想,這動物界與人類有多么相似的一面呀,大凡雄性的都是善斗的,不安分的一類。把鵪鶉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和別的鵪鶉斗——這與鬥蟋蟀、鬥雞的目的一樣。大家可能都讀過蒲松齡的《蟋蟀》,那近乎痴狂的鬥蟋蟀的場面與我們這裡鬥鵪鶉都差不多。剛剛抓來的鵪鶉是不能立刻和別的鵪鶉斗的,需要主人耐心地調理。這個調理的過程就是“把”的過程。等到鵪鶉被主人把玩熟以後,即便將鵪鶉放於手背它也不會飛去,這時才能考慮和別的鵪鶉一爭高低。把鵪鶉是個相當複雜的過程。首先得為鵪鶉建造一個“宿舍”。別看這小小的鳥籠,特別地講究。最好用細藤條編一個沒有上蓋的籠子,裡面襯以柔軟的布料。外面刷上桐油。那桐油要刷得細膩,乾後,在陽光的照耀下,光亮可鑑。上蓋部位接一深色的布桶,長半尺許,頂部穿一細繩紮緊。將鵪鶉放於其中,先把它善飛的習性約束下來。這鵪鶉籠一般不掛在牆邊樹下,而是懸在主人的腰帶上。有特愛鵪鶉的主,甚至都懸四五個鵪鶉籠於臀後。如果,你有機會在秋冬季來淮北平原的農村,見老頭的屁股後面鼓鼓囊囊的掖著什麼,那就是鵪鶉籠。冬季農閒季節,愛好把鵪鶉的人蹲在牆跟門旁,時不時地將鵪鶉從籠子裡掏出,握在手裡。別看這“握法”也有一些套路。鵪鶉頭必須卡在拇指和食指中,兩條腿從無名指和小指中露出,短短的尾巴卡在小指後。這樣,鵪鶉很舒服又不至於跑掉。另一隻手的手心裡放一些穀子,讓鵪鶉叨食。估摸鵪鶉口渴了,用主人的唾液作為鵪鶉的飲料。每隔半小時餵食鵪鶉一次。這樣,在主人的精心調理下,鵪鶉漸漸膘肥體壯,也漸漸地與主人熟悉起來。但是,鵪鶉千萬不可餵得過胖,那樣的話,沒有戰鬥力。象我們搞健身差不多,要的是肌肉而不是肥膘。等到鵪鶉完全由主人控制以後,就開始考慮是不是和別人的鵪鶉斗一鬥了。這種考慮,完全由主人憑感覺。鵪鶉一旦體格強壯以後,它躍躍一試,渾身的毛都向外刺出,仿佛急於配偶的形狀。這時,主人攜自己的愛物四處尋覓對手。鬥鵪鶉時,將一對鵪鶉放在簸箕中,用一草棒挑逗它們。等到它們發怒後,便撕咬起來。一般,鵪鶉只斗三五個回合就罷。失敗的一方好象項羽似的再無臉見江東父老,展翅而去;主人半年的心血就在這一瞬間化為泡影。有句俗語是“咬敗的鵪鶉鬥敗的雞”,也就是說,鵪鶉被咬敗後,即使不飛走,留著也沒有意思了,因為它再也不和別的鵪鶉鬥了。所以,主人在鬥鵪鶉時,特別認真觀察,發現自己的鵪鶉有失敗的傾向,就趕緊將它們分開,留部分勇氣在鵪鶉身上,以利再戰,萬不可看到魚死網破的局面出現。所以,很多把鵪鶉的人痴迷就在這一瞬之間。
朱瞻基鬥鵪鶉朱瞻基鬥鵪鶉

馴化和決鬥

鬥鵪鶉在家鄉又叫咬鵪鶉。皖北民間有“三斗”,即鬥雞、斗羊、鬥鵪鶉,而老年人最中意的就是鬥鵪鶉了,這些鵪鶉多半是他們在深夜裡捉來的野鵪鶉,經過一段時間的馴化後,便可以參加決鬥。
鬥鵪鶉一定是在早晨舉行,早上鵪鶉肚子餓。“鳥為食亡”,鵪鶉為了爭奪穀子,斗性也就起來了。鬥鵪鶉多是在房間內,雙方把鵪鶉放在藤條編織的長方形的簸欄里,決鬥便開始了。決鬥過程中,如果其中一隻鵪鶉突然飛了,或是不鬥了,在簸欄中被對方追得亂跑,多是敗了。戰鬥到最後,鵪鶉們毛髮受損,血跡斑斑,慘不忍睹。獲勝方的主人卻興高采烈,可以大著嗓門說話,挺著肚子在村里走路,趾高氣揚。所謂“咬敗的鵪鶉鬥敗的雞”,鵪鶉一旦被咬敗一次後,便終生不敢再與任何一隻鵪鶉咬了。被鬥敗的鵪鶉,下場大多很悲慘:有的被摔死,有的做下酒菜。
一隻能攻善守的鵪鶉,極不易求,有人捕了幾十年的鵪鶉,也碰不到一隻理想的,有的人把了一輩子的鵪鶉,也碰不到幾隻善斗會咬的。

捕捉

把鵪鶉如此複雜,捉鵪鶉則更為辛苦。鵪鶉一般出現在秋冬季的草叢灌木之中。我們這裡,在摘過棉花的棉棵里最多。每天夜晚,將一張網罩在棉棵的上面,捉鵪鶉的人用母鵪鶉做誘餌。母鵪鶉發出叫聲,雄性鵪鶉就被引誘過來。這頗合“孫子兵法”里的“美人計”。如果,母鵪鶉不叫,那就要看捕鵪鶉人的本領了,得模仿母鵪鶉的叫聲。這裡有賣鵪鶉哨的,吹起來極象母鵪鶉的叫聲。雄性的鵪鶉不知是計,往往落入網中。收網時,便有幾隻鵪鶉在網裡了。並不是所有這樣的做法都奏效,也常有撲空的時候。但是,捉鵪鶉的人絕不氣餒,一夜夜不知疲倦地守候,直到滿意為止。

等級劃分

雄性鵪鶉也分三六九等,不是所有的鵪鶉都可以用來“斗”的。其中以黑嘴白鬍須的最為珍貴,有“牛不換”的稱謂。其次,是黑嘴紅鬍鬚的。最後那些雜毛橫生的只是把把而已,至於希望它們取得最後的勝利簡直是奢望。我在一個鄉鎮工作時也學著把過鵪鶉,那老頭還不捨得把鵪鶉交於我,在我再三要求下,替他把幾天。我也學著他們的樣子,把那籠子掖在皮帶上。結果,由於不上心,在一次酒醉後,仰面而臥,鵪鶉竟被我活活壓死了,心疼得那老頭連連嘆息。從那以後就再也不玩這東西了。

相關知識

做菜

鵪鶉又可以做成美味的菜餚。將鵪鶉殺死去毛、內臟後,用刀將鵪鶉剁成細沫,與雞蛋在一起爆炒,是我們這裡絕好的一道菜。很多人家都人工飼養鵪鶉,發家致富的很普遍。

歇後語

著名的歇後語:咬敗得鵪鶉鬥敗得雞——上不了陣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