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子昭

鬍子昭

鬍子昭,字仲常,初名志高。四川榮縣人(永川雙石人,其子孫後代皆居住在重慶永川),孝孺為漢中教授時往從學,蜀獻王薦為縣訓導。建文初,與修《太祖實錄》,授檢討。累遷至刑部侍郎。(《列傳第二十九 明史卷一百四十一·鬍子昭傳》)

基本介紹

  • 本名:鬍子昭
  • 字號:仲常
  • 所處時代:明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四川榮縣
  • 出生時間:公元1362年
  • 去世時間:公元1402年
人物生平,古籍記載,立齋閒錄,名山卷藏,民間故事,

人物生平

明太祖朱元璋賜名子昭。永川雙石人。祖籍江西廬陵,祖父胡通海,元末進士,被選任四川昌州知州。時昌州轄大足、榮昌、永川等地。忽一日,通海過永川夾山里,見九龍灘山勢雄偉,水流清秀,山花競放。喜其家境,遂選址造房,將家定居九龍灘旁,不復再回江西。其父胡復初,元末庠生,不仕後充任蜀之榮縣東川書院教授,鬍子昭幼年即就讀於東川書院。東川書院位於榮縣西北四十里之東川溝。其溝東曰大石門,西曰箐林,“皆青入霄漢”。胡復初又喜其地,便又在次建房住了下來。故《榮縣志》說:“東川溝實明胡節愍公子昭故里”古《嘉州志》《榮縣誌》便記鬍子昭為榮縣人。於弱冠之年舉明經,深諳諸子百家,被選為榮縣訓導。時明代經學大師方孝孺教授漢中,子昭慕其名,欲往從學,詢之朱元璋十一子蜀獻王,得其嘉許,乃專程赴漢中,隨方孝孺講學。 蜀獻王薦為縣訓導。建文初,與修《太祖實錄》,授檢討。累遷至刑部侍郎。因坐方黨,受戮 ,臨刑詩曰:兩間正氣歸泉壤,一點丹心在帝鄉

古籍記載

立齋閒錄

  • 鬍子昭,年四十一歲,嘉定州榮縣榮州鄉人。由儒士任山東按察司僉事。 (先是,庚辰年與同御史官。) 本年八月十九日送鎮撫司,九月十一日處決。妻王氏,年四十,帶幼女住兒配千戶喜孫為奴。父復初,年八十三,充軍。母郭氏,年八十一,隨住。男縝,年七歲,習匠,六年五月故;繼,年十四,習匠,永樂三年充軍,九年三月,問合收監聽決,見在。

名山卷藏

鬍子昭,字仲常,永川人。或曰子韶,字伯尚。方介富經術學於方孝孺,蜀獻王重之薦為訓導,累官刑部侍郎。壬午被誅,妻子發配為奴,父母八十餘充軍,男繼紹縝皆論死。子昭有弟子義亦以薦辟起家,歷山東僉事聞見死棄官避居丹稜。民家蜀獻王知而憐之,命剪髮隱於僧。子義曰:父母遺體不敢毀傷生,二子各年數歲,曰:嗟乎!吾兄無後天不絕胡氏。二子當免於難。遂棄去不知所終 。

民間故事

《騎竹馬的故事》 話說郵亭棠山下九龍塘邊的胡氏故宅出了一位高官叫鬍子昭,雖在京城做官,家眷卻沒有同行,仍住在老宅中。其妻王氏為人至孝,好生侍奉婆婆,晨昏定省未曾失禮。不料有一日,婆母郭氏卻發現她腰圍大起來,像懷孕模樣,不禁有疑。心想:兒子不在家,兒各自獨居,家中除工役使女外也從未有外人來過,兒媳怎會有此變化?但又不好說出來。­
那天正是朔望之日,心懷疑慮的郭氏睡不著,便到庭園散步。來到東廂王氏處,卻聽見室內有切切私語聲,郭氏不好發作,便回大堂坐等到天明。待王氏前來,婆母便劈頭問話。那王氏不好隱瞞,只好實言相告:“是仲常回來了。”郭氏不信,令其叫兒子出來,王氏卻告知鬍子昭已在天亮前回南京去了。­
棠山距南京千里之遙,鬍子昭怎么可能隨時來往?王氏見婆母不信,只好以實相告:原來鬍子昭在京為官清正,且孤身一人,難免孤單,有異人贈騎竹馬,供他每月朔望之日與妻相會。果然第二個月的朔望之日,鬍子昭又出現在棠山老宅王氏的房內。­
郭氏多時不見兒子,見兒子出現,自然是喜出望外。對於兒子騎竹馬來去如飛的事實,不禁童心大起,也要騎騎試試。鬍子昭十分為難:受贈竹馬時已被告知切不可另換它人騎行,否則就要失靈。但鬍子昭是個至孝之人,只好讓母親一試。誰知這一試,竹馬果然失靈了。鬍子昭只好找來一匹良馬,往南京趕去。­
棠山至南京千里迢迢,自然不是一天兩天能走到的,第二天早朝便要誤了點卯。眼見鬍子昭就要招罷官丟爵之責,當值日官點到鬍子昭大名之時,卻有時辰之神仿子昭之聲答到。如此天天如是,直到鬍子昭回京臨朝。­
相比之下,榮縣的傳說更多一些,大概是因為正史把榮縣當作鬍子昭的籍貫,而當地又再無一胡姓後人,所有關於鬍子昭的事情都以傳說的形式在當地民眾中流傳。
《雙獅伴讀》的故事。故事是母親在四川榮縣拜訪榮縣縣誌辦主任時聽他介紹的。­
傳說鬍子昭自小在東川書院長大,喜愛讀書,每天早上雞鳴即起,便在院子裡讀書。讀到太陽初升時,才有家僕起來,為他打來洗臉水。小鬍子昭便在院子裡洗臉。這時就著反射在水盆里的陽光,水中竟出現了兩頭金光閃閃的小獅子,在水中跳躍翻滾。小鬍子昭覺得好玩,伸手去捉,兩隻小獅子就在他的手邊跳來跳去,與他一起玩耍起來。小鬍子昭與獅子玩了好一會,直到水涼了,母親來叫他才罷手。洗過臉,小鬍子昭只覺得神清氣爽,讀什麼書都過目不忘,而且全然能夠理解。小鬍子昭於是和小獅子玩著了迷,每天都要在院子裡洗臉玩耍。父親胡復初覺得奇怪,小子昭每天早上洗臉洗半天,洗了以後就會聰明起來。一問之下才知道原因。原來是上界為保文曲星,特派兩隻獅子顯靈。小鬍子昭就在兩隻獅子的伴讀下,刻苦攻讀,很快四書五經就無一不通,天下大勢無一不曉,年紀輕輕便高中狀元,成為朝庭的高官。
《王夫人》的故事,鬍子昭的夫人王氏也出自讀書之家,祖上於唐末黃巢之亂時避亂入蜀,世代耕讀。王氏自幼就謙恭安靜 ,但 仕宦女兒身,手腳卻生得丫鬟一樣壯實,幼小年紀便可隨家人下地耕作。 有一天正值蜀中盛夏,王氏同父母在田中一道汗流浹背地勞作,臉上卻毫無倦色。王父稱奇說:“此女長成後定非尋常婦人。”鬍子昭家早就聽說王家有女勤勞賢惠,兩家就定下姻親,婚後王夫人對夫君舉案齊眉,對公婆勤謹孝順。後來鬍子昭成為入朝為官,然而胡家人仍然居住在榮縣,她雖成為地位尊貴的命婦人,但還是留在家鄉操持家務。天有不測風雲,燕王朱棣起兵造反,鬍子昭因反對朱棣篡位被殺害在南京。胡家人也都由老家榮縣押回南京,一家人悲痛地上了路。榮縣到南京,千里迢迢,山高路遠。胡家上有老下有小,風餐露宿,行走緩慢,常常受到押解差役的責打,王氏的鞋也磨破了,沿途都是她赤足印下的血跡。鬍子昭夫婦的慘烈觸動神仙,土地公不忍忠臣家眷殞命途中,便在王氏寬大的手腳上施了法術,王夫人終日將兒女、公婆輪流背在健壯的肩上,竟不費力。腳底生出了神奇的厚繭,踏過的地方,不論是泥濘荊棘還是崎嶇不平的地方,都會成為平坦的道路。一家人總算安然到達了南京。依照大律,鬍子昭的父母被發往甘肅充軍,大兒子被沒入官府做雜工,妻子王氏和次子繼兒、女兒住兒則被賞給功臣喜孫家做奴婢。喜孫奉朱棣命令,想害死鬍子昭家屬,就令他們在府中做最粗鄙的活兒,剋扣他們的口糧,不給他們衣物。這還不算,為了改變王氏的志節,將她配給府上下人做妻子。這對當時的婦女是莫大的恥辱,加之繁重卑賤的役使,王氏便欲自盡,但是為了將兒女撫養成人,還是順從下來為奴餘生。曾經的士族婦女綰起了高頂髻,穿著破舊衣裳光著腳板。王夫人把自己不多的糧食留給兒女,雖然不吃不喝,雙手卻有使不完的力氣,重活累活都能完成,雙腳走過的道路乾淨整潔。王氏同情和自己一樣落難的其他奴僕,時常代老弱者承擔勞役,雖然她已淪為婢女,但仍然像主子一樣受到下人們的尊敬,任勞任怨的王夫人就這樣度過了餘生。王氏死後 按照奴婢級別草草收葬,府中下人們湊錢買了棺槨,這位苦命的婦人,才算有了歸宿。
《金腦殼》­的故事,王氏臨終前囑託住兒,如果受到平反擺脫奴籍,務必將父親的屍骨安葬。原來,鬍子昭遇害後,他的屍身無人敢收,多日後才被有識之士偷偷葬在南京城外的雨花台,而鬍子昭的頭顱就此無蹤。朱棣的後人也知道鬍子昭忠心不二,死得其所,朱棣篡位理虧在先,朱棣死後便未深究此事。住兒長成後裝瘋賣傻誓死不嫁,後來住兒已經年逾七十,向主子提出乞骸骨(就是告老還鄉)。他的主人報知皇帝,皇帝可憐她父親鬍子昭死得悲壯,便便赦免了她的賤婢身份同意她返鄉,並帶鬍子昭的屍骨回鄉安葬。由於鬍子昭的頭顱已經無法找到,便用金子鑄造了一個金腦殼代替。胡住兒回到四川榮縣,將父親鬍子昭的屍骨葬在東川溝胡家壩。鬍子昭的墓里有價值萬金的金腦殼,這個訊息一傳十十傳百,便被一些肖小之徒得知。於是,便多次有盜墓賊來盜墓,尋找金腦殼,但卻個個空手而歸。據傳這是鬍子昭的忠魂附在了金腦殼上,使金腦殼通了靈。每當有人前來盜墓,金腦殼便會自己遁入後山。幾百年過去了,金腦殼仍然在鬍子昭墓里,沒人能偷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