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貞

高順貞

高順貞(1821-1874以後),清代女詩人。字德華,遷安人。嘉慶二十三年(1818)舉人高寄泉女。直隸知縣南直劉垂蔭繼室。同治十三年(1874)尚在世。著有《翠微軒詩鈔》二卷、《翠微軒詩稿》三卷。

基本介紹

  • 本名:高順貞
  • 別稱:德華夫人
  • 字號:德華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天津寶坻
  • 出生時間:1821
  • 去世時間:1874後
  • 主要作品:以律詩為主
  • 主要成就:《翠微軒詩鈔》二卷、《翠微軒詩稿》三卷
  • 性別:女
個人簡介,生平履歷,

個人簡介

高順貞(1821-1874以後),清代女詩人。字德華,遷安人。嘉慶二十三年(1818)舉人高寄泉女。直隸知縣南直劉垂蔭繼室。同治十三年(1874)尚在世。著有《翠微軒詩鈔》二卷、《翠微軒詩稿》三卷。

生平履歷

高順貞,字德華。清道光元年(公元一八二一年)出生於直隸寶坻(今天津寶坻)。祖父高占魁,字約齋。清乾隆丙午舉人。曾先後任霑化、冠縣知縣,因“廉其清慎以舊異”,旋升任濟寧州牧甫,後卒於濟南。父親高寄泉,字繼珩。寄籍寶坻。“茹古涵今,才優學博”,官至廣東省博茂場鹽課司大使,是清季道鹹時期較有名氣的詩人。一生寫出《培根齋詩抄》十二卷、《海天琴趣詞》一卷、《養淵堂文集》一卷等著作。兄高銘鼎、高銘盤,弟高銘鑒“皆能世其家學”,“而銘盤詩尤、尤著”。高銘盤著有《小蒼莨館詩抄》。
高順貞在父兄的教誨和薰陶下,除通讀五經四書、周禮、孝經等儒家經典外,對於先秦、漢、魏、晉、南北朝和唐宋大家的名著及史書、文獻通考等,無不熟悉。據《永平府志》記載,高順貞“幼聰慧,五六歲時,從其父兄問字,讀毛詩、女誡及唐宋詩,醇略皆上口。繼取其家所藏諸名家詩集,遍加翻閱,偶學拈韻,不待點訂,居然穩愜。”
高順貞出生的時候,正是清王朝的晚期,錯庸腐敗的道光皇帝,對內實行專制獨裁、血腥鎮壓的政策,對外則執行妥協動搖,喪樹辱國的方針。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封半殖民地的社會。使國家民族處在危如累卵的境況,人民大眾陷於水深火熱之中。高順貞當時曾親臨其境。她以詩人敏銳的觀察,用憤激之筆,用出了反映當時黑暗現實的篇什。
清同治四年(公元一八六五年)永平府為她。輯印的《疊翠軒詩集》初刻本已不存在。現存的同治十三年的《翠微軒詩集》版本,得詩一百二十五首。高順貞的詩曾得到當時江西著名詩人郭功敘的重視。“吾鄉太史操閨秀,可惜遺珠失此篇”。這是郭攻敘對當時太史蔡梅庵編選本朝閨秀詩一百家時,掛一漏萬,未能收進高順貞的詩而惋惜。
從高順貞存世的詩作看,她不僅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萬斛明珠流筆底”,“少游翻愧女郎詩”的才女,而且具有敏銳的政治眼光。她雖然出身於世宦閨秀,但對清朝統治者和那些專門魚肉鄉的的吏胥充滿著蔑視和憎惡,而對勞動人民則寄予深厚的同情。當時,她能寫出角及現實的詩篇是難能可貴的。
高順貞青少年時期,鴉片戰爭爆發了。腐敗無能的道光皇帝國英國主義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憂國憂民的高順貞為寄託對國家榮誤的痛切感慨,從閱讀史書發端,寫出了《讀全史宮詞》一詩:
閱遍興亡甘史中,
眼光如炬氣如虹。
褒譏別寓陽秋旨,
遺意真堪補國風。
作者仿佛 立於時空的高處,鳥瞰千萬年的滄桑變遷,表示了自己對歷史的見解。在清遷製造的文字獄的恐怖下,高順貞以“目光如炬”的遠見卓識,含蓄流暢的文字,直言不諱地指出,應從幾千年改朝換代的盛衰史中吸取經驗教訓,蕩滌和革除清朝統治者昏庸無道、荒淫奢侈等弊端,以端正國風這其中飽含著作者對時政的針砭。這首出手不凡,對現實挑戰的詩作繭自縛,很難構想會是出自一位仕宦閨秀的手筆。
面對清朝晚期政治的腐朽沒落,高順貞以鋒利的筆觸寫了一首七言詩《讀桃花扇傳奇》。借古諷今,對當時皇帝的矣奢淫逸、腐敗誤國的罪行進行抨擊:
鶯花窟里帝王家,
樂境渾忘日易斜。
一曲深宮歌燕子,
隋堤楊柳正飛花。
清議紛紛起禍胎,
閹兒得志氣如雷。
秦淮夜半打般歇,
宦黨重收復社來。
烽火綿延遍九州,
倉皇避亂一身游。
重來不見佳人面,
寂寞東風鎖畫樓。
南朝多少興亡事,
都供雲亭妙筆收。
一種傳奇千種恨,
桃花零落水東流。
高順貞的丈夫劉晨,字垂蔭,原籍江西人,是一位武官。鹹豐五年(公元一八五五年),她跟隨丈夫到居庸關戊邊,身任井臼,居住十載。居庸關是長城的重要關隘,形勢險要,向為要衝。詩人來到關塞,擴大了視野。這期間,可以說是詩人創作的豐收季節。現遺存的一百餘首詩,絕大部分是她的居庸關時的佳作。
高順貞來到居庸關後,正是太平天國的極盛時期。清朝皇帝為了撲滅太平天國農民革命運動的烈火,徵召全國軍兵,大動干戈,致使家人盪析離居的罪行。原詩是這樣的:
同氣兒兄弟,
飄零各一洲。
挑燈思夜雨,
對月怕登樓。
骨肉何時聚?
兵戈苦未修。
離情消不得,
歸雁又新秋。
詩中開言即控拆了因清廷傾全國之兵去鎮壓太平天國,兵戈連年不休,致使一家人不得團聚。接著,詩人又描寫了統治者鎮壓太平天國給黎民百姓帶來的深重災難。現舉詩中一首為例:
極目滄桑感,
南天夕照中。
田廬歸劫火,
親故化沙蟲。
作受因難料,
家鄉信不能。
何時息兵戈?
搔首問蒼穹。
這是一首感情豐富的詩,主要是作者因久居客地,思親、思鄉的苦悶情緒。表現了對清朝統治下黑暗現實的絕望和憤慨的心情。
同治四年,詩人寫了一首富有人情味的篇什《贈外》:
不為謀衣食,
嚴冬詎遠遊。
君雖慣行役。
妾豈願封侯。
看劍心愈壯,
聞雞志定酬。
燈花連夜報,
歸騎莫淹留。
這首五言詩,寫得十分通俗,層次清楚,內容豐富。詩人開篇寫出丈夫奉命到居庸關外冰封雪飄的塞北出征的戎馬生涯的艱辛,立功邊關的不易,都是為了妻兒謀衣食。接著又寫出了不願丈夫立拜相封侯之奇功,和寒夜獨對孤燈盼丈夫歸來的特定環境中複雜的心理狀態,寫得那么純真,那么委婉,那么姜涼。從而立體地、多側面地反映了詩人思夫的真摯情感。全詩意境深遠,親切感人。從詩句的內涵感情到表現形式,讀了之後,覺得它情意纏綿,味道雋永。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
《初度寄懷諸兄》詩作,是反映當時戊邊的將士級隨軍家屬的塞上深幽谷過著艱辛清苦生活的真實寫照。她為丈夫的仕途坎坷,被長期派到居庸關戊邊,境況窘迫而鳴不平。詩的原文是:
宦況頻年類轉蓬,
又司管鑰萬山中。
一關冷抱聞於鶴,
八口飢驅瘠似鴻。
酒可澆愁拼盡醉,
詩緣遺興不求工。
現實在清貧生活,使詩人消沉潦倒,詩中帶有濃厚的悲涼情調。接著詩人又寫道:
北溟振翩輸黃鵠,
刷羽南天待好風。
首句與尾句,從現實到幻想相互照應,恰到好處。反映了作者那種憧憬美好未來而不能付諸實現的悲觀情緒。
同治五年(公元一八六四年),詩人又隨丈夫“捧檄”到昌平(州)。當時,這裡的一場百年罕見的蝗災,震撼著她的心靈。試看她的《題昌平呂蓮舫刺史捕蝗圖代外作》一詩:
捕蝗之弊傳有唐,
官符如火催下鄉。
鵝鴨既盡田苗荒,
吏胥擾擾紛如蝗。
詩人採用比的手法,一針見血地指出,那些擾民傷民,魚肉鄉里的吏胥比蝗蟲災害更為嚴重,適以表明她對蝗災人禍感同身受是與農民情感相通的。她如實地反映當時災區的現狀,真是淋漓盡致。讀起來令人觸目驚心,並為之氣憤不已。
高順貞還創作了一些反映勞動人民辛勤作的一年,“要求安,先為官”,而收穫的穀物向統治者納糧交租後,過著饑寒交迫的詩作。詩人在昌平寫的《贈外》詩篇,質樸明快地表述了“衰生民之多艱”的悲天憫人之作,
驅車過大田,
永晝日當午。
憫彼田中人,
耘作何辛苦。
春耕方播種,
鋤苗需夏雨。
秋風禾黍登,
輸納入官府。
不辭力穡勤,
免受催租侮。
這首詩作,是她跟隨丈夫“捧檄”從居庸關出發,徑南口而至住所昌平的紀程實錄感。接著詩人以辛辣的筆鋒揭露了達官顯宦們置黎民百姓於不顧,紙醉金迷的糜爛生活,詩中寫道:
何故華堂中,
日夜事歌舞。
閒坐雜娼優,
歡晏聚朋伍,
灑盡付纏頭,
青蚨那能數。
青樓一夕歌,
中人產一戶。
詩人從正面描寫了掙扎在飢餓死亡線上的黎民百姓,深刻地揭露了建築的百姓苦難基礎上統治者們的驕奢淫侈,當時社會上這種貧富懸殊的不平現象,躍然紙上。這是多么鮮明的對照啊!詩人報發了對百姓憐憫同情,對統治者厭惡痛恨,正是她長期客居異地,生活清貧之遭際情感的凝聚與升華。
女詩人高順貞一生寫下了不少的具有時代印記的詩篇。然而,高順貞其人,其其作品,卻鮮為世人所知,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著手對這位女詩人的研究,給予她在文學史上應有的評價,無疑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