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十味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良姜十味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外台秘要方》卷二十五引《許仁則方》。主治腸胃中冷熱不調,病根痼結,諸痢暫愈還發。

基本介紹

  • 名稱:高良姜十味散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方義,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高良姜、細辛、黃耆、白朮、苦參各五兩,丁香二兩,人參、乾薑各四兩,豆蔻子三兩,赤石脂六兩。

用法用量

上為散。先服附子等六昧湯以利之後,初服一方寸匕,以飲下之,稍稍加至二三匕,一日二次。

主治

腸胃中冷熱不調,病根痼結,諸痢暫愈還發。

方義

本方主治證乃久痢脾胃虛寒,臟腑損傷,大腸不固者。治當健脾益氣,溫中散寒,澀腸固脫。方以黃芪大補元氣,健脾昇陽;高良姜溫中散寒止痛,共為君藥。乾薑、細辛溫里散寒止痛;人參大補元氣,白朮健脾燥濕,合而為臣。佐以丁香溫腎助陽,降逆和中;肉豆蔻溫中行氣,澀腸止泄;赤石脂澀腸止痢,苦參苦寒,燥濕解毒止痢。諸藥合用,重在溫補中焦,且澀中有通,使補澀而不滯;同時,又寒熱並用,以邪正兼顧,相反相成。諸藥合用可治腸胃中冷熱不調,病根痼結,諸痢暫愈還發。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論:
1、《外台秘要方》:“豆蔻子、丁香各三兩,細辛、附子(炮)、乾薑各四兩,人參、黃耆各五兩,赤石脂六兩,上藥搗篩為散,以飲下之,初服一方寸匕,日再,稍稍加至二三匕良。忌生蔥、豬肉、冷水。又前件諸痢,患無新舊,如藥療之,暫瘥還發,此即縱以新藥止之,終存其根。本由腸胃中冷熱不調,病根固結,必須湯藥滌之,以泄病勢。痢後更以藥物補助之,有此候者,宜依後附子等六味湯以利之,後服高良姜十味散以補之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