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牆裡的官員們

9月20日,央視《新聞調查》播出節目《高牆裡的官員們》,透過鏡頭,揭秘了落馬官員在監獄裡的生活狀態。

簡介,四個變化,

簡介

9月20日,央視《新聞調查》播出節目《高牆裡的官員們》,透過鏡頭,揭秘了落馬官員在監獄裡的生活狀態。節目的主人公是羅蔭國和朱育英,曾分別擔任過廣東茂名市委書記和茂名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都因貪腐入獄。他們所在的廣東陽江監獄,關押了200多名職務犯罪服刑人員,這些人都曾經身居高位,是主政一方的領導幹部、公務人員,如今卻成為一介囚徒。進入高牆裡的他們,有什麼變化。

四個變化

形象變了
鏡頭中,羅蔭國和朱育英都理了光頭、穿著囚服,與他們在台上任職時判若兩人。這些職務犯罪服刑人員與其他犯人一樣,住在12—14個人的監室里,每天早上起床要學習,要熟記、背牢服刑人員的38條行為規範。
羅蔭國入獄已有七八個月的時間,自稱已經適應了監獄的環境。他對記者說,在監獄裡的生活與之前的“記憶環境”是天地之別,說到底就是人失去自由之後帶來的痛苦,而這種痛苦會伴隨整個服刑期間。
稱呼變了
去年,廣東監獄管理部門為了避免對職務犯罪服刑人員“打招呼”、“找關係”等情況,決定將他們進行集中關押、嚴加管理,避免不正之風。正是由於集中關押,所以在羅蔭國所在監區,有許多人都曾是他的部下。
羅蔭國在落馬後,曾經供出100多位處級以上官員,其中就包括朱育英。朱育英與羅蔭國的監室靠近,經常碰到面。他說,見面打招呼,我喊他“老羅”,他叫我“老朱”,我們也不會聊過去貪腐、犯罪的話題。
羅蔭國似乎也早就習慣了這種稱呼和話題,他說,在監獄裡只談生活,既來之則安之。
工作變了
勞動改造,就是犯人的“工作”。在車間裡,羅蔭國、朱育英同其他普通刑犯一樣在彩燈製造流水線上作業。羅蔭國說,他的任務就是往小燈泡里裝燈絲,一開始每天只能做1000個,現在能做到4000個了。他還說,這種工作以前沒有乾過,稍有不慎,燈絲就會扎進手裡,很疼,不過現在已經熟練了。
今年已經63歲的朱育英是老花眼,還患有嚴重的糖尿病,所以他的任務量較少,每天做2000個。即使這樣,對於他來說,這項工作還是有些吃力,有時為了完成任務,甚至連廁所都不去。他對記者說,任務一定要完成,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嘉獎。
愛好變了
在陽江監獄,每個犯人每個月可以有500元的零花錢,羅蔭國之前多用來買煙。可他最近把煙戒了,錢都用來買書。他對國學的書籍情有獨鐘,書架上擺著《品國學》等書,還認真做了筆記。
記者翻看了他的筆記本,發現他記錄了《季羨林隨想錄》的一段《不完滿的人生》。羅蔭國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說,“對,不完滿才是人生”。
在監獄裡,一周六天勞動,周日是休息日,犯人可以參加興趣活動。在書法興趣班裡,基本上都是職務犯罪服刑人員參加。在記者採訪時,另外一名職務犯罪服刑人員姚志方寫了一幅字“志士不飲盜泉,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他自我感嘆說,有點晚了,但是能亡羊補牢。改造好,重新做人,還是給自己一個安慰,一個歸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