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渡鎮

高渡鎮

高渡鎮隸屬於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地處泗陽縣最南端,位於洪澤湖的北岸、成子湖的東岸,東鄰裴圩鎮、北接盧集鎮、南臨洪澤湖、西靠成子湖、湖岸線長36公里,鎮域面積52.71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面積36019畝,全鎮總人口28514人(2017年),轄8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涉湖就有7個村,有一個專業漁業村,有專業捕撈漁民582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渡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
  • 地理位置:泗陽縣最南端
  • 面積:52.71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28514人(2017年) 
  • 耕地面積:36019畝
簡介,歷史文化,集鎮建設,

簡介

歷史上當洪水漫溢之時,凡往來盱眙、泗洪者皆由此渡河。曾有高姓者操舟以渡為業,故稱高家渡,後簡稱高渡,沿襲至今未變。
高渡鎮
全鎮轄8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13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8514人(2017年)。鎮域面積52.71平方千米(2017年),可耕地面積36019畝,現有水產養殖面積3.5萬畝,尚有可開發水面面積近10萬畝。2005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75億元,財政收入90.2萬元,全社會5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850萬元,列統企業增加值175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95元。

歷史文化

高渡是泗陽縣最南面的一個鄉鎮。東面以高松河為界與裴圩鎮分開;北面與盧集鎮接壤;西面是成子河,隔河相望是泗洪縣;南面是中國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澤湖,隔湖相望的是盱眙的老子山。
高渡是由曾嘴、曹嘴、周崗嘴、高渡嘴等崗嶺組成。這些崗嶺像一條條巨龍伸入湖中戲水,形成一座座湖中半島。據考證,這些崗嶺是由宿遷馬陵山延伸而來,歷史悠久, 文化底蘊深厚,境內有多處歷史典故和文化遺產。
據地方志記載,宋時驛站及吳家牌坊舊址就在吳家勒,即吳勒村。一九七四年當地民眾興修水利時,在南坡發現古井一口,上面用石板蓋嚴,井壁都是用古磚壘砌而成。經挖掘,深約三丈有餘,井內挖出鹿茸、煉丹用的鐵鍋以及各種古幣不計其數。剛一停挖,泉水立即湧出。泉水清澈透明,甜綿可口。周圍民眾常飲此水,健康長壽,百病皆無。時間長了,此井被傳為神井,泉水被奉為仙水。一傳十,十傳百,每天來此取水的人絡繹不絕。
井的西南有一條古道,舊稱驛馬路,就是通往石花縣城的驛站路。
石花縣城,遠在明朝中期已被洪水淹沒,舊址就在高渡半島西南約十華里處的湖中。水少時,城門樓還露出過水麵。
沿著通湖公路向南一公里處,有座土墩,高三丈有餘,占地三畝多,這就是鮑家墩。鮑家墩的謎至今還沒有被解開。當地民眾把它看作仙墩。相傳很早以前, 當地居民遇事什麼的,需要東西,只要頭天晚上在墩前燒一炷香,磕上幾個頭,虔誠禱告,第二天到墩前去取, 所需的東西應有盡有。時間長了,有人失信,只借不還,再禱告也就不靈了。
鎮東有個湖,方圓不到二十里,周圍高,中間低,是個標準式的小型盆地,這就是孫湖。一九五八年全民找礦產,有專家來過這裡,考察後說湖下埋有煤和天然氣。孫湖也有一段神話傳說,是跟孫湖的名字有關聯。
相傳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常常偷吃太上老君的仙丹。太上老君因奈何不了他,就偷偷將煉丹爐運到盱眙一個山洞裡。孫悟空好長時間吃不到老君煉的仙丹,就四處尋找。有一天,他駕雲來到盱眙上空,發現下面有一股青煙,又聞到仙丹的香味,於是就立刻降下雲頭,鑽進洞裡,看見老君正在煉丹,氣得火冒三丈,立刻將爐砸得稀巴爛,把缽子提起來向東北方向扔去,落下來便形成一個湖,人們叫它孫湖。
傳說,清乾隆年間,宮廷中有位格格,名叫燕娥,不滿包辦婚姻,與一舉子私奔,東躲西藏,最後來到高渡,買條木船,泛舟於湖中,過著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可惜,好景不長,終於被宮廷派的人找到了,格格燕娥寧死不屈,不願回去, 於是她跳入湖中———死了。 為了維護皇家的尊嚴,沒有將那位格格運回皇宮埋葬,就將她埋在湖邊濕地上, 後來水漲了,就被淹沒了,當水退時,還能看見格格的墓。
高渡自古以來,就是通往泗洪的渡口,很早以前有一高姓父子,在此執篙擺渡,故稱高家渡,簡稱高渡。
抗日戰爭時期,彭雪峰將軍率領四師,轉戰湖東湖西,曾在趙家小溝渡過湖,當地人就把趙家小溝稱為將軍渡。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兵工廠就設在高渡村趙家莊。當地民眾,紛紛將家中準備蓋房子,打棺材用的木料以及能用的鋼鐵送往工兵廠,製造槍炮子彈,支援前方打鬼子。
南灘村貧民出身的周玉行,國中畢業後,家庭勸他學醫,親友勸他從商。但他毅然選擇了從軍。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後,英勇善戰,屢立戰功,歷任戰士、排長、營長。淮海戰役中,親自抱起炸藥,去炸敵人的碉堡壯烈犧牲。犧牲時年僅二十八歲。
一九四六年農曆八月十五至一九四七年正月十五,我地方政府區委書記袁如發,區長薛勝寶率領地方武裝到湖邊蘆葦盪里,與敵人展開游擊戰爭,堅持數月,後因彈盡糧絕,戰死在高渡。敵人將他的頭顱砍下,送到新集街示眾。他死後,仍然雙目圓睜,咬牙切齒。他們無畏的精神及英雄的品質無愧為高渡人民的優秀兒女。
一九四七年正月十五,我們撤退山東的部分地方幹部,在馮玉同、王繼紹等率領下,星夜趕回高渡火燒孫大門,活捉國民黨鄉長孫玉林,結束了國民黨反動派在高渡的統治,從此人民翻身得解放。
解放戰爭時期,高渡人民自發組織小車隊,擔架隊到前方運送糧食、草料。搶救傷員,跟隨大軍轉戰南北,為解放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高渡的文化底蘊深厚,自然景觀非常奇特。高渡嘴到曹嘴之間,遼闊的湖面,常常出現海市蜃樓奇觀,當地民眾都說這是石花縣城再現,而且說是三年兩遍現。說明出現的次數很多。我就親眼看見過這種奇觀,海市蜃樓出現時, 湖邊就像一座城市,樓台亭閣,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或明或暗,時隱時現,有時像放電影一樣,還有點晃動。前後經歷幾分鐘乃至幾十分鐘。奇觀之後,湖邊依然如舊。
高渡的飲食文化也非常豐富,鮮魚鍋貼,人人會做,人人歡吃,遠近聞名,湖水煮湖魚,熬出的湯又白又濃,味道好極了,營養超過牛奶。
相傳,乾隆皇帝微服私訪來過高渡,東走走西看看,回到鎮上已是掌燈時刻,幾家大的飯店已經關門。回頭見鎮西方, 有家飯店燈還亮著。這家飯店主人叫陳大四, 一見來客,就熱情接進去。就問:客官想要點什麼?乾隆爺的隨從答道:有什麼好酒好菜儘管端上來。陳大四一聽口氣,知道來頭不小。心想不是大官就是富商。就拿出最好的湖鮮, 使出看家本領,做好四菜一湯, 並送上一壺洋河老酒。第一道菜是油炸青蝦;第二道菜是蟹黃豆腐; 第三道菜是紅燒鯉魚;第四道菜是清蒸老鱉,湯是水煮鯽魚湯。吃得飯是菱角米下稀飯,玉米面鍋貼。乾隆爺因吃得太多,幾次揉肚子,連聲稱讚好酒好菜好飯。乾隆爺回宮以後,山珍海味吃膩了,想起在高渡吃的那些。就叫御廚師去做,御廚師不管怎樣認真,也做不出乾隆滿意的飯菜。 據說因此還殺了幾位廚師。追其究竟,為什麼這些御廚師不如陳大四呢? 因為陳大四不但手藝高,更重要的是洪澤湖產的湖鮮及湖中甘泉。御廚師手藝再高,缺少這些基本條件,怎么會做得出來呢?
高渡有曾嘴,曹嘴,周崗嘴等半島伸入湖中,湖岸線蜿蜒曲折。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湖岸約 70 華里,湖邊濕地遼闊,水草茂盛,眺望湖面,清凌凌的水,水面上白帆點點,百舸爭流;岸邊牛羊成群,天空中魚鷹,百靈鳥展翅翱翔,放聲歌唱,如詩如畫。
高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盛產小麥、水稻、玉米、山芋,西瓜。高渡山芋,紅皮黃心,一直銷到南京,高渡西瓜,綠皮紅瓤,哪位見了都想嘗。高渡湖面寬廣,水域遼闊,水質優美,盛產龍蝦、螃蟹、青蝦、銀魚等各種水產,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遊玩度假的聖地。解放前,由於政府腐敗,地主惡霸、土匪橫行,水災、旱災、蟲災年年發生,這樣好的一方水土卻養育不了這一方人。
民國二十年發大水,莊稼被淹,房屋倒塌,災後人們饑寒交迫,流離失所,四處逃荒要飯,餓死凍死的人不計其數。解放後,黨和政府領導人民興修水利,根治蝗災,先後開挖高松河,顏勒溝,肖家大溝等大中型河流數十條,築灌溉渠道數十里,造電力排灌站多處,做到澇能排,旱能灌,基本根治了水災旱災,人民生活得到了保證。
改革開放以後,高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高公路從境內穿越,公車每五分鐘就有一個班次,村村通上水泥路,家家戶戶都用上電燈電話,人民豐衣足食已初具小康水平,南灘、王集、高邱等居民點已初步形成, 高樓林立,排列有序,農村城市化已基本實現。

集鎮建設

高渡鎮圍繞打造新型康居鎮的目標定位,紮實推進新社區、新園區、新環境、新生活“四新”工程,取得了明顯成效。濱湖豪庭項目規劃總面積3.75公頃,建築總面積為4.9萬平方米,容積率1.31,建築密度34.7%,綠化率高達32%,抗震等級為7級。住宅以4層、商鋪以2層為主,二層商鋪的商住樓採用全框架結構,住宅樓採用磚混結構。整體設計理念為現代建築風格,精心設計出多種豐富的戶型,居住區內部交通便利,道路前後貫通完善。有休閒綠茵、景觀燈、寬頻、有線電視監控等配套設施,物業管理全方位跟蹤服務。其功能定位為商貿金融、休閒娛樂、居住等於一體的服務於全鎮的商業居住核心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