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樹楷(Business Objects全球副總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樹楷是Business Objects的全球副總裁。參加了2005年9月11日悉尼馬拉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樹楷
  • 性別:男
  • 民族:漢族
  • 國籍中國
  • 職業:商業
相關內容,悉尼馬拉松,工作生活平衡,

相關內容

為了將人生從失衡的軌道上拯救出來,高樹楷踏上了馬拉松的漫長跑道
幻燈片上,展示的是一個男子在各種場景下的奔跑情形,跑步機上、馬路邊、運動場上……從2004年11月至今,他跑過的路程已經超過1000公里。
這個不停奔跑著的男子叫高樹楷。僅僅從身份看,身為全球最大的商務智慧型解決方案提供商Business Objects的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你會把他與某種高深的技術和管理理論聯繫在一起。但實際上,他是那種你見上一眼就被咬定是行伍出身的人,向上直立的頭髮夾雜著些許白絲,方方的臉龐上總是帶著憨憨的笑容,但它也可能在一秒時間內嚴肅得讓你心生幾分膽怯。
“你不覺得你有點像某個著名的電影角色嗎?比如說阿甘?”
“我喜歡這部片子,前後看了四遍。”
“那它給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麼?”
跑步。不停地跑。”
“那你認為自己和他最像的是哪點?”
“簡單。”
“你從他那裡學到什麼?”
“善知行止。”
“那你何時會停下來?”
“到了該‘止’的時候。”典型的阿甘式的回答。

悉尼馬拉松

2005年9月11日,在澳大利亞東海岸,悉尼城到著名的邦迪海灘之間,超過6萬名的世界馬拉松愛好者(其中甚至包括一部分傷殘人士)匯集到這裡,參加一年一度的馬拉松大賽。高樹楷和他身懷六甲的太太就藏身在人流之中,他的編號是1109。
比賽開始後,兩個最不受歡迎的“意外”(下雨和天熱)都發生了。不過信奉“既來之則安之”的高還是成為最終跑完全程(約45公里)的2000餘名隊員中的一員,這一次他連續跑了大約4個半小時。
“5個小時就算合格了,而4個小時就算不錯的成績,所以我是夾在中間。”高樹楷顯然對自己的成績感到滿意。據他講,賽前他的目標就是跑完全程,“而且跑完後還是能夠健康開心的活著”。當然,這期間他不時自己嚇自己的那些念頭,比如腿突然抽筋,或者雙腳因為長時間處於潮濕之中而爛掉,等等,事後倒成為他回憶的上好作料。
悉尼回來半年以後,高樹楷迎來了職業生涯的又一個高峰:從Oracle公司亞太區負責套用產品渠道業務的副總裁轉任Business Objects的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開始全面管理一家跨國公司的大中華區業務。甚至連著名安全軟體公司賽門鐵克的前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鄭裕慶也心甘情願成為他的副手。
“與他(高樹楷)打交道很簡單,他是典型的大智若愚的那種人,對手下很放權,精力旺盛,而且願意幫你解決問題。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都屬於同一類人,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都看得很重。”鄭裕慶在從美國給記者打來電話時這樣說。起初鄭的正式角色是大中華區銷售總監,而現在也升為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提起高跑馬拉松的事,鄭裕慶很是佩服高樹楷,羨慕之餘,仍然覺得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2006年6月,法國諾曼第芒什海岸邊舉行了一年一度的馬拉松比賽,高樹楷缺席了這個他喜歡的比賽。“這次缺席是值得的!”因為他的太太(也是他跑馬拉松的全職“助手”)剛剛為他生了一個重達8磅7安士的女兒。

工作生活平衡

對高樹楷而言,馬拉松實際帶給他的更多。他發現在開始馬拉松後的這段時間,工作效率非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更高了。“因為我的精力更加充沛,思路更加開闊。”他如此分析。他甚至認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就是一場馬拉松。在IBM的12年間,他的職位上升是“不快也不慢”,他總是每到一個新的崗位,都會堅持學習,然後做出自己的創新,然後得到提升。
“保持一個平常心態,努力過好每一分鐘做好每一件事非常重要,過於急功近利有時適得其反,這正是馬拉松精神的精髓。”他不認為自己是那種天生就能成大事的人,儘管小時候他曾決定在30歲前成為百萬富翁,但到了20多歲後他發現這是沒譜的事。有一點他想說但沒說:只要你有馬拉松精神,隨著時間的累積效應,普通人也能變得不再那么普通。
出生在香港的高樹楷在美國念完本科和碩士,並在加拿大多倫多的IBM分部開始他的職業生涯,在12年後成為IBM中國區負責保險和證券業的總經理,而在加盟Business Objects前,他已是Oracle亞太區負責套用產品渠道業務的副總裁。但在到此為止的整個職業生涯期間,高樹楷始終保持了從容以對的狀態,一定會在業餘給自己安排一些活動,比如他一度代表香港賽馬會打打壁球,每周都要抽出一個晚上出去打公開賽,周六、周日還要練球。
“這樣生活就平衡一點,生活就有點寄託。”高樹楷介紹說,像他這樣在運動中尋求平衡的在商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風氣。他的前老闆——Oracle創始人埃里森就是一個出色的帆船運動員,美國富豪福塞特是有名的探險家,eBay CEO梅格·惠特曼在普林斯頓大學期間就是曲棍球運動員,著名管理學教授史蒂芬·P·羅賓斯是世界教師田徑賽短跑(50-54歲)冠軍獲得者,並打破或平了多項世界記錄。
但在經濟快速增長的中國內地則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在這裡,大老闆和大CEO仍然忙著賺更多的錢,至於業餘活動,最多也就停留在打高爾夫的階段,“王石爬山”在過去的許多年一直被當作一件稀奇事。
高樹楷很快也體驗到了這種質的差異及其內在根源。5年前,因為工作需要,他第一次來到中國內地並安家上海。此前主要活動範圍僅限美國、新加坡、韓國、香港這些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的他,很快就感到中國滾滾向前的經濟激情施加在老闆和CEO們頭上的緊箍咒。
“在中國真的很辛苦,有很多的生意要跑,有很多關係要疏通,有很多的知識要學,尤其是身處以節奏快著稱的IT行業。”接下來將近3年,所有業餘的活動都中斷了,他成為隨著經濟潮流匍匐前行的人們中的一員。曾經生龍活虎的他感到自己越來越面臨力不從心的折磨,生活進入一個痛苦的失衡期。
2004年10月底,在和一個朋友聚會時,高樹楷和朋友不約而同談到了心理狀況和身體健康。“再也不能這樣了,必須有所改變!”高樹楷選擇了馬拉松——這個最需要方法、準備和毅力的挑戰。
高樹楷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我當時的體質根本跑不了馬拉松,跑10分鐘15分鐘都辛苦,何況是4、5個小時!”但這有什麼要緊的呢。他認為自己並不缺方法和毅力,需要的只是做好準備。
從2004年11月開始,高樹楷先做“恢復體能”的跑步訓練,每次只能跑10-15分鐘,後來慢慢增加跑步時間。在參加悉尼馬拉松比賽前,他開始採取短一中一長的訓練搭配,分別跑30分鐘,45分鐘和一個小時,而在2005年7、8兩個月,最長的一次可能要延續兩到三個小時。
“很多時候的確想放棄,或者私下裡說服自己,明年再來吧,因為我還要工作,當時負責整個亞太區,今天可能在澳大利亞,明天又可能到了印度,而過兩天又得去韓國。但我知道我不能,因為是我給自己確立了這個目標。”如果某一段時間在外地出差沒法跑,他回上海後一定會想辦法把“任務”補上。
就這樣跑啊跑啊,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高樹楷跑過的路程已經超過1000公里。而現在,他正實施一項雄心勃勃的計畫,就是不但將馬拉松的文化帶入到他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還要讓它影響身邊所有人。他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員工辦了健身卡,並在辦公室里裝了一台桌球桌,以供員工調劑身心之用。
“你還跑下去嗎?”記者最後問道。
“會的。”高樹楷說。他現在依然每周跑四次,三短一長,分別為30分鐘和60分鐘,以此來保持身體的狀態。他打算明年又開始參加比賽,並爭取將成績提高到4個小時以內,因為那時他的女兒也大一些了,他的太太就可以有更多時間和他一起分享整個過程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