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忠(美國丹佛大學(University of Denver) 教授)

高文忠,博士,美國丹佛大學(University of Denver) 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北大學兼職教授。1968年生,1988年於西北工業大學獲學士學位,1991年在東北大學獲碩士學位, 1997年東北大學獲博士學位,隨後留學美國,主要研究方向為風力發電, 可再生能源, 燃料電池, 混合電動汽車, 電氣傳動,自動控制,電力系統,電力電子,計算機建模與仿真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文忠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灤縣趙家莊 
  • 出生日期:1968年
  • 職業:美國丹佛大學 
  • 畢業院校:西北工業大學
  • 主要成就:國際電氣電子學會高級會員
  • 性別:男
  • 學位:博士
  • 職稱:教授
  • 兼職: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學會學報 編輯
  • 主要研究方向:風力發電, 可再生能源
社會兼職及學術活動,全國勞動模範,

社會兼職及學術活動

現任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學會(IEEE)可持續能源系統學報 (IEEE Transactions on Sustainable Energy) 編輯,能量轉換學報、電力系統學報、智慧型電網學報等10多種國際學術期刊的審稿人。多次被美國自然科學基金、美國能源部、加拿大自然科學與工程研究基金聘請為基金項目專家評審團成員。
2003年6月至今,任國際電氣電子學會高級會員,Sigma Xi 和 Eta Kappa Nu 成員,IEEE Power and Energy Society 教育委員會成員。
曾擔任國際學術會議2009 IEEE Vehicular Power and Propulsion Conference(held in Dearborn, Michigan, USA, September 7-11, 2009)的組委會主席之一。
並將於2012年7月作為會議主席承辦IEEE Symposium - Power Electronics and Machines in Wind Applications。

全國勞動模範

高文忠,全國勞動模範,被稱為唐家莊礦十年不倒的紅旗,出席全國先進生產者會議、群英會代表。
高文忠,男,1927年3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國小文化,原籍灤縣趙家莊,1943年入礦,1951年1月至1961年7月在開灤唐家莊礦採煤四區任康拜因司機、割煤機司機組長,1983年12月退休。
1951年1月,高文忠到開灤唐家莊礦採煤四區當工人。在黨組織的培養教育下,他的政治思想覺悟不斷提高,工作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經常認真鑽研改進術,把一切精力都用在煤炭事業上。他領導的割煤小組,無論遇到地質條件變
化多么複雜的回採工作面,都能叫康拜因暢通無阻,確保正規循環和生產任務的完成。
1953年,他在4070掌工作時,由於這個掌子地質條件不好,頂板非常破碎,180米的采面每隔10米就有一道底鼓和強壓,並且還經常碰到沙粒鍋,在這樣的條件下使用康拜因,他提出要走正常循環。起初有人反對說,不用走雙循環,就是走單循環也不可能。高文忠聽了這話以後,沒有在困難面前低頭,他表示說,條件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我們堅定信心,雙循環一定能實現。他這種敢於向困難作鬥爭的頑強意志,得到了黨支部的支持,他更加堅定了信心,經過試驗,不但使上了康拜因,而且走上了雙循環,日產煤由500噸提高到1200噸,受到了礦領導的嘉獎。
1954年,高文忠小組在4070掌四面使用割煤機割煤時,割煤機截床1.8米,日產原煤只有400-500噸左右。他想如果把截床加長,一定可以提高效率。他把這個想法向黨組織作了匯報,礦領導馬上讓他著手試驗,由他自己畫出加長截床的圖樣,將原來的1.8米截床加長到3.2米,改造以後,拿到掌上試驗,剛一實驗就發生了問題,主要是因為煤層軟,煤塵飛揚,電動機發熱,速度越來越慢。高文忠認真分析查找原因,經過一連幾天的刻苦鑽研,終於找出由於刀齒多、煤層軟、阻力大影響生產的原因,並對刀齒進行改造,使截煤阻力大大減少,由原來的每班截煤30米提高到80米,提高效率兩倍多,在薄煤層中創造了日產千噸的新紀錄。
1959年8至9月,他們小組被調到4199荊笆分層掌板層採煤,采面是入山窯,康拜因割煤有丟底的現象,當時考慮非側割不行,於是他把這個問題當成一個課題提出和大家共同研究。經大家分析研究,採取了刨截盤窩,機身外墊板的方法,使機身下扎,成功地解決了丟煤底的問題。一次采面遇到一個5米多長的底鼓,將原來1.4米高的煤層壓到0.4米,起初由兩個專人處理才不影響循環,以後經過他和大家研究,採用開快車,多加油割過去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處理底鼓的效率,過去兩人一班的工作量,這回只要30分鐘就可以完成。在上層採煤結束後,他們小組又轉到荊笆下層開採。在荊笆下層採煤,不但他們小組從沒做過,就連礦上也沒聽說過。他想先進經驗都是人創造出來的,只要苦鑽研就會有成功。開始截煤時,碰到上層柱腿時常造成冒頂,將康拜因壓位、每班割煤只能割七米。對此,有些人說風涼話,淨擺弄這新玩藝,完不成任務怎么辦?在黨組織的大力支持下,他沒向困難低頭,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結果研究出使用丈二大板提前打好托梁,康拜因割煤後,抓緊打臨時支柱,控制頂板的辦法,保證了正規循環。在他的帶動下,他們小組1959年以來繼續創造了雙柱一鞋,雙柱代密集、長截盤、炮震割煤、自作割煤機道等多種技術革新項目,加快了循環速度。
在採煤工作中,由於他創出優異成績,黨和民眾給予他很大榮譽。1951年至1955年曾連續被評為礦區、市、省級勞動模範,1956年4月出席了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會議,1959年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並出席了全國群英代表大會。當時被稱為唐家莊礦一面十年不倒的紅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