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岳村

高岳村

高岳村歷史上亦稱大鑿。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潘渡鄉的西北部,在全縣最高山缺鼻峰的南麓,北與蓼沿赤石村交界,西南與塘坂毗鄰,海拔120米,村落地處峽谷之中,四面環山,總面積17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岳村
  • 別名:大鑿
  • 地理位置:福建省福州市潘渡鄉的西北部
  • 面積:17平方公里
  • 人口:1004人
  • 海拔:120米
  • 生活來源:主要依靠農業及外出務工
簡介,村基本情況,主要做法及成效,選派掛鈎單位幫扶情況,工作體會,對推進第三批駐村工作的意見建議,地圖信息,

簡介

距鄉駐地23公里,距縣城40公里。清代以前均屬太平鄉安仁上中里;民國初屬溪港自治區,民國18年(1929年)設定第四區高岳鄉,民國23年曾是土地革命的老蘇區,建立過鄉蘇維埃政權,民國24年以後屬第一區署潘渡聯保高岳保、第二區溪港鄉高岳保、小滄鄉高岳保。
1950年起,先後屬高岳鄉、潘渡區、坡西鄉、上游(後改坡西)公社,1960年1月為潘渡公社高岳大隊。1961年析出塘坂和赤石大隊。
1984年6月改為高岳村民委員會,設11個村民小組。現今全村246戶、1004人,其中,畲族100戶、422人,占42%。畲族居民主要分布雷拍石、大侖、官頭等自然村。
1986年後,各級政府先後扶持20多萬元資金,改善公路、電力等基礎設施,支持教育文化事業,經濟逐步發展。
2000年,全村耕地面積1154宙(其中水田1019畝、旱地135畝),糧食總產量去874噸;山林面積4554畝,水果產量103噸,肉類產量34噸,淡水魚養殖產量40噸,禽蛋產量5噸,蔬菜產量455噸。
全村社會總產值達1288萬元,人均純收入2936元。絕大多數民眾都改建或新建住房,用電戶數達100%,有100多戶民眾購買電視、冰櫃,其中80戶已與有線閉路電視聯網,110戶安裝了電話。

村基本情況

高岳村地處連江縣潘渡鄉西北部邊遠山區,距鄉政府22公里,離縣城42公里。全村分布7 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人口1008人,其中少數民族(畲族)475人,占47%。全村有黨員37人,村兩委幹部5人。耕地面積1149畝,旱地面積600畝,山地面積19965畝。農民生活來源主要依靠農業及外出務工。
該村地處偏僻,資源貧乏,基礎設施薄弱,生產生活條件落後。駐村前,無村部,無自來水,無路燈、自然村組道路泥濘不堪。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扶助下,已全面實現“六通”,即通水、通電、通路、通有線電視、通訊、通寬頻網路,村民年收入由2645元增長到4480元,村財從零增長至每年3.2萬元,自然村組實現了100%通水泥路。

主要做法及成效

夯實基礎、激發活力。一是教育培訓,提高素質。採取以會代訓等形式,利用兩委會議、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等時機,學習宣傳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省委八屆六次會議精神,學習“三農”政策規定和有關法律法規知識,不斷提高兩委和黨員民眾的理論政策水平和法制意識,駐村以來共主持召開各種形式的學習議事會議42次。二是嚴格黨內生活,增強黨員意識。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建立健全兩委聯繫黨員民眾制度,實行包片幫扶結對,推行黨員目標管理,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考核評議,推進黨務公開,拓展黨內民主,增強黨員的知情權、選擇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三是加強隊伍建設,增強黨組織戰鬥力。認真做好黨員發展工作,嚴格發展黨員程式,注重從村里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和其他能人中培養發展黨員,先後發展黨員4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4名。關心黨員疾苦,積極開展送溫暖活動,每逢重大節日組織安排慰問活動,增強黨員的光榮感、歸屬感和自豪感。四是做好兩委換屆,確保全定穩定。加強與鄉黨委的協調溝通,牢牢把握換屆選舉工作的主動權,耐心細緻地做好換屆過程中的思想工作,嚴把各道環節,注重程式合法,努力把民眾信得過、有能力者選進兩委班子。五是紮實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嚴格按照上級黨委的部署和工作要求,結合駐點村黨員思想和工作實際,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嚴密組織學習實踐活動,嚴把各道程式和關口,親自作動員輔導,撰寫心得體會文章,嚴格督促兩委抓好自學,做好讀書筆記,加強對全體黨員的督促和輔導,學習實踐活動成效明顯。同時,加強對班子成員的培養鍛鍊,注重維護班子和村主幹威信,尤其在完成急難險重的任務中鍛鍊其才智,培育黨組織的公信力和親和力,並從整體上提高黨員隊伍素質,努力把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培養成帶領民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核心和主體。
建章立制、規範運作。一是明確分工,落實責任。認真梳理黨務和村務工作,通過調查摸底和協商探討,進一步明確權利和義務主體,提出駐村書記負責全局,上對省委、省政府及派出單位負責,下對全村黨員和百姓負責;村書記主持黨內日常工作,對支部及全村黨員負責;村委會主任主持村務工作,對村委會和全體村民負責,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明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二是確立並嚴格實行村主幹帶班、兩委值班、請示匯報等制度,嚴格上下班紀律和工作秩序,堅持每周例會,研究布置、檢查督促、協調解決有關問題,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有效開展並落到實處,提出了“團結、勤謹、發展、和諧”的工作要求。三是建章立制、規範運作。先後制定《兩委議事規則》、《黨員目標管理》《村幹部考勤、考核規定》《村規民約》等規章制度11項,做到用制度管理人,按制度辦事。四是切實落實黨務村務公開制度。黨內重要事項、財務開支、投資投勞、山地承包、工程招投標、賑災補助等敏感事項等涉及黨員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嚴格按要求公開。
項目帶動、整村推進。充分發揮派駐單位與掛鈎單位優勢,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在省、市、縣、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落實資金近300多萬元,建成了集黨員活動中心、文化活動中心、農家書屋於一體的280平方村部辦公樓1座,解決了村幹部長期無安全辦公場所的難題;啟動自來水工程,新建蓄水池3座,安裝輸水管道4800米,解決了村民的安全飲水問題;硬化了5條通自然村組的水泥路面計3.2公里,實現了行政村所轄自然村村村通水泥路;實施亮化工程,安裝路燈104盞,圓了村民盼望60年之久的“光明夢”;在開通移動通訊的基礎上又開通了聯動通訊;實現了寬頻網路進村落戶。與此同時,大力發展農業基礎設施和文體公益設施,修造攔水壘一座,水利溝渠4800米,新建標準籃球場1個,村客運候車亭1座,公共廁所1座。
發展為先、力促增收。注重發展規模農業,鼓勵村幹部帶頭種植經濟作物,摸索總結苦瓜、萵苣、台灣毛豆等種植方法,僅苦瓜一項畝產增收近2000元,產確定台灣毛豆為“一村一品”,與某醫藥公司簽訂了100畝中草藥種植收購協定,積極推薦並引進高優玉米品種,畝產純收入近3000元。發動村民利用荒地種植油茶,因地制宜發展種植業和蓄牧業,駐村以來,新增畜禽養殖35880頭,新增養蜂箱180個。此外,積極挖掘資源,千方百計增加村財收入,對閒置山地、竹林進行承包承租,村財年收入淨增3.2萬元。在全面完成規劃任務的情況下,又將部分捆綁資金轉為生產發展基金,以入股等形式,作為啟動、獎勵、保障發展農業的資金,既為農民提供風險保障,又為村財增收創造平台。
關注民生、構建和諧村莊。始終關注困難民眾,主動為貧困學子爭取縣級專項補助,為低保對象申辦社保,利用創收的村財為全村1008人繳付新農合費用;注重文化扶貧,主動聯繫並推薦品學兼優家又庭困難的學生上技校、函大,對個別特困生給予補助,每逢教師節、六一節主動為村國小捐款捐物。注重信息扶貧,及時提供種植和購銷信息,主動為菜農聯繫銷售商,為外出務工者提供信息搭建平台;注重安定穩定,積極開展和諧示範村(戶)活動,深入實地認真及時解決村民間的矛盾糾紛,駐村三年未發生上訪事件;注重精神文明建設,教育兩委樹立整村觀念,克己奉公,引導村民移風易俗,克服陋習,破除迷信,開展清潔家園活動,整治村容村貌,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爭當文明村民,安居樂業。同時,積極協調省編辦、省台辦開展向駐村困難民眾“送溫暖、獻愛心”活動,積極爭取民政等部門對困難民眾的救濟救助,向駐點村困難民眾捐物捐款近20萬元,協助省編辦婦委會組織青少年到駐點村開展夏令營活動;提倡村兩委、黨員與困難民眾扶貧結對,及時解決實際困難。三來年,在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了森林防火、疾病防控、計畫生育、綜合治理、徵兵等任務,得到了縣鄉領導和有關部門的肯定,2007年,所在村被連江縣委、縣政府授予先進單位獎牌,2008、2009連續兩年被鄉黨委政府評為先進單位,2008年被福州市評為計生工作先進單位,2009年被福州市司法局、福州市民政局評為民主法治村。

選派掛鈎單位幫扶情況

省委編辦作為駐村幹部派出單位,對駐村工作高度重視。首先,在人選上嚴格把關。辦領導親自作動員,多次開會研究,最終把綜合素質好、責任心強、肯於吃苦的同志作為駐村幹部的首選;其次,注重關愛駐村幹部。號召全辦同志關心、關注駐村工作,大力營造並形成了人人關心駐村工作的濃厚氛圍,始終把駐點村作為省委編辦的一個科室來經營運作。第三,滿腔熱情忱支持駐村工作,尤其在爭取項目、落實資金上傾盡所能。本辦的4位廳級幹部和21位處級幹部全部深入駐點村調研指導工作,幫助協調並落實幫扶資金100多萬元。陳海基主任在百忙之中2次抽空到駐點村調查指導,幫助村兩委梳理髮展思路,制訂發展規劃,尤其是在爭取項目和落實資金上,他都會親自過問,主動協調,逢年過節,或打電話或發簡訊關心問候駐村幹部,難能可貴的是他把他母親過世時相關單位和個人贈送的慰問金全部無私地捐獻給高岳村貧困的百姓。方成義副主任在看望駐村幹部時,現場解決了駐村工作急需的電腦、印表機等設備,幫助駐村幹部解決了部分生活必需品,並對駐點村困難民眾進行慰問。廖世銖副主任帶領全辦副處級以上幹部深入駐點村,實地了解體驗駐村幹部的學習、生活、工作情況,接受現實思想教育。省委編辦工會、婦委會、團支部也都採取或共建、或扶貧結對、或捐贈款物、或資助貧困學子等形式對駐村工作予以最大支持。省委台辦作為掛鈎單位,對駐村工作也非常重視,把駐村工作列入該辦黨組工作日議事日程,明確一名副廳級幹部分管此項工作,確定一個處室協調駐村工作有關事宜。每年春節前後,都專程到駐點村看望駐村幹部慰問困難民眾,已落實15萬元資金扶持村自來水和道路建設。

工作體會

駐村扶貧是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總體而言,城鄉反差現象還是普遍存在,廣大農民辛勤勞作而又收入低微,廣大村幹部繁忙勞累而又保障無著,相對的他們還都是弱勢群體。解放幾十年,改革開放也有三十多年,還有那么些許村莊尚未通水、未通路、未通電,而這些問題,生活在城裡的人是無須過多憂慮的,難道我們不應該從制度設計和政策投入等層面進行反思嗎?試想,沒有廣大農村的發展和諧,我們的國家又有何發展和諧可言呢?因此扶助廣大農村的發展進步是整個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用心、用情、用智是做好駐村工作的前提。用心即要把心思用在駐村工作上,讓心靜下來,融進去。要時刻想到自己是代表一級黨委政府,代表派出單位,時刻牢記自己身上的責任;用情就是要心裡裝著百姓,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需,滿腔熱情,多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辦功當今得在長遠的事;用智就是要捨得花時間,花精力,花才智,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資源,傾盡所能多為駐村工作貢獻力量,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
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是做好村駐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由於歷史和環境使然,大多數貧困村的基層組織較為鬆散,村幹部的政策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尚待提高,工作中,站位不高、老大思想重、隨意性大、依賴性強,這給駐村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困難。古人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是管根本管長遠的東西,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轉變他們的觀念,杜絕“土皇帝”、“土政策”的思想,用規矩來制約,靠來制度管理。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用制度來規範和推動駐村工作,這樣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推進第三批駐村工作的意見建議

1、用科學發展的眼光確定扶貧村。在篩選幫扶村時,要深入調查研究,充分論證,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要考慮幫扶效益,克服隨意性和平衡照顧。既要扶貧解困,又要考慮投入和產出的問題,更要考慮帶動和輻射的作用;
2、創建駐村工作論壇。利用網路,搭建平台,創設駐村工作論壇,讓廣大駐村幹部充分發表意見見解,交流經驗,共同提升;
3、把各級各部門務服駐村工作的實效納入績效考評。為克服駐村工作中管多管少一個樣,投多投少一個樣,服務質量好與不好一個樣,乾好乾壞一個樣的狀況,建議把下派單位、捆綁單位、相關部門,駐村幹部等納入績效考評的範疇,切實起到獎優罰劣、激勵促進的作用。

地圖信息

地址:福州市連江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