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教育

高山族教育,高山族是中國台灣省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賽夏人、泰雅人、曹人、布農人、魯凱人、排灣人、卑南人、阿美人、雅美人以及“平埔人”。分布在台灣西部平原、中部山地與東部縱谷平原,以及距台灣島 45 海里的蘭嶼,共約 4O 多萬人。使用 20 多種語言,屬南島語系,又稱馬來·玻利尼西亞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無民族文字。社會教育主要依據性別分工,通過氏族、部落組織,特別是年齡群體口傳身授,世代相襲。

部落成員一經成年,女子隨其母實習採集、耕織、家務等技能;男子加入年齡群體,按照長幼歸入不同等級,依次升遷。在頭目及長輩的統轄下,自覺履行社會職責與義務,接受耕戰、漁獵、建築、歌舞、祭祀以及道德規範等訓練,刻意求工,磨練身心,錘鍊成為部落所需的人才。17 世紀上半葉,台灣島淪為西班牙與荷蘭的殖民地。西班牙、荷蘭殖民主義者在高山族地區建立教堂與學校,派遣傳教士傳播天主教、基督教,宣揚和推行殖民教育。由於高山族人民的普遍反對而失敗。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其子鄭經於清康熙五年(1666)首創“社學”,傳授經史文章,高山族凡有子弟入鄉塾者,予以減免稅賦,從而激發了高山族學習漢族文化的積極性。二十二年統一台灣,擴充“社學”,延請漢人通文理者教授儒學,並舉薦“番童”科試。是時,南北諸社“鵖舌能通先聖書”,“琅琅音韻誦關雎”(《番社採風圖考》)。後來,台灣巡撫劉銘傳倡導革新,創設番學堂,除授儒學外,兼教官話、台語(閩南話),起居禮節,引進書算新科學,進一步促進高山族與漢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日本殖民主義統治台灣時期(1895—1945),推行“皇民化”運動,脅迫高山族人入警務局主辦的“番童國語(指日語)教育所”和“國語講習所”受訓,強制學習日語和“修身”,強迫穿和服,皈依天照大神,效忠天皇,遭到高山族人民的抵制和反抗。1945 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台灣當局設定山地行政機構。每一山地鄉派駐國語指導員,推行國語,舉辦各種手工藝補習班、講習班,建立文化村等。1968 年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鄉、村普設中、國小校,獎勵教師到偏遠山區及島嶼從教。此外,以公費保送、照顧錄取、委託代培等方式,在高等院校培養高山族教師、醫生、體工等人才。高山族在大陸有 2909 人(199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華北軍政大學曾設高山族幹部培訓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民族學院 1956 年正式成立高山族語言文學教研室,1959 年招收大學本科班。1957 年,中央民族學院中南分院創設高山族大專班。1985 年,廈門大學開設高山語班。各級各類學校對散居在大陸各地的高山族人給予優先錄取、發放助學金等特殊照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