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安

高小安

高小安(1916年-1944年3月20日),原名高瑞泉河北省灤縣安各莊(今屬灤南縣)人。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13軍分區1區隊副區隊長。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小安
  • 別名:高瑞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北省灤縣(現屬灤南縣)
  • 出生日期:1916年
  • 逝世日期:1944年3月20日
  • 職業軍人
人物年譜,人物生平,榮譽稱號,

人物年譜

1916年出生於河北省灤縣安各莊(今屬灤南縣)
1930年參加革命
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5年任路南遊擊小隊隊長
1936年元月任任游擊隊長
1937年豐灤南部農民游擊戰爭的領導人
1938領導冀東抗日大暴動
1939年年被任命為八路軍第13支隊新建第九總隊副總隊長
1940年8月建立路南農民武裝
1941年1月到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抗大)第二分校上學
1942年任路南工作團主任,9月任晉察冀軍區第13軍分區第一區隊副區隊長
1943年夏,領導路南軍民反“清鄉”、反“掃蕩”
1944年3月20日凌晨英勇犧牲
高小安烈士之墓高小安烈士之墓

人物生平

1936年任豐(潤)灤(縣)邊游擊隊長,活動於曾家灣、司集鎮、楊各莊至渤海沿岸。為籌措活動經費、裝備隊伍,曾賣掉家中十二畝土地和許多貴重物品,買了槍枝彈藥,組織和發展隊伍。1937年12月多餘屯會議,確定為豐(潤)灤(縣)南部開展游擊活動的負責人。1938年冀東抗日暴動時,發展抗日武裝3000餘人,被編為十三總隊(李運昌部),任總隊長。抗聯隊伍西撤時,率隊留在冀東堅持開展抗日游擊活動。
高小安生於1916年。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路南遊擊小隊隊長、豐(潤)灤(縣)邊游擊隊長、冀東抗日聯軍第13總隊總隊長、八路軍第13支隊新建第九總隊副總隊長、晉察冀第13軍分區第一地區隊副區隊長等職。1944年犧牲,時年28歲。
1932年,中共地下黨員李運昌為了便於開展革命,給隊伍中年齡最小的戰士取名為高小安。60多年後,他用顫抖的雙手、飽含深情地為“高小安烈士紀念亭”題詞。追憶高小安對開闢建設冀東抗日根據地做出的卓越貢獻。
高小安,原名高瑞泉,1916年出生於河北省灤縣安各莊(今屬灤南縣)。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他肩負黨的重託,以嶄新的面貌投入到爭取民族解放的鬥爭之中。1935年8月,由京東特委介紹,高小安和豐潤縣委組織部長蘇林彥取得聯繫。在蘇林彥同志幫助下,高小安將農民武裝隊伍改編為路南遊擊小隊,誕生了冀東地區最早的游擊隊。1936年元月,京東特委組建豐灤邊(豐潤路南部分加灤縣西部分)縣委,蘇林彥任縣委書記,高小安任游擊隊長。這支游擊隊以抗日救國為宗旨活動於曾家灣、司集莊、柏各莊至渤海沿岸。同年冬,中共京東特委7名領導幹部被叛徒王玉屏出賣,黨組織決定立即除掉叛徒,派賈克里和高小安聯合鋤奸,裝扮成一個經商闊少,以商討投資辦通訊社為誘餌,將王玉屏引出縣城,行至人煙稀少的草泊邊,予以處決。他以自己的機智和勇敢,出色地完成了黨交給的重任。處於秘密時期的黨組織,活動經費捉襟見肘,更難籌措資金購置武器。高小安做通家裡老人的工作,慷慨地賣掉家中12畝土地和許多貴重物品,買了槍枝彈藥,組織和發展隊伍。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遵照黨中央關於“在敵後放手發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的指示,李運昌以華北人民武裝自衛會冀東分會的名義在灤縣多餘屯(現屬灤南縣)主持召開京東十縣抗日人民代表會議,會上提出立即開展游擊戰爭。高小安被確定為豐灤南部農民游擊戰爭的領導人。按照多餘屯會議的精神,高小安為擴充游擊隊伍操勞奔波。1938年6月下旬,冀熱邊特委在豐潤田家灣子召開軍事會議,決定發動冀東抗日大暴動。7月初,傳來灤縣港北、多餘屯提前舉事的訊息,高小安在冷靜地分析了局勢後,認為豐灤邊區農民暴動條件已成熟。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奇襲了爽坨,曾家灣、司集莊偽警察所,繳獲長短槍60餘支,彈藥一部,用所獲武器,裝備了自己。從此,拉開了豐灤地區農民武裝暴動的序幕。7月下旬,部隊完成大新庄子整編任務後,與抗聯五總隊一、二大隊會師。按抗聯司令部既定序列,高小安部編為冀東抗日聯軍第13總隊。高小安任總隊長,卞振東任政治部主任。高小安率領著農民革命武裝,縱橫馳騁於北寧路到渤海沿岸的百餘里戰場上,在灤縣、豐潤、寧河、樂亭等廣大地區,產生巨大影響。10月初,八路軍主力和抗聯大規模西撤。高小安率隊留在冀東。把隊伍化整為零,靈活機動地開展抗日游擊活動。
1939年,高小山被任命為八路軍第13支隊新建第九總隊副總隊長,在司令員李運昌指揮下,轉戰百里山區。這一時期,抗日戰爭已進入最艱苦的相持階段,敵人開始注意對戰略後方的控制。開始在冀東集結重兵,以本間雅靖為師團長的華北駐屯軍27師團,連續向冀東發起掃蕩,妄圖消滅繼續堅持在這塊土地上的八路軍和抗聯隊伍,並且積極恢復被摧毀的偽政權組織。推行“治安肅政運動”,搞大檢舉,搜捕流散抗聯人員。在高小安的家鄉,小集保衛團長王子林賣身投靠日軍,被任命於“清鄉總司令”,捲土重來。到處貼布告,懸重賞捉拿高小安。為盤查高小安一家的下落,王子林氣急敗壞,一次就殘殺了安各莊18名老百姓。並下令把高小安家的房子全部點著。聽到鄉親被殺、家園被燒毀的訊息,高小山更堅定了抗戰到底的決心。從此,他化名林海山,多次請纓殺敵,披星辰,暴霜露,在松山峪、蓮花院、楊家溝等山村主動出擊敵人。在反掃蕩的殘酷鬥爭中,高小安經受了鍛鍊和考驗,逐步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指揮員。
1940年8月,冀熱察區黨委冀東分委作出加快開闢路南的決定。分委決定派高小安深入路南,立足沿海,開闢地區。敵偽得知有武裝隊伍潛入路南,如坐針氈,出動兵力圍追堵截。高小安率部機智靈活地與敵迂迴周旋,他們不顧飢餓和疲勞,沿宣莊、圈裡,戟門、老王莊子、李八廒、灶上、南堡、北堡、柏各軍、胡各莊、倴城、司各莊等村鎮不停地奔跑了300餘里。在奔轉途中,高小安肺病復發,大口大口地吐血。但他鬥志不衰,忍受住了難以想像的疾病折磨,始終保持著一個革命者的樂觀情緒。
1941年1月,高小安到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抗大)第二分校上學。經過如饑似渴地學習後,他的馬列主義的理論基礎、政治思想素質和軍事指揮、領導藝術諸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1942年高小安回到冀東,任路南工作團主任。9月任晉察冀軍區第13軍分區第一區隊副區隊長。先後協助遷(安)灤(縣)盧(龍)、豐(潤)灤(縣)昌(黎)樂(亭)、灤(縣)盧(龍)、豐灤、昌樂等縣級政府組織抗日農會、婦救會、兒童團、民兵等民眾組織,配合部隊開展游擊活動。
在抗戰的歲月中,高小安廣泛結交路南上層開明人士,實踐了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如灤縣李營村開明地主李寶田,部隊每次進駐該村時,他總是慷慨犒軍,並主動為部隊購買武器、彈藥,並將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都送到革命隊伍軍。在軍民大生產運動中,他又把12畝菜園,200畝耕地及全部農具牲畜交給13軍分區司令部。在黨的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路南地區一些有影響的開明人士,紛紛訂立抗日愛國條約。在路南,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1943年前後基本形成。
1943年夏,路南軍民反“清鄉”、反“掃蕩”、反“蠶食”鬥爭日趨高漲。高小安帶領一區隊發動各地民兵,開展起使日寇一籌莫展的“三打”運動,即“打瞎敵人眼睛”(策反或收拾偽大鄉長、敵情報員),“打聾敵人的耳朵”(鋸倒電線桿子、破壞通訊設定)、“打斷敵人的腿”(破壞公路、橋樑)。兩三日間,就搗毀了60多個鄉公所,砍倒了通往各據點的全部電線桿,使敵人成為“瞎子”、“聾子”、“拐子”,到處被動挨打。
在軍事方面,高小安靈活運用游擊戰術,創造了許多克敵制勝的戰例。從1942年底到1944年春,他親自指揮或參與指揮戟門、大莊河、南北堡、北圈、學旺莊、魏各莊、焦莊等著名戰鬥,殺傷日偽大批有生力量,勝利地完成了由戰略相持到戰略反攻的歷史使命,曾受到晉察冀軍區的通令嘉獎。
受高小安的影響,先後有幾十名親屬追隨他參加革命,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高小安有9名親屬為革命獻出了生命。高小安對他們要求極嚴,他的表弟,違法亂紀,他不徇私情、大義滅親,堅決正法。
1944年抗日戰爭已經進入第七個年頭。經過一年多血與火的考驗,一區隊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步成長為一支編制完善、陣容齊整的隊伍,連隊由兩個發展到6個。全區開闢村莊1200多個,有900多個村莊可以公開進駐或公開活動,全區130萬人口中,有近60萬人被解放。
同年3月19日,日軍駐灤縣偏涼汀之坦克部隊,出動四輛坦克,三輛大板車,約百餘名偽軍,對路南進行“偵察掃蕩”,高小安決定憑藉小青河的險要地形打擊敵人。20日凌晨,敵人的坦克、大板車從小楊各莊方向朝邰射莊逼近,剛接近小青河,即遭到埋伏在河西岸的二連的突然襲擊,大板車上的30多個敵人幾乎被全殲。上午10點,敵坦克駛過河東岸。高小安為接應和掩護其他同志,把敵坦克引向自己這邊。此時,高小安腿部受傷,同志們爭著上來搶救,他大聲命令:“快往村里撤!不要上來!”排長剛衝上幾步,便被敵人坦克打倒了。在敵人的密集火力掃射下,高小安身中數彈,壯烈犧牲于樂亭縣焦莊。年僅28歲。

榮譽稱號

為永遠銘記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勳,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現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