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年齡

骨骼年齡(skeletal age)是生理年齡的一種。以個體骨骼的骨化為發育指標評定的個體生長發育年齡。具有性別差異。評定時一般將個體的腕骨、掌骨和指骨等骨骼的X光照片同各年齡個體骨骼成熟的x光照片作比較後確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骨骼年齡
  • 外文名:gugenianlian
  • 簡介:骨齡即骨骼年齡
  • 發育程度:即生活年齡和生物年齡骨齡
  • 測定方法:腕部進行X光攝片,
  • 計數法:骨化中心計數
概要,簡介,測定方法,計數法,圖譜法,評分法,骨齡異常疾病,骨齡與身高的關係,

概要

骨齡即骨骼年齡。在人類的生長期內,從嬰幼兒到成年人,骨骼的形態、大小都會有所變化。而這種變化可以通過X射線來觀察。骨齡的相關數據是根據同年齡段、同種族兒童的平均數據綜合而成。結合兒童目前的身高及骨齡可以了解其發育情況,預測未來的身高。另外骨齡的測定還對一些兒科內分泌疾病的診斷有很大幫助。

簡介

人的生長發育的程度可以用兩個年齡來表示,即生活年齡(日曆年齡)和生物年齡(骨齡)。骨齡是骨骼年齡的簡稱。
人類骨骼發育的變化基本相似,每一根骨頭的發育過程都具有連續性和階段性。不同階段的骨頭具有不同的形態特點,因此,骨齡評估能較準確地反映個體的生長發育水平和成熟程度。它不僅可以確定兒童的生物學年齡,而且還可以通過骨齡及早了解兒童的生長發育潛力以及性成熟的趨勢。通過骨齡還可預測兒童的成年身高,骨齡的測定還對一些兒科內分泌疾病的診斷有很大幫助。

測定方法

傳統的骨齡評估通常是對被測者的手部和腕部進行X光攝片,然後由醫生根據拍得的X光片進行解讀。測定骨齡的方法有簡單計數法、圖譜法、評分法和計算機骨齡評分系統等。最常用的是G-P圖譜法和TW2 (TW3)評分法;預測成年身高包括B-P法、RWT法、TW2 法等。

計數法

在20世紀初期,以骨化中心計數占主導地位,內容有:
1. 觀察骨化中心在一定年齡出現的數目,主要是腕骨
2. 測量骨化中心面積和骨與骨之間的比例;
3. 觀察骨骺的融合時間。即骨齡計數法。由於腕部骨化中心出現較早,增加部位又會致X線照射量過多,故此類研究後來沒有什麼重要發展。

圖譜法

其中手腕骨發育圖譜(G—P圖譜)法廣為流傳。G-P圖譜是以美國中上層家庭的兒童為基礎,從出生到成年的縱向研究結果。圖譜法主要依據兒童青少年不同年齡手腕部骨化中心和乾骺的出現、消失順序,建立男女骨齡標準圖譜,評價時將待測X線片與圖譜逐個對照,取最相近者為其骨齡,若介於兩個相鄰年齡圖譜之間,則取均值來估算。此法簡便、直觀、易行,各國或地區相繼建立了各自的標準圖譜。

評分法

圖譜法主觀性強、偏差大,且骨成熟率不清楚,因此科學家通過研究於1962提出TW1骨齡記分法,1975年修改為TW2法。該法取左手腕正位片20塊手腕骨,將各骨按不同發育等級分為8—9期,賦予不同分值,總骨發育分(SMS)從0—1000分。由手腕x片累計各骨發育分,然後查骨齡得分表或SMS一年齡曲線,求得骨齡。
另外還有一些新方法可以藉助於現代科技手段評測骨齡,如:計算機輔助骨齡評估、超聲骨齡評測、套用雙能X線吸收測量儀(DXA)評測骨齡等。

骨齡異常疾病

生物年齡(骨齡)-生活年齡的差值在±1歲以內的稱為發育正常。
生物年齡(骨齡)-生活年齡的差值>1歲的稱為發育提前(簡稱:早熟)。
生物年齡(骨齡)-生活年齡的差值<1歲的稱為發育落後(簡稱:晚熟)。
骨齡的異常,常常是兒科某些內分泌疾病所表現的一個方面。許多疾病將影響骨骼發育,或使其提前或使其落後,如腎上腺皮質增生症或腫瘤、Alreb-ert綜合徵、性早熟、甲亢卵巢顆粒細胞瘤等將導致骨齡提前;而卵巢發育不全(Turner綜合症)、軟骨發育不全、垂體性侏儒甲低等將導致骨齡明顯落後。

骨齡與身高的關係

骨齡和兒童身高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各年齡階段的身高和成年後的身高具有高度的相關性,所以,根據當前的骨齡,就可以預測出還可能長多高。預測時,要考慮兒童當前的身高和骨齡,女孩還要考慮是否已經來例假。然後採用不同的預測公式計算成年後身高。
必須說明的是:由於影響身高的因素很多,無論用那種方法預測,預測公式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因素都考慮進去,而且,在每次預測後,預測對象的營養、疾病、環境等許多因素也無法預測,這些預測方法雖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身高預測的誤差總是不可避免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