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力理論

驅力理論

又稱驅力還原論 需要滿足論 所謂驅力理論,指的是當有機體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便會在有機體的內部產生所謂的內驅力刺激,這種內驅力的刺激引起反應,而反應的最終結果則使需要得到滿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驅力理論
  • 外文名:Drive Theories
  • 別名:驅力還原論
基本觀點,論點,公式,公示所得,

基本觀點

當有機體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就會驅使有機體採取有意的行為去糾正這些身體的缺失或者障礙,所以,可以認為,使驅力降低是行為發生的主要原因.
赫爾認為,學習的基本動因是驅力,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習得的動機來源,即誘因動機(incentive motivation,簡稱K)。赫爾的這一觀點,來自於他學生克雷斯皮(crespi,1942)的一項經典性實驗的結果。
克雷斯皮訓練三組白鼠走通道,各組白鼠得到不同的強化量。第1組到目的箱後只得到1粒食丸;第2組得到16粒食丸;第3組得到256粒食丸。經過20次嘗試之後,各組白鼠的操作水平明顯地各不相同(見圖)。原先,赫爾在1942年認為,白鼠行為上的差異,是它們習慣強度上的差異的反映。也就是說,食物多意味著強化的作用大一些,因而習慣形成得快一些。但後來赫爾改變了自己的觀點,因為克雷斯皮在白鼠嘗試了20次之後,改變了強化量,每一組都給16粒食丸。結果如圖3-2所示,白鼠的操作水平迅速發生變化,各組白鼠都很快地調整了自己的奔跑速度。尤其是第1組和第3組,其操作水平與原來的速度有很大的反差。
驅力理論提出者驅力理論提出者
克雷斯皮由此得出結論:強化量本身並不影響學習或習慣的形成,強化量是通過某種動機變數來影響操作水平的。

論點

赫爾接受了克雷斯皮的論點,在他的公式中增加了一個新的構成--誘因動機(K),認為強化量是通過誘因動機起作用的。因為習慣強度是逐漸發生變化的,是相對持久的。強化量的變化引起操作水平迅速改變,這一事實很難用"習慣強度本身削弱"來解釋。所以,我們最好還是把強化量與誘因動機聯繫在一起,用誘因動機來解釋因強化量下降而導致的反應強度減弱。這樣,赫爾的公式就成了:

公式

sER=D×K×sHR
(產生某種行為的反應潛能:sER 內驅力:D 誘因:K 習慣強度:sHR)
⒈有機體的活動在於降低或者清除內驅力
⒉內驅力降低的同時,活動受到強化,因而是促使提高學習機率的基本條件
⒊二級驅力與二級強化

公示所得

根據公式:SER =K×D×SHR,赫爾的學習系統有了兩種動因:原有的原始驅力因素(D);新加的二級誘因因素(K)。這樣,事實上也就有了兩種學習:
⑴一級學習系統,即刺激-反應的學習;
⑵二級學習系統,即建立在二級強化物和誘因動機基礎上的學習。
在第一種情況下,有機體習得的是一種刺激-反應之間的聯繫;在第二種情況下,有機體習得的是原來作為中性刺激的一種新特性。這樣就引出了赫爾的另外兩個概念:二級驅力與二級強化。
所謂"二級驅力(secondary drive)",就是說"如果-箇中性刺激痕跡(s)曾與某些驅力刺激(SD)的喚起和迅速減弱有過密切聯結,那么這箇中性刺激(S)就會獲得一種引發這些驅力刺激(SD)的傾向,從而使原來的中性刺激痕跡(s)變成二級驅力的起因(s→SD)"(Hilgard,1956)。
所謂"二級強化(secondary reinforcement)",就是指"如果一個中性刺激痕跡(S)曾與某些驅力刺激(SD)的迅速減弱有過密切聯結,這箇中性刺激痕跡(s)就會有一種引起驅力刺激(SD)減輕的傾向,從而使原來的中性刺激痕跡(s)具有作為一個強化物的力量"(Hilgard,1955)。
二級驅力與二級強化之間的區別用實際例子是很容易說清楚的。例如,"擔心"、"焦慮"是二級驅力的例子;曾放過食物的箱子則是一種二級強化物,雖說二級強化物本身並不能滿足生理上的需要,但也能起強化行為反應的作用。不過,若要使一種中性刺激起二級強化的作用,必要條件是把這種中性刺激與一級強化物配對。這實際上就是說,二級強化作用是建立在巴甫洛夫條件作用的原理之上的。換言之,二級學習系統中所涉及的學習,要遵循一級學習系統中所闡述的學習法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