騾夫夜唱

《騾夫夜唱》是清代詩人宋湘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前兩句寫村野里騾夫夜唱,詩人於月下自斟相和;後兩句寫詩人排遣客居生活的愁苦以及思鄉的痛苦。這首詩通過騾夫的夜唱真切地表達了詩人內心躁動不安的鄉思。全詩句句自然,同時巧將無憂無慮、悠然哼唱的騾夫與充滿鄉愁的詩人鮮明對比。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騾夫夜唱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紅杏山房詩鈔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宋湘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騾夫夜唱
騾夫夜唱絕堪聽,霜月初高酒滿瓶。
消得客愁添得淚,他鄉水綠故山青。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絕堪聽:最值得聽,太好聽。
2、霜月:潔白如霜的月亮。
3、初高:剛升起。
4、他鄉水綠故山青:故山,故鄉的山。原註:“適聞其唱云:‘青山綠水,故鄉來到他鄉。’風致乃爾。”

白話譯文

騾夫夜唱最值得一聽,像霜一樣的月光剛升帶著裝滿酒的酒瓶。
他鄉的碧綠江水雖然能夠消除一些客愁,看不到故鄉青翠的山色又淚灑衣襟。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嘉慶十九年(1814),詩人由京官出任雲南曲靖府時,在月夜行途中,詩人聽騾夫夜唱而生思鄉之情,寫下了這首七絕。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寫村野騾夫夜唱,詩人月下自斟。“騾夫夜唱絕堪聽,霜月初高酒滿瓶。”天幕上,剛升起一彎明月;庭院外,已是萬家燈火。“霜”字說明時令已屆深秋。院中高大的喬木,不僅凋零了落葉,也搖落了歲華,遊宦生涯眼看又一年。“偷得浮生一夜閒”,詩人抖掉一天案牘的勞累,在皎潔的月光下把盞自斟。沒有觥籌交錯的喧囂,不用虛與周旋的辭令,“滿瓶”的佳釀,足可消遣客居生活的清夜時空。詩人正自斟自酌,清涼的夜風中飄來嘹亮的歌聲。細細地聆聽,粗獷的男音略顯蒼老,質樸的旋律透出蒼涼。詩人明白榜危愉這是鄉村民間小調,即村野騾夫的夜唱。宋湘既是一個地方行政長官,又是一位知名詩人,應該聽慣了《陽春》、《白雪》;這支“騾夫夜唱”,既不是富貴宰相宙謎擔寇準用“一束彩綾”換來的美人“清歌”,也不是“嘉禾小倅”張先平日喜愛的《水調》,按照世俗標準充其量不過算《下里》、《巴人》。詩人不但給騾夫專題題詠,還給予“絕堪聽”的極高評價,可見詩人對這支鄉村小曲如此鐘情。
後兩句寫詩人排遣客居生活的孤獨、寂寞以及思鄉愁緒。“消得客愁添得淚,他鄉水綠故山青。”詩人在白天,民生疾苦需要關注,大小案牘需要勞心。儘管身心俱累,精神生活是豐富而充實的;在公餘之暇,特別是夜幕降臨的時候,旅食他鄉,形影相弔,一杯在手,萬慮紛呈,如何排遣這客居生活的寂寞和孤獨。今夜,聽聽騾夫夜唱,從中可以獲得些許的精神愉悅和短暫的心靈慰藉。詩人說“消得客愁”,正是它所產生的正面情感效應。詩人滿懷深情地肯定它,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又說“添得淚”,即這騾夫的歌聲,在給詩人送來快樂的同時,又為他釀造出一杯客居生活的苦酒。如果真的給詩人帶來痛苦,不聽便罷了,又白白地賠上幾多眼淚。這情感的悖論使讀者殷殷求索。在原詩最後一句詩人有一句自注,即可說明諒洪詩人以翰林身份出守雲南曲靖府,正是從“故鄉”來到“他鄉”。“水綠”、“山青”,互文見義。“他鄉”山水秀麗如斯,“故鄉”山河,也是同樣的美舉匪頸好如畫。由聲生情,正是詩歌創作中常見的情感生成方式。詩人從“他鄉”想到說譽蜜地“故山”,騾夫濃重的鄉音,飽蘸著對故土鄉園的眷戀,浸漬著溫馨濃郁的鄉情;一個情感豐富的詩人,被歌聲所深深感染,涌動情感的波瀾,迸發出思鄉的淚水。鄉情是美麗的,淚水是真誠的。
這首詩,在某些高人韻士看來,一個村野隨口哼唱的鄉村小曲,粗俗鄙俚,難登大雅之堂;詩人卻一反這種傳統觀念,不但給予審美觀照滲頁詢檔,還在“自注”中綴以高度評價“風致乃爾。”居然對一首民歌的風格情趣留下如此美好的印象,這在詩歌史上,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名家點評

蘇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英志《歷代名家絕句評點》:陳衍曰“芷灣近體能宗杜。”(《戲用上下平韻作論詩絕句三十首》之二十七)指其筆觸蒼勁有力、沉鬱頓挫的一面。此詩首句“絕堪聽”連用“絕、堪”兩個副詞,力透紙背,極寫出“騾夫夜唱”之動人心弦。“消得客愁添得淚”,感情頓挫曲折:消愁是因“他鄉水綠”似故鄉,有親切之感;添淚則因此地山水更激發對“故山青”的思念之情。頓挫之中自見感情之沉鬱厚實。

作者簡介

宋湘(1756—1826),字煥襄,號芷灣,嘉應州(今廣東梅縣)人,“梅州八賢”之一。嘉慶四年(1799)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嘉慶十八年(1813)以翰林出守雲南曲靖府。道光五年(1825)升為湖北督糧道。與黎簡同為“中清嶺南大家”。著有《紅兵踏員杏山房詩鈔》。
這首詩,在某些高人韻士看來,一個村野隨口哼唱的鄉村小曲,粗俗鄙俚,難登大雅之堂;詩人卻一反這種傳統觀念,不但給予審美觀照,還在“自注”中綴以高度評價“風致乃爾。”居然對一首民歌的風格情趣留下如此美好的印象,這在詩歌史上,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名家點評

蘇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英志《歷代名家絕句評點》:陳衍曰“芷灣近體能宗杜。”(《戲用上下平韻作論詩絕句三十首》之二十七)指其筆觸蒼勁有力、沉鬱頓挫的一面。此詩首句“絕堪聽”連用“絕、堪”兩個副詞,力透紙背,極寫出“騾夫夜唱”之動人心弦。“消得客愁添得淚”,感情頓挫曲折:消愁是因“他鄉水綠”似故鄉,有親切之感;添淚則因此地山水更激發對“故山青”的思念之情。頓挫之中自見感情之沉鬱厚實。

作者簡介

宋湘(1756—1826),字煥襄,號芷灣,嘉應州(今廣東梅縣)人,“梅州八賢”之一。嘉慶四年(1799)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嘉慶十八年(1813)以翰林出守雲南曲靖府。道光五年(1825)升為湖北督糧道。與黎簡同為“中清嶺南大家”。著有《紅杏山房詩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