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子恭

馮子恭(1895--1967),又名延梓,字孟寅,男,土家族,今湖北省恩施州鹹豐縣小街口人。曾就讀於湖北省立方言學堂、倫敦大學預科、香港大學,獲文學士、理學士學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子恭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
簡介,民國時期,解放前後,人物生平,斗苦歷程,總統府秘書,非常時期,抗日勝利後,

簡介

民國時期

民國10年加入國民黨,歷任非常大總統秘書,國民黨黨部交際部幹事,國民黨一大大本營外交部秘書及駐滬辦事員;廣州國民政府外交部特派廣西交涉員公署外交科長、梧州市黨部常務委員與組織部長;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武漢分會秘書,廣州國民政府政務委員會專門委員,西南政務委員會審計處協審,湖北大冶縣縣長,川鄂湘黔邊區綏靖署參議,湖北省政府視察、參議,湖北師範學院總務長,鹹豐縣參議員。

解放前後

1946年2月至1947年5月任鹹豐中學校長(現鹹豐一中),因學潮遭誣告被免職。民國11年任教上海大學英文,兼任校舍建設委員會委員;民國13年創辦《農工日報》任社長與總編輯。民國28年回鹹豐開辦紡織生產合作社。解放後,曾兩次被判刑並獲寬大處理;1957年出任鹹豐縣副縣長;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1961年摘掉右派帽子(1979年獲平反),給予高級知識分子待遇。

人物生平

斗苦歷程

馮子恭六歲時入私塾讀書,十歲入縣立國小,十三歲入施南府中學,十五歲畢業。因家貧,無力繼續升學,乃與雙親商議,將祖業薄田數畝賣去,改做小本生意,經營餘年,稍樹基礎,十七歲負笈武昌,考入湖北省立方言學堂,改讀英文,當時繳費甚高,小本經營難以接濟,經友人介紹,每年寒暑假到漢口租界捶石子,修馬路,清掃街道,以補充學費之不足。
1915年,馮子恭艱難地讀完方言學堂,恰逢招考幾名留英學生,七百名報考者中,馮子恭拔尖而取,入倫敦大考預科,第二年轉香港大學人工科學機械系,其後改讀文科,四年畢業,獲文學士、理學士學位,受職於上海一英商洋行。

總統府秘書

當時,孫中山正在廣州組織護法政府反對北洋軍閥。馮子恭久聞孫中山大名。1920年12月即獲允聆聽孫中山理論,大受感動,當即表示,誓願敬謹追隨,服從領導,第二年,在中國國民黨廣州特設辦事處填誓約,以張繼、田桐英商洋引聘,留廣州,在國民黨部負責宣傳,辦理孫中山講演記錄,出版等工作,不久,調任非常總統府秘書。

非常時期

1921年3月20日,孫中山在廣州省教育會系統演講《王權憲法》馮子恭仔細記錄,並請孫中山修改在《廣東群報》發表,於1929年呈請摹印,流芳後世。
1921年6月,陳炯明叛變,深夜炮襲總統府,孫中山倖免罹亂,走上海,馮子恭身懷《王權憲法》冒槍林彈雨,隨孫中山至上海,任國民黨總部外交幹事。
1922年10月,國共兩黨共同經辦的在統一戰線旗幟下進行教育與革命的新型學校—上海大學成立。1923年馮子恭到上大任教。8月8日,馮子恭與葉楚倫、鄧中夏、瞿秋白、陳望道、邵雙等九人被選為該校最高會議評議員,在評議會上,馮子恭又被推選為校舍建築委員會委員,在上大,馮子恭與鄧中夏、瞿秋白等中共黨人建立了友誼。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在廣州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接洽中國共產黨和蘇聯幫助,確定以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為鬥爭目標,以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為基本政策,馮子恭奔赴廣州,任大本營外交部秘書及駐滬辦事員,1925年調任外交部特派廣西交涉員公署外交科長,創辦《農工日報》任社長,總編輯,組織梧州市總工會,宣傳孫中山三大政策,與共產黨人通力合作,組織民眾,聲援香港大罷工,這期間,馮子恭與毛澤東,林伯渠等交往甚密。
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內派性鬥爭驟起,馮子恭為廣西派,積極參與反蔣鬥爭。先後隨李宗仁,胡漢民,李濟琛等,出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武漢分會秘書,廣州國民黨政府政務委員會委員,西南政府委員會審計處協審,湖北大冶縣縣長,川鄂湘黔邊區,綏靖署參議等職。
1939年,馮子恭返回故里,開辦紡織生產合作社,1940年,不期張難先進訪,馮子恭再度出山,先後任湖北省政府視察,第六戰區黨政分會宣傳常務委員,湖北省政府參議兼湖北師範學院總務長。

抗日勝利後

1945年秋,抗日戰爭勝利,不願隨省政府擬遷,遂作舊隱山區,任鹹豐中學校長,1947年因學潮遭誣告,被免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馮子恭因“不交槍,對土改不滿”等罪名,兩次判刑,兩次獲寬大處理提前釋放,1955年,人民政府大量啟用舊知識分子,馮子恭先後給李濟琛、宋慶齡、黃紹竑寫信,希望為人民做一些有益的事情,1957年5月6日,經鹹豐縣人民代表大會選舉,馮子恭出任鹹豐縣副縣長,不辭辛苦地深入窮鄉僻嶺,檢查工作,1957年底反右擴大化,馮子恭被劃為“右”派,離職交民眾監督勞動,在農場放牛,在文化館管過圖書。
1961年摘掉“右派”帽子,給予高級知識分子待遇,1967年1月15日,馮子恭在鹹豐縣人民醫院病逝,終年七十二歲。
1979年改正了錯劃,徹底平反昭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