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之死

馬龍之死

《馬龍之死》是愛爾蘭作家塞繆爾·貝克特創作的長篇小說,於1951年首次出版。該小說主人公馬龍大部分時間處於無意識或彌留狀態,但他卻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已在等待死亡。他在開始敘述時就用大寫印刷體告訴讀者,無論如何他最終都將死去。而且《馬龍之死》整部小說都在生動地敘述著該老人緩慢而痛苦地等待死亡的過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馬龍之死
  • 外文名稱:MALONE MEURT(法語)
  • 作品別名:馬龍正在死去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塞繆爾·貝克特
  • 首次出版:1951年
  • 作品字數:103千字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色,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馬龍之死》的主人公,似乎是馬龍死後變成的那個人,但該小說既未說明他為何而死,也未交待他身處何處,他只是單純地講述著故事以排遣愁悶,打發時間。馬龍這個“無名者”,渴望講述自己,但又不知如何講述。他似乎在忍受不得不說與不能言說的雙重折磨,於是馬龍只好為自己創作一系列新的替身,通過別人的聲音和語言達到講述自己的目的。
馬龍在床上寫作,他記述的是自己走向死亡之旅,同時還虛構小說中的小說。馬龍這個病入膏肓的老人被監禁在一個狹小的,一無所有的房間裡,完全與外界隔絕,獨自等待著死神來結束他荒誕的生命。這個過程是一個漫長的等待的過程。為了忘記死亡,緩解死亡帶來的痛苦和恐怖,驅走等待的無聊和和焦慮,他給自己講故事,但是這個方法並不奏效。因為他始終念念不忘終有一死的結局,他編造的故事缺乏生機。他寫東西只是為了消磨時間。死亡意味著虛無和意義的終結。對於馬龍,死亡不能指引他來到天堂或者地獄,那裡只有意義的虛無和生命的斷裂。他經常呆在黑暗裡思索最終的沉寂,他說:“沉寂在黑暗的中心,塵埃落定,一些東西從來沒有移動過。”在死亡的黑暗中,一切都是虛空,沒有意義。馬龍在漫長而無奈的等待中體驗著虛空,忍受著煎熬。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塞繆爾·貝克特出生並成長於20世紀上半葉。那是人類文明被無情扼殺的歲月,也是人類經歷思想的巨大變動、信仰的徹底動搖以及戰爭的無情浩劫的年代。科技的發展、機器文明的蓬勃興榮、“進化論”的提出,動搖了人們賴以尋求慰藉的宗教信仰,粉碎了指導人們理解世界與自身的價值體系,從而使得人類世界顯得不可理喻;另一方面,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更給人類留下了道德淪喪、信仰危機、傳統崩潰等等難以彌合的精神創傷。
創作靈感
塞繆爾·貝克特在愛爾蘭的母親房中的一次頓悟使作者意識到:“他應該利用自己的內心世界,並使之成為自己寫作的素材:外部現象應該通過他的想像力的過濾之後得到反射;內心的渴望和需求急需獲得自由;應該允許矛盾心境的存在;應該讓想像創造一個有別於傳統的世界。”在《馬龍之死》小說中,寫作為該故事中的主人公馬龍提供了某種宣洩的視窗,表達了馬龍內心活下去的渴望。

人物介紹

馬龍
主人公馬龍不知何年何月生,也不知何地來,確切知道的一件事是他在等死。馬龍在等死的過程中喋喋不休,他的思路散亂無章而在等死的過程中,他編寫故事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最後他會給自己的物品列一份清單,然後他就會死去。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馬龍之死》首先是一部關於死亡主題的小說。其主人公馬龍大部分時間處於無意識或彌留狀態,但他卻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已在等待死亡。馬龍是一個“有意識地感受死亡的自我”。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在降生之初就被宣判死亡,所以作者在塑造馬龍之後,讓他張口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無論如何他最終都將死去,自此他就一直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下。死亡是人最終必然的家園和歸宿,沒有人可以例外。人只要活著,就必須面對懸浮在頭頂的死亡之劍。馬龍亦無時無刻不預感到死神的降臨,在他的病榻上反覆訴說著:“我”的頭將死去;這就是“我”的終結。打開該小說,每頁都會有“死”、“死亡”、“終結”、“消亡”、“消失”這樣的字眼衝進讀者的視線。人最大的苦惱,人的最深創傷,乃是人終有一死的意識。正象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所說:死亡意識比死亡更另人不安,死亡只有一次,死的恐懼卻伴隨人終生。
馬龍沉重的死亡情節折磨著他,困擾著他,影響著他對人的生命乃至整個世界的理解。生命的有限性與斷滅性和死亡的必然性與終結性給馬龍以強烈的衝擊。在死亡靈光的照射下,馬龍的世界一片死寂,他腦海中閃過這樣的詩歌:死寂的世界,沒有水,沒有空氣,你的回憶,就是這個。讓“我們”明顯感受到的是,他的活著絲毫沒有意義,他的活與死一般無二。有時他甚至就覺得自己已經死了。伴隨著無數次意識的迷失,鉛筆、本子以及周圍物件的不斷丟失,他無數次無法辨別生與死的界限,他說:“‘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我’已經死了,正在咽氣或者已經到了天國的一間房子裡”。
馬龍知道自己終有一死,卻不知道自己何時死,“也許是下個月。那么將是四月或五月”。他也不知道自己將如何死,幻想著自己“也許死於純純粹粹的衰老,臨終前吃的飽飽的,肚子填的滿滿的,好象在大洪水來之前那樣”。又幻想著麥克曼(馬龍的替身)被雷繆爾的斧頭砍死。死亡就這樣象一把德謨克利特之劍懸浮在馬龍生命的上空。對於他,死亡又象水中月,鏡中花,可以看到、聽到、嗅到卻無法觸摸。因為人一旦觸摸到死亡,就將無法感知。
作者接受了存在主義的這種死亡意識,從而在自己的文本中構築了一系列奇特的死亡景觀。“遠近一帶有名的宰豬放血的能人”——胖路易把無數的豬兒們打發走,騾子死於衰老,兔子被嚇死,母雞和鴿子的生命反倒旺盛些,砍斷了腦袋還要掙紮好一陣子。在該小說即將結束時,馬龍同死神進行最後的抗爭,他筆下的人物也相繼死亡。首先是女護士莫爾,馬龍用細膩的文筆描述麥克曼和莫爾的戀愛故事,後來他粗魯的宣布:莫爾,“我”要殺了她。結果莫爾在麥克曼的擁抱中窒息而死。
爾後,男護士雷繆爾,即馬龍創造的最後一個人物出現了。其實他用斧頭砍了麥克曼的頭部,砍死兩個水手,然後帶著他的患者一起乘船駛進港灣:他們灰暗的屍體亂成一團。寂靜的,暗淡的,或許他們相互牢牢地抱在一起,他們的頭部都被斗篷遮蓋著,他們的屍體摞成一堆,在夜晚。這其中的一幕幕都充滿了血腥,暴力和殘忍。作者以死亡為觀照層面,並且潛入到人的心靈深處去審視和體驗死亡。
死亡既是瓦解現有文明秩序最有效的手段,又是荒誕世界最本質的體現,它意味著人類生存的根基——神聖秩序的淪喪。在這個秩序淪喪,意義缺席的荒誕世界裡,人或許能夠親見和把握的只有死亡。因而在存在主義作家心裡,死亡被確認為世界的另一種真實,它是對抗現有秩序的壓迫和擺脫荒誕人生的最終手段。這樣看來,《馬龍之死》對死亡主題的迷戀,是貝克特對荒誕世界深刻體驗後尋找到的一種終極性言說方式。在《馬龍之死》中,作者沒有突顯人身上的英雄主義,而是展示著卑微人物無意識的生和死。

藝術特色

敘事語言
語言片段的拼貼:《馬龍之死》中敘述著馬龍的境況,他講的關於薩潑的故事,他自己的思緒和內心獨白,他講的關於麥克曼的故事,而且在講麥克曼故事的時候不時穿插自己的病痛,使自己的病痛與麥克曼的經歷交錯進行,最終他們一同死去。馬龍的內心獨白、自傳、意識流和故事片斷的拼貼組成了《馬龍之死》的敘事,這些內容被作者運用蒙太奇的手法像拼貼畫一樣拼湊在一起,使該小說文本的敘事失去連續性。讀者在這裡找不到中心,找不到確定性。倘若獨立地看,某個片斷還蘊含著一些含糊的意義的話,而當它們拼湊到一起時,這些意義便在相互衝撞中相互消解了。只剩下一堆碎片在磕磕碰碰中言說著自己,表現著自己,正可謂語言碎片的狂歡。句子並置是將毫無邏輯關係的句子和相互衝突的詞語並置在一起的拼貼形式。《馬龍之死》的結局:
或者用它或者用他的錘子或用他的棍子或用他的棍子或用他的拳頭或陷入沉思之中或在夢境中我的意思是永遠不會他永遠不會
或者用他的鉛筆或者用他的棍子或者……
在那裡永遠不再他永不
一切將永遠消失
在那裡
不再”
這一段話沒有標點符號,語義模糊,詞語之間的關聯也極難捉摸。可以說它們拒絕一切理解,拒絕一切釋義;或者說它們歡迎一切理解,歡迎一切釋義。這是一種極端“反文學”的小說、極端“反小說”的實驗。這是後現代作家們對語言、對表征危機所做出的反應策略,暴露了元小說作家們在後現代語境中的狀態。
意識流手法
《馬龍之死》不像傳統小說那樣,按照複製外部世界的活動程式來謀篇布局,而是按照馬龍內心意識流動的過程為組織結構的。這種意識又不是一種自覺意識,而是深不可測、漫無邊際的無意識領域。這種無意識活動是不自覺、不合理、無邏輯的。主人公馬龍的思緒飄忽不定,變幻無端,似天馬行空,自在縱橫;如風吹流雲,有影無蹤。該作品以馬龍的“自我”為中心,讓“自我”的各種思緒、感覺、遐想、幻覺、夢魔,各種胡思亂想,怪言怪語從這箇中心向四面八方幅射出去,任意流動。這種無法規範的無意識思緒,使該小說的情節充滿了動盪性和不確定性:動盪、飄忽在馬龍不間斷的意識流動中,在馬龍縱橫交錯、分裂不定的思緒中,《馬龍之死》故事甚至脫開馬龍的控制,自行發展進行。薩博斯坎特的故事後面,一句“薩博斯坎特去拜訪蘭伯”引出了蘭伯的故事,然後是麥克曼的故事,麥克曼好像也如馬龍似的進了似乎的收容所,又引出了不知是護士,還是殺手的雷繆爾,以及最後一群人遠足郊遊的故事。
但是,該小說中的每個故事,又都是無頭無尾似真似幻、似有似無、似是而非的。一個故事不知何處、何時融進了另一個故事。在另一個故事、另一個人物身上,又可以發現上一個故事,上一個人物的蛛絲馬跡。薩博斯坎特的兒子這種解構,首先表現於《馬龍之死》整部小說,好像是一個人在繞線團,不是故事繞進了馬龍的意識流動中,就是馬龍的意識流動繞進了該故事中,就這樣繞來繞去,糾纏不清。《馬龍之死》整部小說呈現出一種無法分辨、無法歸類、沒有線索、沒有情節的狀態。馬龍躺在床上。腦中構思著一個故事:一個男孩,名字叫薩博斯坎特,朋友們叫他薩博,名字和他父親一模一樣。然後馬龍送他去上學。突然一句“煩死了。”明顯是馬龍的思緒。又寫薩博,他的父親、母親,突然又一段:“煩死了。‘我’把這叫做遊戲,‘我’真想知道‘我’有沒有講到‘我’自己,‘我’是否有能力再換一個題目寫寫。”又從薩博的故事繞回了馬龍的思緒,然而馬上又繞入了薩博的故事。“他去上課,心卻飛到別的地方去了。他喜歡作總結,卻不是他們教的那種方法。”就在同一段中,語氣突然從第三人稱變成第一人稱:“然而薩博卻未被開除,當時和以後都沒有。等‘我’有時間考慮這個的時候,‘我’必須盡力找出原因。為什麼薩博如此表現卻未被開除,因為‘我’想儘可能少地在他的故事中抹上陰影。”下一段的句首,馬龍又突然提起了他擱置了一時的:“‘我’一直未能找出薩博未被開除的原因,這樣‘我’就不得不把這個問題放到一邊去了。”其次,馬龍本來是要講一個,或者寫一個關於薩博的故事。然而這個打算是徹底失敗了。
薩博故事情節的發展,時時被馬龍自己的,突然冒出來的,和情節發展毫無邏輯,因果關係的思緒打斷,呈現給讀者的就是一大堆支離破碎的故事斷片,一大團語焉不詳的思緒亂麻。時時毫無理由地插入自己的思緒,同時,也會毫無理由地從馬龍的敘述突然轉入他筆下人物的自行敘述,《馬龍之死》故事從敘述者馬龍敘述故事發展的第三人稱,轉變為他筆下人物敘述故事發展的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以蘭伯一家的故事為例:馬龍敘述蘭伯把他的死驢子送到屠宰場,敘述蘭伯家的扁豆,然後轉入了蘭伯家“污穢的廚房裡”,然後馬龍就不見了,變成了馬龍筆下的人物薩博以敘述者身份來敘述蘭伯家的故事了。夾雜以薩博的思緒流動、內心獨白。
薩博除了可以聽到蘭伯女兒在叫山羊、蘭伯在罵罵咧咧地詛咒那頭死驢子,還可以聽到從“黑暗的最中心處”發出的寂靜,聽到“塵埃的寂靜以及從未攪和到一起的東西的寂靜。”蘭伯家的故事就這樣自行其事地發展下去,好長一段時間以後,馬龍才像突然消失一樣,又突然出現了,繼續發他的感慨,繼續講他的故事。
傳統意義上的情節在《馬龍之死》中自行解構了,代之以四種不同的結構層次,交錯混雜地糾纏進行。這四種結構是:自敘性的意識流動;混雜他事的意識流動;馬龍敘述的故事以及餛雜敘述的故事。
自敘性的意識流動,在《馬龍之死》小說中以第一人稱,此時的事態來表現,同時,在意識流動的縫隙中,嵌入了數個故事的殘簡碎片,這種故事以第三人稱,過去時態來表現。讀者要在許多多縫隙中,拾起這些毫無頭緒的故事碎片,自己來重組故事,形成一個大概的故事全貌。在馬龍敘述的故事過程中,還需分辨,是馬龍以第三人稱,過去時態來敘述的某個人的故事,還是某個人以第一人稱,過去時態來敘述的另一個人的故事。然後才能分類、歸檔、分門別類。同時,在閱讀馬龍的意識流動時,也需把混雜在他愈識流動中的某人、某事挑撿出來,歸入某人的故事之中去。這就是《馬龍之死》小說的四個結構層次,這四個層次也是一個模糊的、大概的劃分,因為它們是相互交錯、相互影響;毫無規則,毫無邏輯。
馬龍獨白:“‘我’怕‘我’是已經又要睡著了。‘我’瞎摸索也是白搭,找不到‘我’的練習本,好在鉛筆還在‘我’手中。‘我’只有等到天亮了,到那時,上帝知道‘我’要乾什麼。”這一小段話,是馬龍的自敘性意識流動,和任何外界的事及人無關。緊接這一段,新起另一段。“‘我’剛才在寫什麼東西來著。‘我’怕早是已經睡著了,等等。‘我’希望‘我’寫的東西不那么遠離真相,在‘我’又要和‘我’自己分開之前,‘我’得馬上再加上幾行。”這是混雜他事的意識流動。其間有他的意識流動“‘我’怕‘我’是已經睡著了”,“‘我’又和‘我’自己分開”,又夾雜著他所回憶,或創作的故事。下面一長段,寫到窗戶,寫到透過窗戶可以看到日出、日落,寫到他找不到他的練習本,寫到在床底下找到了它,寫到怎樣準備寫東西,寫到鉛筆是他的老相識,然後,莫名其妙的另一段開始了:“暑假快要結束了。”以下整整四大段、六頁,是馬龍以第三人稱,過去時態敘述的薩博斯坎特和蘭伯兩家的故事,先是薩博夫婦倆反反覆覆、不厭其詳地討論給兒子買一支鉛筆,不知所終。跳到薩博去拜訪蘭伯。蘭伯把驢子送到屠宰場,蘭伯太太如何在擺弄扁豆,死免子等等。這是嵌入馬龍意識流動之間的兩個不同故事的碎片,是馬龍作為敘述者所敘述的故事。第五段:“煩死了。如果‘我’去往石頭那邊?不,這和剛才是一碼子事。蘭伯一家啊。蘭伯一家。蘭伯一家怎么啦?”
開首第一句“煩死了。”顯然是馬龍的思緒流動,該句話是他的慣用語,在《馬龍之死》小說中反反覆覆出現過不計其數。“如果‘我’去往石頭那邊?”這裡的“‘我’”不是馬龍,而是薩博,第一人稱,卻用了過去時態。《馬龍之死》故事的敘述者從馬龍變成了薩博,這一小段是薩博的意識流動,內心獨白。接著第六段,又回到蘭伯家的故事。寫蘭伯太大日復一日、規律性、苦役性的家務勞作。第七段,薩博作為敘述者又不見了,蘭伯一家也不見了,又變成了馬龍的自敘性意識流動,雜以混有他事的意識流動。

作品評價

《馬龍之死》呈現於讀者面前的,多半是一種孤單的意識。
——泰瑞·伊格頓(英國文學理論家、文學批評家)

作者簡介

塞繆爾·貝克特(Samuel Beckett,1906—1989)愛爾蘭作家。1906年出生於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一個猶太家庭,父親是測量員,母親是虔誠的教徒。1927年畢業於都柏林的三一學院,獲法文和義大利文碩士學位。1928年到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和巴黎大學任教。1931年,返回都柏林,在三一學院教法語,獲哲學碩士學位。1932年漫遊歐洲,1938年定居巴黎。德國占領法國期間,他曾因參加抵抗運動,受法西斯的追捕,被迫隱居鄉下當農業工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曾短朗回愛爾蘭為紅十字會工作,不久返回巴黎,成為職業作家。作品有:《莫菲》、《莫洛伊》、《馬龍之死》、《無法稱呼的人》、《等待戈多》等。
塞繆爾·貝克特塞繆爾·貝克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