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黎(中央電台主持人)

馬黎(中央電台主持人)

馬黎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如今在播音崗位上已經工作了近26年。如果沒有參加高考,沒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招聘考試,馬黎說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會有怎樣的變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黎
  • 國籍:中國
  • 職業:中央電台主持人
  • 畢業院校:中國傳媒大學
人物信息,工作履歷,

人物信息

馬黎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如今在播音崗位上已經工作了近26年。如果沒有參加高考,沒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招聘考試,馬黎說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會有怎樣的變化。

工作履歷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當時的馬黎已在一家工廠工作,每天重複性的工作讓她愈發覺得背離了自己的理想,考大學對馬黎來說是改變命運的最好途徑。馬黎回憶說當時自己偶然間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北京廣播學院招生信息,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報考了北廣,並最終通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她說最初自己對廣播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情,反而是接觸後才被深深地吸引。大學的學習讓馬黎有了很好的積澱,從發音吐字到特殊文稿的演播,她都得到了很好的鍛鍊。4年後,馬黎以優異的成績從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主持專業畢業,並幸運地走進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成為了一名專業的廣播電台播音員。 初到電台的馬黎被分配到中央台播音部,在這裡她展開了新的人生——與廣播相伴的人生。她開始嘗試各種類型的節目,曾擔任過《新聞和報紙摘要》、《各地人民廣播電台聯播》、《對農村廣播》、《閱讀與欣賞》、《電影錄音剪輯》等節目的播音主持工作,並參與了1990年北京亞運會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等重大宣傳報導工作……這些都使馬黎的播音技巧有了飛速的提高,她也越來越喜歡上了這份事業。 讓聽眾感受真誠 1992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進行了大力度的節目改革,馬黎開始擔任大型板塊節目《經濟生活》的主持人,在這裡馬黎不再單單只做主持工作,而是參與了節目的採訪、編輯,她說只有這樣才能更加體會稿件的內容,播出的稿件才會更加生動,更加貼近聽眾。憑藉不斷的努力,馬黎逐漸以莊重大方、清晰貼近的語言風格在聽眾心中樹立了“深入淺出、樸實易懂談經濟”的形象,受到了廣大聽眾的歡迎。為了能夠更好地了解聽眾的想法,馬黎特別向領導申請了一項額外的工作——專門處理經濟部的聽眾來信。每天拆信、閱信、分類、回信,這份在旁人看來瑣碎、無聊的工作,馬黎卻做得津津有味,因為她從中找到了莫大的快樂。馬黎說,她可以從來信中了解聽眾生活中的難題,從而更好地思考節目的定位,為聽眾服務。 用真誠的心對待聽眾,一直是馬黎堅持的理念。1999年,馬黎開始擔當《家庭茶座》節目主持人,同時並擔任該節目的策劃工作,她大膽嘗試了在節目中開通熱線環節,和聽眾之間在節目中也有了很好的互動,這段經歷使馬黎在播音主持方面上了一個很大的台階,對現場的駕馭能力大大增強,當然這種模式的建立最大的收穫就是在第一時間了解聽眾的反饋。 2004年初,當馬黎的播音主持生涯走到第20個年頭的時候,又一個全新的節目擺在了她的面前,這就是為老年人健康生活服務的《新鮮早世界》節目。經過多年的積累與沉澱,她越來越重視聽眾最需要的是什麼。在節目中,馬黎用清晰的聲音、親切的話語,在傳遞健康常識、人間關愛的同時,還組織聽友們互相溝通、互相切磋、互相幫助,越來越多的聽眾把它譽為“中老年朋友的心靈家園”。在城鎮社區,很多聽友因《新鮮早世界》而聚集在一起,組成聽友會,組織大家為節目提供稿件,提供採訪線索;在養老院,為了能夠準時收聽,老人們跟隨這個節目的時間起床。在他們心中,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之聲《新鮮早世界》是老年生活中的精神大餐,是每天生活的必修課。 為了和老年聽眾們溝通交流,她建立了一種最傳統的互動模式:紙質平信和電話。馬黎說老年人不會用電腦的比較多,用最傳統的方式他們才能很快適應,並產生親切感。當然這種模式的建立,最需要的就是主動、細心和耐心的工作態度,馬黎用心去傳遞關切,用真誠的語言和聽眾之間建立起一個空中服務站,越來越多的人也在馬黎的聲音中感受到了真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