鮹魚(馬鞭魚)

鮹魚

馬鞭魚一般指本詞條

鮹魚,中藥名。為煙管魚科煙管魚屬動物鱗煙管魚Fistularia petimba Lacepede的全體。鱗煙管魚,我國分布於黃海、東海及南海。具有清熱利尿,抗癌之功效。主治腎炎,水腫,食管癌。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鮹魚
  • 別稱:煙管魚、火筒、海燈芯、燈籠魚、火管、馬鞭魚、竹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魚綱
  • :刺魚目
  • :煙管魚科
  • :煙管魚屬
  • :鱗煙管魚
  • 分布區域:黃海、東海及南海
  • 採收時間:常年
  • 用量:內服:煎湯適量;焙焦研末5-10g
入藥部位,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炮製,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附註,

入藥部位

全體。

功效

清熱利尿,抗癌。

主治

腎炎,水腫,食管癌。

相關配伍

1、治腎炎,馬鞭魚適量,水煎服。日服2次。(《中國動物藥》)
2、治食管癌,馬鞭魚適量,焙焦研末,每服5g,每日服2次。(《中國動物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適量;或焙焦研末,5-10g。

炮製

採集加工:常年均可捕撈。捕後,洗淨,曬乾。

形態特徵

體鞭狀,平扁。一般體長70cm,大者可長達100cm。頭延長,吻特別長,管狀,吻背具2平行嵴,嵴間隔加寬形成相對弧形線。吻管嵴上具較為細小的鋸齒棘。眼橢圓形,眼間隔較平坦,微凹。口小,位於吻端,下頜突出。兩頜、犁骨、齶骨均具尖銳細齒。鰓孔大,鰓蓋膜不與頰部相連,有假鰓,無鰓耙。側線明顯。體上除側線於背、臀鰭後方呈線狀鱗外,完全裸露無鱗,背鰭14-15,臀鰭12-13,背鰭與臀鰭相對,位於體的1/5稍後方。胸鰭14-15。腹鰭條6。尾鰭叉形,中間鰭條延長呈線狀,體淺紅色,各鰭淡色,略帶淡紅色,腹部白色。

生長環境

熱帶及亞熱帶近海中下層魚類,食肉性,吸食幼魚及小蝦等,我國分布於黃海、東海及南海。

相關論述

《中國動物藥》:“清熱利尿,抗癌。治腎炎、食管癌”

附註

與本品功效相同的尚有同屬動物毛煙管魚Fistularia villosa Klunzinger我國分布於東海和南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