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島偷襲戰

馬金島偷襲戰

1942年8月17、18日 由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上將的授意,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二突擊營對太平洋日本占領下的馬金群島進行了一次突襲行動,行動目的是摧毀島上的軍事設施,蒐集日軍情報,抓獲日軍俘虜,以及最重要的轉移日軍注意力以減輕正在瓜達卡納爾島作戰美軍的壓力!

基本介紹

  • 名稱:馬金島偷襲戰
  • 地點:馬金群島
  • 時間:1942年8月17、18日
  • 參戰方:美國,日本
  • 結果:美國勝利
基本簡介,相關人物,背景介紹,

基本簡介

海軍陸戰隊第二突擊營。營營長埃文斯-卡爾森之前曾經作為美軍軍事觀察團成員到過抗戰中的中國,會見並參觀過共產黨和所屬抗日武裝,並對游擊戰有興趣,回國後不久卡爾森中校受羅斯福總統命令著組建海軍陸戰隊第二突擊營,並成擔任營營長,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按照他在中國戰場上受到的啟示,他將這個營打造成了擅長特戰的精銳部隊!

相關人物

埃文斯-卡爾森,1896年2月26日出生,1946年以準將軍銜退役,1947年5月27日病逝,後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

背景介紹

下面再說說馬金島的自然狀況,現屬於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的馬金群島由兩部分組成,大的環礁群島被當時的美軍稱作馬金環礁(MAKIN ATOLL)也被稱作布塔里塔里島,陸地面積約13.6平方公里,在其北部的小島被稱作小馬金島。
選定馬金島作突襲目標,是因為島上守軍比較薄弱,據情報顯示島上可能只駐守有45名日軍士兵,在最初制定的針對馬金島的作戰方案里,由二營出動兩個連外加營部抽調組成的指揮部,由營長卡爾森和副營長詹姆斯-羅斯福親自指揮並參與行動,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個J-羅斯福正是時任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大兒子。全體人員將搭乘兩艘潛艇前往馬金島海域,其中營指揮部以及A連和B連的18人一共121人搭乘美海軍亞爾古號布雷潛艇,其餘的B連突擊隊員總計90人搭乘另一艘鸚鵡螺號(SS-168)前往,17日由馬金島登入,18日撤退至小馬金島再搭乘在那裡接應的兩艘潛艇返回。
全體人員8月8日登艇出發,17日凌晨抵達馬金島附近海域,但由於惡劣的天氣和海面風浪,卡爾森臨時改變原來分散登入的計畫,決定兩個連一起登入到一個地區,但由於一些失誤,一個排沒收到這個命令結果導致這個排按照原計畫獨自行動,遠離集體。登島的主力部隊也並不是很順利,分乘動力橡皮艇的主力部隊由於風浪,發生多起橡皮艇動力故障傾覆,造成許多落水的突擊隊員的武器丟失。
克服重重困難兩個連在清晨5點30分左右登入,很輕易的擊潰了登入地區防守的日軍,但也驚動了全島的日本守軍.登入後按預定計畫A連由連長梅爾韋恩-C-帕姆雷(Merwyn C. Plumley)中尉的帶領向西南方向的日軍據點進發,B連在連長拉爾夫-柯依特(Ralph H. Coyt)上尉的帶領下緊跟。
踏上征程的突擊隊員們受到了島上日軍守備部隊的“熱烈歡迎”雨林之中處處都可能隱藏著危險,有日軍的機槍火力點封鎖,不時還有日軍狙擊手隱藏在樹上打冷槍,最要命的還數那些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高喊著“BANZAI”(日語的萬歲)的自殺式肉搏者!!不過還好,訓練有素的突擊隊員面對這種情況並未慌亂,沉著應戰,消滅了兩撥這樣的萬歲衝鋒。在交火中奉命帶領手下人開火吸引日軍火力的克萊德-托馬森(Clyde A. Thomason)中士不幸中彈犧牲,後來獲追頒“榮譽勳章”他也成為二戰中第一位獲此勳章的海軍陸戰隊士兵(在他犧牲後不久他的家鄉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市民便自發募捐購買戰爭公債,用於購買兩艘軍艦,一艘是命名為亞特蘭大號的克利夫蘭級輕巡洋艦,另一艘便命名為托馬森號的巴克利級驅逐艦DE-203)大家小心翼翼的在熱帶雨林中摸索前行,由於時刻都可能有日軍的火力冒出來,所以前進的異常困難。
中午11點30分左右,兩架日軍的轟炸機飛抵戰區,卡爾森和他的突擊隊員們隱蔽在雨林里,轟炸機在盤旋幾圈並未發現什麼情況,也未得到地面日本守軍的報告後,草草的扔下炸彈飛走了。
兩個小時後,又有12架日本飛機飛抵,其中有兩架是水上飛機,兩架水上飛機帶來了日軍的增援部隊.在試圖降落在海岸邊的時候遭到埋伏的突擊隊員的輕重火力的攻擊,一架立即起火爆炸,另一架試圖重新起飛逃走,結果失敗自己撞毀。其餘的飛機對突擊隊員的陣地進行了長達一個小時的狂轟炸,結果是收效甚微,有的攻擊竟然還打在日本人自己的陣地上,最後只能撤退。
日本人有增援,有補給。突擊隊員們也不孤獨,他們得到了當地居民的義務支援,運送補給,提供日軍情報,幫助美國人消滅這些入侵者,對突擊隊員們也是一種莫大的精神鼓勵,根據當地人提供的信息,卡爾森判斷,島上仍有大批的日本守軍,而且日軍的援軍也正遠遠不斷的趕來,他覺得形式越來越對己方不利(事實上是判斷錯誤,事後證明經過激戰島上的守軍已經基本被肅清) 下午17點左右,他召集了營部會議,包括J-羅斯福在內軍官都表示應該按照計畫向小馬金島撤退為原計畫的18號的撤離做準備,於是卡爾森聽從大家的意見準備下令撤退。
19時30分,在留下20人作為掩護後,大部分人分乘來時乘坐的橡皮艇撤離,結果偏偏不巧,又有幾艘橡皮艇的動力系統故障,隊員們不得不試圖划槳迎著海上的風浪前行,最終在與風浪對抗中落敗,除少數一部分人員撤回到潛艇上剩下包括卡爾森在內120人不得已又撤回岸上!但是這個時候大多數人的武器已經在海上撤離時丟失了!只有起初負責掩護撤退的20人還留有完整的裝備。當天午夜期間還數次發生與日軍巡邏隊的交火事件,幾名日軍被打死,己方也有哨兵負傷。最後關頭卡爾森甚至想到了派出代表找日軍談判乞降,考慮到己方傷員需要救治,更因為他不想他的副手J-羅斯福就這樣死在這裡,這對總統對整個美軍來說都將是一次士氣上的沉重打擊。在又一次舉行了軍官碰頭會(羅斯福並未與會)討論後,18日凌晨3點多,卡爾森派遣他的副官和一名突擊隊員前去與日軍談判並取得進展,但陰差陽錯之下他們找來的日軍士兵在談判結束返回的時候被二營的流動哨擊斃,投降遂告吹!就在這時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在談判的同時,J-羅斯福帶領部分突擊隊員趁著風浪減弱的時候又一次嘗試撤回到潛艇,結果成功了,岸上留下了卡爾森和約70名突擊隊員。先前外出負責談判的兩人回報說據觀察島上已經沒有有組織的有規模的日軍部隊了,卡爾森半信半疑,於是組織巡邏隊在島上進行搜尋,看能否找到敵人或者是一些補給,果然除了擊斃兩名落單的日軍外,剩下的只是一片狼藉,在破壞了島上一些軍需庫和軍事設施後,剩下的一整天裡他們幾乎都在試圖和接應的潛艇取得聯繫,日軍方面除了派出飛機繼續對島上的突擊隊員做徒勞攻擊,並無別的動作。
當晚亞爾古和鸚鵡螺號準備靠岸接應,但是隊員們的橡皮艇已經不夠用,無法全部轉移到潛艇上,無奈在向當地老鄉徵用了幾艘漁船後總算全體人員才返回到潛艇上,由於撤離混亂,兩個潛艇上的人員編制被打亂!也沒有統計出準確損失數字。
抵達珍珠港後清點發現陣亡18人,失蹤12人(有三人後被證實陣亡)!這12人中的9人便是本文開頭提到的與大部隊失散分開的那個排!他們登島後一直遠離主戰場,迷失在密林之中,後來得到老鄉的幫助,躲避日軍的搜捕,直到30日才向日軍投降,幾周后被轉移到夸賈林環島上全部被日軍斬首。
卡爾森在後來的報告中說,光是他親自清點過的,就有83具被擊斃的日軍的屍體,再加上當地人向他提供的信息,估算可能一共有160多名日軍被擊斃,包括來自日軍兩架被擊毀的水上飛機和登入艇上的增援部隊,除此之外,原計畫中的任務目標基本沒有實現,行動中並未抓獲一名日軍俘虜,並未得到重要的日軍軍事情報,甚至並未減少瓜島戰役中的日軍數量,相反的日軍反而加強了對馬金島及其所在地區的整個吉爾伯特群島的防禦力量,加固了防禦工事!以至於在後來43—44年的吉爾伯特和馬紹爾群島戰役中美軍受到慘重的損失。卡爾森和他的突擊隊員回到珍珠港後收到英雄式的歡迎!儘管他們回來的時候個個狼狽不堪。卡爾森本人因為本次行動被授予海軍十字勳章,並收到大眾媒體的大力吹捧,但參與此次行動的下級軍官事後對於他卻有很多微詞,特別是關於他在18日凌晨決定要向日軍投降的決定,喪失了一個軍人的尊嚴要知道那兒已經沒有什麼日軍了,他們完全可以以勝利者的姿態從容的撤離。
但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這次對突擊隊員來說不太成功的行動對整個太平洋地區的美軍士氣有一種積極的影響,而且此次行動檢驗了美海軍陸戰隊的特種作戰能力和戰術,為以後的一些軍事行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