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郎舞

馬郎舞

“馬郎舞”是雲南布依族最具代表性的舞種,流傳於羅平縣黃泥河、九龍河畔的布依族地區。馬郎舞屬喪禮中儀式舞蹈,由於舞隊須由死者姑爺(女婿)請來,布依語稱姑爺為“馬郎”,故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郎舞
  • 套用學科:民俗
  • 舞種:雲南布依族
  • 淵源:布依人死後不興土葬
舞蹈淵源,儀式流程,風格特色,

舞蹈淵源

相傳遠古時期,布依人死後不興土葬,而是將死人煮熟了讓活人吃。
馬郎舞馬郎舞
一天,有位老人進山“守青”(看守即將成熟的莊稼),因疲勞而在地邊睡熟了。一群猴子來偷吃莊稼,見到地頭睡著的老人,以為他死了,便圍著他哼啊跳啊,企圖救活他。老人驚醒後看到此情景,由於好奇,便假寐觀看。
眾猴跳了一陣,見救不活他,猴王便命眾猴將“死人”抬進山洞,刨坑安埋。土坑刨好後,將“死人”輕輕放入坑內,眾猴子又圍著坑穴跳起了舞蹈。舞畢,便往“死人”身上蓋土。這時,老人一躍而起,用石塊驅散眾猴,回家後把所見奇情告知村人。從此,布依人學會了土葬,並在喪葬時模仿猴子跳起了哀傷的舞蹈。

儀式流程

在舉喪的頭一天進行,整個過程約需六小時方可完成。屆時,喪家先在院內栽三棵很高的“幡桿”(從山上砍來的青松樹,上留樹權供掛祭品用,幡桿上掛“吊錢”“孝帛”、“幡籠”(吊錢即薄綿紙列印的紙錢,孝帛是一塊六丈六尺六寸長的白棉布,幡籠是蔑編外核花紙的棺罩)。樹下設“香案”,上供清香、油燈、蠟燭、靈牌、糧斗及三牲祭品。另有一頂用紙錢做的仿亭子式的“鬼傘”。
馬郎舞馬郎舞
么師(又稱“么公”“老摩”,祭祀主持人)立於香案前,肩扛大刀,一手提雄雞,用布依語吟訣頌咒,以“法水”鎮邪(用酒銜入口內,再噴到燃燒的香燭上),氣氛十分肅穆莊嚴,名曰“請師”。然後進行馬郎舞,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叫跳“么谷賞”(又叫跳“馬郎”),第二部分叫跳“奧節”又叫“轉場”。
么谷賞舞隊由十五到二十名男性組成。舞時隊形為大圓圈,第一人為“牽牛人”,手執蘆葦代牛繩;第二人為“犁地人”,雙手執竹代犁鏵;第三是並行的兩位老者;右為么師,左手握拐棍,右手執毛巾,左邊是男扮女裝的老婦人,倒背竹籮。後面是死者的一親屬,執鬼傘遮護二老人。死者的女婿提酒壺隨么師右旁侍侯。後面是吹鼓手和眾舞者依次排列:吹嗩吶二人,執鑼、鈸、鼓、鎳各一人,其餘舞者執毛巾,人數不限。最後面是“騎馬人”,以竹竿代馬夾於胯下,邊舞邊做打馬狀。
眾舞者所持道具不同,動作形態也不相同,但動律風格和節奏卻很協調,配合默契。最有特色的舞者是牽牛人、犁地人、騎馬人。他們的舞蹈除模仿生活中的生產、勞作外,還模仿動物滑稽詼諧的動作。
馬郎舞馬郎舞
跳完么谷賞,眾舞者圍坐於靈前唱“么溫報”(孝歌)。唱完么溫報,接著跳奧節。跳奧節的舞隊由死者的孝男孝女組成,人數不限,舞者全身搞素,各人手執一注點燃的清香繞圓圈轉場。圈內一么師端著盛有稻、豆、粱、麥、黍、稷等五穀的篾籮,一邊滑稽地舞蹈,一邊把五穀撒向眾孝子。五穀代表神、祿、吉、祥、壽,表示賜福於後輩兒孫。孝男孝女們邊舞邊做爭相接納五穀狀。
撤完五穀,緊接著的儀式是“槍鬼粑粑”,么師高綰一隻褲腿,提著兩捆竹葉裹的糯米粑粑。從轉圈的孝男孝女們身旁邊舞邊跳,逗引孝子們來搶鬼粑粑。孝子們一邊爭槍粑粑,一邊把燃燒的香火朝么師綰著褲腿的光腿上烙去,么公談諧躲避。習俗認為哪個搶到的粑粑多,就能豐衣足食。

風格特色

馬郎舞中生活的、自然的模擬形態較多,總的看來,下肢彎曲顛跳動作較多,步伐輕柔舒頤,腰臀的扭擺下壓,牽動膝關節的屈伸迴環,往往一拍重似一拍。上肢以橫向、斜向運動為主,轉體和扭擺動作也常有出現,顯得悠閒輕鬆,外柔內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