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形似鱗葉

葉橫切面闊三角形,3.6-4.3mm寬,0.65-1.2mm厚。上表面平,中央具一淺縱溝。 下表面具一明顯突起的中肋,兩側具明顯葉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馬蹄形似鱗葉
  • :植物界
  • :封印木科
  • :似鱗葉屬
介紹,形態描述,比較研究,時代產地,

介紹

文獻描述:2002 Lepidophylloides hippocrepicus,Wang, Tian and Chen, p.64-69; pl.1, figs.1-5

形態描述

葉橫切面闊三角形,3.6-4.3mm寬,0.65-1.2mm厚。上表面平,中央具一淺縱溝。 下表面具一明顯突起的中肋,兩側具明顯葉片。無兩側的氣孔溝。木質部束橫切面三角形或近新月形,小的管胞位於兩端。木質部束被一近半圓形或馬蹄形的維管束鞘所包圍,鞘的上表面平或中央略下凹,下表面突起,寬0.378-0.460mm,高0.28-0.36mm,由3-6層纖維細胞構成。皮下厚壁組織4-5層細胞厚,但在氣孔帶處缺失。

比較研究

目前似鱗葉屬中葉下表面無氣孔溝的種有4個:Lepidophylloides latifolium (Graham) Chaloner, L.minor (Graham) Chaloner, L. equilaterale (Graham) Chaloner和L.thomasi (Graham) Chaloner。其中L.minor 和L. equilaterale兩個種的葉小,且在形態上與本種有很明顯區別:L.minor的橫切面呈三角形,L.equilaterale的橫切面呈透鏡形。L. latifolium在大小和橫切面形狀上與本種相似,但前者的上表面的皮下厚壁組織發育微弱,僅一層細胞厚,甚至缺失,並且其維管束鞘由轉輸組織構成(Graham, 1935b; Reed, 1941)。L.thomasi與本種的區別在於其維管束鞘薄且下面向下方拉長呈U字形(Graham, 1935b)。

時代產地

山西太原西山煤田太原組7號煤層煤核;早二疊世早期。山東陶棗-兗州煤田太原組16號煤層煤核;早二疊世早期或晚石炭世晚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