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背國小

“馬背國小”是西藏那曲軍分區安多縣人武部四年前建立的。馬背國小是牧民自己的學校,以為牧民子女上學創造條件為宗旨。牧民逐水草而居,學校隨牧民而移。“馬背國小”在變遷,在前進。1986年,達來諾日國小被赤峰市教育局命名為牧區實驗國小,1992年被自治區教育廳授予“標準化民族學校”,1995年被赤峰市政府授予“赤峰市義務教育示範校”,1996年通過赤峰市教委複查,重新命名為“赤峰市牧區實驗國小”,同年晉升為市級“文明單位”。並先後被赤峰市委、市政府授予“民族教育先進集體”,“學校管理先進集體”、被旗委、政府授予“四優學校”、“花園式學校”等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背國小
  • 所屬地區:赤峰市
  • 建立:西藏那曲軍分區安多縣人武部
  • 宗旨:為牧民子女上學創造條件
建設背景,歷史沿革,

建設背景

NO.1安多縣的“馬背國小”
2002年11月06日08:29
傅志立 張強 王衛東
安多縣人武部部長陳前斌,難以忘記一件事。兩年前,在一次民兵集訓報名時,他叫民兵們在報名表上籤上自己的名字,突然,一旁的官兵們“嘩”的一聲大笑,只見幾名民兵滿臉漲紅,跑出了會議室。陳部長湊上去一看,表格上有的畫著一頭牛,有的畫著一群羊……原來,這些民兵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只好用各種圖案代替。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人武部參謀在用漢語點名時,佇列里的民兵幾乎都不知道叫的是自己。
馬背國小
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陳部長,經調查,當地大多數的牧民都沒上過一天學,讀過一天書。“現在已經進入資訊時代了,可我們的民兵、民眾大都是一字不識的文盲,怎么科技致富?”於是,如何在牧區搞文化扶貧,成了人武部官兵想得最多的事:辦學校?可這裡的牧民大多數以遊牧為主,無法集中。這位閒不住的陳部長這幾天更加焦慮不安。白天,官兵們一次又一次地聚在一起出主意、想點子。最後大家終於想出了既長遠又現實的辦法:在草原牧區組建“馬背國小”。 官兵們找來木工,製作了十幾塊小黑板,又從牧區借來十幾匹馬,就這樣,一所流動於牧場之間的“馬背國小”誕生了。由此,藏北草原深處的安多牧區,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景象:迎著草原清晨的朝霞,馬背上的牧民們書聲朗朗,當牧民們空閒時,總會圍在人武部派去的教員身邊,讀讀寫寫。民兵普窮曾是一個文盲,接受能力也是最慢的一個,但在文化學習中,他卻是最積極、最勤奮的一個,每天看到人武部輔導員的馬匹遠馳而來,他總是第一個迎上去。三個月後,他成了“馬背國小”學習成績最好的一個,不但會寫簡單的藏漢詞句,還能閱讀一般的藏文書籍。
人武部官兵看在眼裡喜在心頭,他們幫助普窮貸款購買了兩台東風汽車,在青海格爾木和拉薩之間跑起了運輸,當年就還清了貸款,還修起了四間新住房。現在的普窮,只要談起他的新生活,喜悅之餘更是感慨萬千
“馬背國小”是西藏那曲軍分區安多縣人武部三年前建立的。當時,剛從外地調來的人武部部長羅明凱在一次民兵集訓報名時,發現有好幾個藏族青年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只好用畫著“牛”、“羊”之類的圖案來代替。通過深入了解,他發現,在安多,在那曲,這樣的文盲青年還有很多,原因是當地牧民大多數以遊牧為主,根本無法上學。
建設小康社會,沒有文化咋行呢?羅部長深感焦慮,他馬上和政委羅布澤仁商量,決定把開展文化扶貧作為幫助藏族同胞奔小康的突破口,在草原牧區組建一所流動的“馬背國小”。
學校要有老師,人武部領導精心挑選了幾名文化程度較高的優秀官兵當輔導員;上課要有黑板,官兵們自己動手,製作了4塊攜帶型小黑板;“馬背國小”離不開馬,部里領導就親自出面,向軍分區牧場借用了8匹馬。經過一番努力,“馬背國小”很快就開學了。
從此,安多牧區的草原上出現了一道新風景:在一些牧點,經常可以看到三五個牧民圍坐在教員身邊,學拼音、學算術、識漢字、學藏文,書聲朗朗。課間休息時,老師和學生們一起喝酥油茶,跳藏族舞,唱高原民歌,洋溢著熱情和歡樂。牧民們走到哪裡,“馬背國小”就跟著辦到哪裡:夏天天氣暖和,他們在大草原上教學;冬天冷了,學校就搬進牧民的帳篷里。
“馬背國小”給牧民們帶來了知識,也帶來了希望。藏族青年拉傑是“馬背國小”最早的學生之一。他家幾代人沒一個識字的,聽說人武部要辦“馬背國小 ”,他高興極了,馬上報了名。上學後,只要一看到輔導員老師騎馬而來,他總是第一個迎上前去。很快,拉傑成為“馬背國小”成績最好的學生之一,不僅學會了用流暢的漢語對話,還能閱讀一些藏漢文書籍。有了文化知識,拉傑對生活有了新的憧憬。在人武部領導的幫助下,他貸款購買了一輛東風汽車,學會了駕駛技術,在青海格爾木與拉薩之間跑起了長途運輸。而後,牧民們越來越積極,幾乎消失了文盲!“馬背國小”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NO.21946年的冬天,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草原連降大雪。大雪使孩子們去不了學校,有學沒法上,教師們更是心急如焚。後來學校想出了一個辦法:教師走村串戶教學。這種教學方法深得地方政府重視,並很快推廣全旗。這樣,民族教育的一種有效的形式——“馬背國小”產生了。 這種學校,多數是用巡迴方法教學的,是孩子大人一起教的“一攬子”學校。當時官方稱為民辦國小,牧民中有“艾里國小”之稱,漢語意思是“村小”、“營子國小”,又有“巡迴”“簡易”國小等名。到建國時,草原上幾乎所有的嘎查都辦起了這種學校。
馬背國小是牧民自己的學校,以為牧民子女上學創造條件為宗旨。牧民逐水草而居,學校隨牧民而移。艾里國小的教學以巡迴為主,夏季在牧民們居住比較集中的地方,將集體(生產隊)的蒙古包紮在那裡,闢為臨時校舍。對那些因移場而居住分散的牧民子女,教師就騎馬到學生家中上課,或將學生組成小組,托人代為管理與輔導,老師巡迴面授,巡迴教學時間根據牧民居住情況而定,一般在7—8天內即可巡迴一次。春、秋、冬三季,牧民居住分散,便無固定校舍,教師全靠騎馬教學,他們每到一個教學點便吹響螺號,集中起附近學生送行教學,通常每次授課3—4小時。
艾里國小學制,“文革”前夕定為三年,學生入學第四年,將被動員到固定的全日制國小就讀。“文革”期間,曾執行全日制國小的“五年一貫制”學制。
艾里國小的課程,初以蒙古語文,算術為主,逐步開設唱歌、遊戲、珠算等課。艾里國小使用的教材,與全日制蒙文教材相同,只是教授時,老師多側重於基礎知識的訓練。
艾里國小所需經費不多,教師報酬與農村民辦教師相同,教具非常簡單:一匹馬(腳力)、一塊黑板、一把螺號、一支粉筆,老師走到那裡,統統帶到哪裡。學生文具亦簡單,只要有一把木炭條、一卷經文紙,席地而坐,即可學習。

歷史沿革

“馬背國小”從誕生之日起,它的命運就和整個共和國的命運一樣“大起大落。”
1955年後,政府開始籌劃牧民定居,注重發展全日制國小,到1960年,艾里國小就被砍光了。然而,由於牧民定居計畫未能如期實現,學生仍隨牧民們逐水草而居,致使學齡兒童入學率迅速下降。針對這一情況,1963年10月,旗文教衛生科組織“民族教育工作組”深入牧區,一方面宣傳黨的民族教育政策,動員學齡兒童入學;一方面深入調查研究,聽取牧民意見。1964年8月,在全旗民族教育會議上,決定恢復艾里國小,並責成牧業大隊具體承辦。這一切深受牧民歡迎。到1965年春,三個牧業公社復興了艾里國小32所;學齡兒童入學率由1963年的27%,一躍達到96%。
艾里國小作為民族教育的一種有效教學形式,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1965年3月,在全國農村半農半讀教育會議上引起了一定的轟動。4月,一篇題為《牧民逐水草而居,學校隨牧民而移》的署名文章登載在《實踐》雜誌上,詳細介紹了艾里國小的情況,各大報章都進行了轉載或報導,並用英、德、法、日、俄等語言向國外作了介紹。旗人民委員會曾幾次匯總艾里國小專題材料進行宣傳。同年8月1日,由自治區教育廳主持召開的全區牧讀國小現場會在克旗召開,歷時半月。會議期間,代表們深入牧區人民公社進行了參觀訪問,進行了深入廣泛的座談,艾里國小的經驗得到了肯定。
1965年,開始合併牧區的艾里國小,全日制國小數量有所增加,但當時情況下,學生失學嚴重,甚至有學校空有校舍而無學生。1965年後,全日制國小數量銳減,除公社中心國小外,余皆為艾里國小。“文革”期間,由於對艾里國小的宣傳過於浮誇,對教學質量的宣傳脫離實際,全日制國小受到了嚴重衝擊,艾里國小多流於形式,甚至在一些定居的居民區里,也要創辦艾里國小。從辦學形式到教學方法,都效仿了艾里國小。1978年後,牧區教育向“四為主”(集中、住宿、公辦、全日制)發展,艾里國小逐步被公辦的、寄宿的、全日制的學校所取代。至1980年,克什克騰有38所國小跨入全日制行列,到1983年,艾里國小在克什克騰旗草原上消失了。
“馬背國小”在變遷,在前進。1986年,達來諾日國小被赤峰市教育局命名為牧區實驗國小,1992年被自治區教育廳授予“標準化民族學校”,1995年被赤峰市政府授予“赤峰市義務教育示範校”,1996年通過赤峰市教委複查,重新命名為“赤峰市牧區實驗國小”,同年晉升為市級“文明單位”。並先後被赤峰市委、市政府授予“民族教育先進集體”,“學校管理先進集體”、被旗委、政府授予“四優學校”、“花園式學校”等榮譽稱號。
NO.3北師大教科書五年級上.第一單元拓展閱讀:《馬背國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