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疥

馬疥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瘙癢性的皮膚病。以皮膚結節損害,自覺奇癢為臨床特徵。多見於成年人,尤以赴婦女為多。病程較長,往往經年累月不愈,相當於西醫所指的結節性痒疹。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馬疥
  • 所屬科室:五官科 - 皮膚科
  • 主要病因:體內蘊濕
  • 多發群體:女性
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診斷依據,護理與預防,

病因病機

本病多因體內蘊濕,兼感外邪風毒,或昆蟲叮咬,毒汁內侵,濕邪風毒凝聚,經絡阻隔,氣血凝滯,形成結節而作癢。或婦女由於憂思郁怒,七情所傷,沖任不調,營血不足,脈絡瘀阻,肌膚失養所致。濕為重濁之邪,濕邪下注,故往往先發病於下肢。

臨床表現

初發皮損為淺紅色或紅褐色,黃豆大小,高出皮膚,堅硬的小丘疹或丘皰疹,樹木多少不定,幾個至幾十個。孤立散在,一般不融合。好發於四肢伸側及手足背部,亦可見於腰圍,臀部,尤以小腿伸側多見。自覺陣發性劇癢,夜間及精神緊張尤甚。因經常搔抓而致皮膚表面粗糙,角化增厚,周圍色素沉著,皮損呈結節或疣狀,鄰近皮損亦可密集成斑或呈縱行排列。亦可因搔抓而出現抓痕,血痂。病程較長,往往經年累月不愈。

診斷依據

1、 多見於中年婦女,可伴有昆蟲叮咬史。
2、 好發於四肢伸側,尤以下肢伸側最為常見。
3、 典型皮損為結節性損害。
4、 自覺劇烈瘙癢,夜間及精神警長尤甚。

護理與預防

1、 避免蚊蟲叮咬,嚴禁抓破皮膚以防繼發感染。
2、 平時保持心情愉快,不宜過食辛辣,海腥,炙烤之品。
馬疥:病名。疥瘡之一種,出《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該書疥候分有大疥、馬疥等五種。“馬疥者,皮內隱嶙起作根墌,搔之不知痛”,屬疥之重者,其好發部位略同。治療除個人衛生外,宜內服消風散,外擦用繡球丸之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