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炮殺王

象棋各兵種的運用,初學者覺得難度最大的要數馬。因為馬是曲線運動,而炮是直線運動,馬炮相互配合可以把兩種運動結合在一起,從而構成許多精彩的殺局。

簡介,實戰舉例,實戰思考,下棋故事,

簡介

馬炮殺王,是學習殘局基本功的必經之路,初學者通過它可以提高攻殺能力。請看下圖,黑方重兵集中在紅方“九宮”前,紅只有馬雙炮可以行動,能想出辦法殺死黑將嗎?著法如下:1、炮一進一象5退7(若馬9退8,則炮三進三,象5退7,炮一平三悶殺)2、馬四進三馬9退73、炮三進三,紅勝。

實戰舉例

接看下圖,黑車馬在側面即將成殺,但紅先行,抓住黑將無法動彈的弱點一舉成殺,著法如下:1、炮三進一士6退52、兵四進一,紅勝。
下圖中,黑車炮卒即將對紅帥構成威脅,紅如何抓住先機一舉取勝呢?著法如下:1、馬四進二象5退72、馬二退三將6進13、炮五平四,紅勝。
下圖是雙方馬炮兵(卒)互攻的形勢,現輪紅先行,能搶先入局嗎?著法如下:1、馬八進七將4退12、炮二進二士6進53、兵四進一象5退74、兵四平三士5退65、兵三平四,紅勝。
再看下圖,黑方馬卒已有殺棋,但紅可搶先入局,著法如下:1、炮一平四士6退52、馬六進四!將6進13、兵五平四,紅勝。紅棄馬造殺是妙著。
下圖中,黑車不但捉著紅炮,更要沉底做殺,紅方如何取勝呢?著法如下:1、馬四退六車9退82、馬六進八車1退33、馬八退七,紅勝。
下圖黑雙車馬已形成殺勢,紅方只有馬炮兵,能一舉擊潰黑棋嗎?著法如下:1、兵七平六將4退12、炮一平六士5進43、兵六進一將4平54、兵六平五將5平6(若將5進1,炮六平五殺;若將5退1,馬八進六,將5平6,炮六平四,士6退5,兵五平四殺)5、炮六平四士6退56、炮四退三士5進67、兵五平四將6平5(若將6退1,則兵四進一,將6平5,馬八進七,將5平4,炮四平六殺)8、兵四進一將5進1(若將5平4,炮四平六殺)9、馬八進七將5平410、炮四平六,紅勝。
下圖是黑方雙炮馬對紅方雙馬炮互攻的形勢,若黑先行,炮9平7即可殺紅。現輪紅先行,能否殺黑?著法如下:1、馬四進三將5平42、馬八進六士5進43、馬六進七士4退54、馬七進六士5進45、馬六進七,紅勝。
下圖中,紅先行,著法如下:1、馬八退七將4進1(如改走將4平5,則馬一進三殺)2、馬七退六士5進43、馬六進四士4退54、馬四進六將4進15、士五進六,紅勝。紅方靈活用馬,最後棄馬是制勝的關鍵。

實戰思考

1、馬炮如何配合殺王?
2、馬炮殺王的特點有哪些?

下棋故事

輸棋稱帝
趙匡胤年輕時是個風流人物,吃喝玩樂,舞槍弄棒,無所不好,尤愛結識天下豪傑。他還是個典型的棋迷,下起棋來可以不吃飯,可以不睡覺。
一天,他在河裡洗完澡,便信步來到棋友陳平家裡。二人相見,心照不宣,立即擺棋開戰,從中午一直弈到掌燈時分。結果,棋逢對手,握手言和。此時陳平要留趙匡胤吃飯,可他決意不肯,因為他倆曾經戲言為約,趙匡胤若不贏棋,便不在陳家吃飯。
趙匡胤走出陳宅,舉目一望,啊!皓月當空,大地如銀。他心裡還在想著剛才那盤棋,不知不覺來到河邊。正巧河邊有條無主小船,便糊裡糊塗踏了上去。“和棋?此棋能和嗎?”他突然想到一步好棋,興奮得跳了起來,不料“撲通”一聲跳入水中,渾身濕透。他趕緊淌上河岸,快步重返陳家。陳平見狀,甚感滑稽可笑。在給他更換衣服之後,又擺棋重戰。趙匡胤果然贏了。陳平忙命家人備酒款待。二人席間品酒論棋,好不暢快。當趙匡胤談到剛才如何想棋入迷而墮入水中時,陳家人皆捧腹大笑。
陳家是個大戶,吃喝十分講究。席間送上一道美餚,號稱“虎皮雞”,使趙匡胤大飽口福。“太好了,只是名字嫌俗,改個名吧!”趙匡胤只是隨口說說,而陳平卻著實要他取名。他一望皓月當空,想到自己望月想棋的情景,便說:“就叫‘皎月香雞’如何?”後來,趙匡胤做了皇帝,仍然是個棋迷,而“皎月香雞”也因此成了宋代宮廷名菜。
趙匡胤充任後周第二個皇帝郭榮手下的軍校後,仍然酷愛下棋。一次,因公外出,路經峭峻奇險的華山(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西安市東60多公里,北瀕黃河、渭水,南接秦嶺,海拔2200米),見廟宇外“博台亭”的青石板上有一道人在擺“棋勢”,路人皆敗。趙自恃棋高,志在必勝,遂以囊為“博彩”,與老道一較高低。不料交手不久,趙便一籌莫展,沉思苦想沒有解著,只好認輸。但趙心裡不服,又解下身上的佩劍為“博彩”,要與老道再見高低。結果又輸了。老道接過閃閃發光的寶劍,仔細瞧瞧,不覺驚異地問道:“你這劍從何處得來?”見趙默然不答,便說,這劍原是後唐(923-936)第一個皇帝莊宗李存勖所造,鋒利無比,乃是國寶。後傳到後晉高祖石敬瑭手中,他把這劍連同燕雲十六州一起送給遼國以息戰事。“你是怎樣得來的呢?”
趙匡胤沒想到一個山中老道的學識竟會如此淵博,便實言相告:“我是郭榮部下的一員戰將,曾與遼國打過仗,在衝鋒陷陣中奪得了此劍,一直隨身佩帶,十分珍愛,沒想到今天輸給你了。”
老道看出了趙匡胤對劍無限依戀之情,笑道:“將軍莫急,我怎么會要你的行囊和寶劍呢,而且你又豈能無劍?不過,世事如棋,強中更有強中手,豈能隨便孤注一擲?”
趙深為所惑,連連點頭。老道見趙器宇不凡,為人誠懇,便指點了他一些行兵打仗以及安邦定國之道。趙心裡非常感動,棋是輸了,卻獲得了一些可貴的生活哲理。臨別時趙說,他日大功告成,定將華山封賜給老道,以此代劍,並謝教益。
那道士就是以善弈象棋著稱的陳摶,世亂遁跡山林,隱居華山修道,不時以棋局解悶。今見趙為人誠實,是個有用的將才,遂加指點。
此後,趙心明眼亮,行兵打仗得心應手,打了許多大勝仗。公元960年,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趙匡胤當上了宋朝的第一代皇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紛爭局面,統一了中國。但他沒有忘記華山棋事,他履行了自己的諾言。趙匡胤輸華山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一直傳到如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